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刘璋,并不懂打铁,可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么?和老铁匠研究了半天,刘璋发现汉代的冶炼技术还停留在融化铁矿石、铸模、锻打、淬炼的阶段。铁矿石融化的越彻底,得到铁的质量越好,甚至有可能得到钢。不过,这种钢只是比普通铁要硬一点,却很酥脆,和后世的钢材根本没法比。
仔细的了解了一下融化铁矿石的过程,刘璋终于明白为什么老铁匠无法彻底融化铁矿石了。在后世,冶铁的时候都需要加入焦炭什么的,可汉代炼铁还在用木材提供热力,这肯定不能将铁矿石充分融化,像陨铁这一类含铁量高的石头,更难融化。
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有解决的办法,什么抄钢法、夹钢法、包钢法,刘璋还真不懂,可提高炉温,对他来说还是很容易的,换一种燃料就成。古代人不知道煤炭的作用,可刘璋知道。幽州靠近蒙古,大兴安岭都在这一带,想找点露天煤矿,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有了煤,只要操作得当,炼钢都不是问题,何况是炼铁?老铁匠试着用煤炭融化苏双送来的精铁,没想到打出来的刀,竟然达到了三十炼钢刀的强度,这让老铁匠兴奋万分。就差把刘璋当作神一样顶礼膜拜了。
解决了炉温问题,下面的事交给老铁匠就行了。真要刘璋去炼钢,他也不懂。外行人领导内行,无论什么职业都是大忌。当然,刘璋也没有闲着,他将记忆中的丈八蛇矛、灿银龙胆枪、青龙偃月刀、虎贲方天戟都用纸笔画了出来,只等老铁匠熟悉了煤炭的使用方法,就开始锻造这些神兵利器,这再一次让老铁匠感到了惊讶!
(推荐好友:今梦寒的《通天圣路》喜欢仙侠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第一卷京都风云第五十三章再入宫刘璋装傻
兵器的事交给老铁匠去做,刘璋十分放心。古代人比现代人老实多了,最少在偷工减料方面,古代人要好很多。想想看那些挺立了数百年乃至千年的古代出名建筑,不知道现代那些豆腐渣工程的缔造者会不会羞愧!
在刘璋招纳张世平、苏双的期间,史阿也赶了回来。接到皇帝的圣旨,刘焉夫妇开始着手收拾行装。虽然还要回来,但刘焉准备去洛阳过年,因为幽州到冬天实在太冷了!不过,这也怪刘璋,若不是他来幽州没几天就遇见了童渊,他也不会忘记找人给刘焉夫妇盘一个炕。等刘璋想起来,他已经在冀州了!
炕这玩意据考证在中国西汉就有了,可是到唐代才有记载,甚至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说炕是高句丽人发明的。其实这都是中国人最大的一个坏习惯造成的,这个坏习惯就是敝帚自珍。可让人最不解的是,敝帚自珍的中国人,对外人却十分大方。就像隋炀帝一样,明明国内有些地方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却用丝绸给树做外衣,说是要向外族显示国威。百姓没有饭吃,他不思赈济,却让国内商人不收外族使者买东西的钱!最无耻的就是慈禧皇太后,居然大方阕词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正是这种情况,致使很多东西流传不下去,大到科学技术,小到民生实用的物件,比如这个炕,明明很早就有了,知道的人却不多!不过,回到蓟县的刘璋已经没有时间给刘璋夫妇弄炕了,他必须去京师接受皇帝的封赏!
从幽州出发,路上的景象比来的时候更糟糕了。特别是路过巨鹿郡的时候,满街都能看见头裹黄巾的道士。这些人没有道士的仙风道骨,却有一身煞气。刘璋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是张角汇聚来的士卒。
“唉!”坐在马车上的刘焉叹了一口气道:“大汉越来越乱了!”
“父亲,再乱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刘璋笑道:“不过,我觉得还是乱点好!”
“为什么?”刘焉有些惊讶的问道:“你不是最看不惯平民遭罪么,怎么会希望越乱越好?”
刘璋冷哼道:“父亲觉得,如果大汉不乱,平民就不遭罪了么?官欺民讹孬种赖,就连小世家、小地主都过不好,何况百姓?”
“他们最起码能活下去吧!”刘焉知道大汉的现状,说完以后,不禁摇了摇头。
“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死的轰轰烈烈!”刘璋摇头道:“连妻儿、父母和自己的生命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上,若没有希望逃脱,我宁愿选择死亡!”
刘焉笑道:“知道你小子无法无天!不过,这次去京师,你可要收敛点。”
“父亲,我绝不能收敛,否则定遭奇祸!”刘璋笑道:“我越嚣张,陛下对我越放心。一个没有朋党的将军,哪怕他立下了天大的功劳,皇帝也不惧。而我只有不停的犯错,甚至是大错,才能洗去功高盖主的名头!”
刘焉有些不解的问道:“我儿,你既然知道攻打乌丸会被皇帝忌惮,为什么还要去呢?”
“父亲,天下将乱,要保全自己必须有实力!”刘璋笑道:“若不把乌丸那些混蛋打怕了,我在幽州什么都弄不到!”
刘焉问道:“我儿,你说天下将乱是怎么回事?”
“父亲可曾看见那些头裹黄巾的道士?”
“那些道士怎么了?”
“他们像道士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