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莱子新传奇_楚木【完结】(84)

  真相大白后,郑定公与子产就杀掉了太子建。

  太子建有个儿子名叫胜,由于辅佐太子建的大夫伍奢被楚平王所杀,其子伍子胥就带胜避乱奔吴,由此也演化了吴楚战争。

  可事件并没有到此结束。

  楚惠王二年(公元前487 年),楚国当朝令尹子西感怀念其哥哥太子建,就想召逃乱一直住在吴国的胜回国。

  这时,驻守在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叶邑为尹的楚公室之后沈诸梁(即后人皆知的“叶公“)提醒道:“我听说胜这个人狡诈而又好作乱,叫他回来恐怕有祸害吧?”

  子西不以为然:“我也听说胜这个人诚信而勇敢,不做对别人不利的事。把他安置到边境上去,让他保卫边疆不是蛮好嘛!”

  叶公遗憾地答曰:

  “符合仁义叫做诚信,遵循道义叫做勇敢。胜这个人,务求实线践诺言,并且遍求不怕死的兵士,大概是有野心吧?不管什么话都要实践,这不是诚信;不管什么都不怕去死,这不是勇敢。您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子西不听,还是把胜召了回来,把他分封在靠近吴国边境的白邑(今河南息县东),为上大夫,号称白公。

  顺便说明一下,司马君在《史记》中记白公封为巢地有误,因为巢当时已被吴国攻占。

  白公胜回来后,一直请求讨伐郑国,子西说:“楚国的政事还没有走上正轨。如果不是这样,我不会忘记这事的。”

  到了楚惠王天八年(公元前479 年),白公胜又请求伐郑,子西同意了,但还没有出兵,晋国人就攻打郑国。出于对楚国自身安全的考虑,子西接受请求去救了郑国,并和郑国结盟。

  白公胜闻讯大怒,说:“郑人就在这里,仇人离我不远了。”

  ——从此,白公胜把子西当为仇人。

  有一天,白公胜亲自在家磨剑,司马子期的儿子平看见了,说:“王孙为什么亲自磨剑?”

  白公胜答:“我胜以爽直而闻名,不告诉你怎么能算得上是爽直呢?我要用这剑来杀死你父亲。”

  平把这话告诉了子西。子西轻视地说:“胜像鸟蛋一样,在我覆翼之下长大的。在楚国,如果我死了,任令尹、司马的人,不是胜还会归谁呢?”

  白公胜听到了子西的话,说:“令尹太狂妄啊!他要得到好死我就不是我了。”

  子西仍然没有察觉。

  为了报仇,白公胜对其党徒石乞说:“楚王和子西、子期两个卿士,用五百人对付,就可以了。”石乞说:“这五百个人是找不到的。”又说:“市场南面有个叫熊宜僚的人,如果得到他,可以抵得上五百人!”

  于是白公胜跟着石乞去见熊宜僚,同他谈得很高兴。白公胜把来意告诉熊宜僚,熊宜僚拒绝了。白公胜把剑放到他的脖子上,他一动不动。

  白公胜说:“这人不为利禄所动,不为威胁而惧怕,不以泄露别人的话去讨好别人,真勇士也!”

  后来,他就把熊宜僚请到府上,礼为上宾,饮食必共,出入必俱。

  宜僚感其恩,遂以身许之。

  第廿八章白公之乱88狼烟滚滚

  白公胜终于发威了!

  楚惠王十年,也就是公元前479年。

  其契机是:这年6月,吴国攻打楚国的慎邑,白公胜率军在慎邑击败了来犯的吴军。为此,他请求把缴获的武器装备送到郢都敬献,以张国威。

  楚惠王当然很高兴,满口同意了。

  于是白公胜趁机叛乱。

  -

  那天正是七月的天气。

  早上,骄阳似火,我刚好和家人在田边除草。

  忽闻东边鼓响号鸣,见数千兵马扛着战斧利器列阵进郢城,好不威风。

  乡民议论纷纷,这就是伐吴获胜的白公胜将送战利品入宫检阅,惠王为庆此役大捷在宫中准备好多天了。

  城里也到处旌旗招展,灯笼高挂,像过大节一般。

  此前虽有白公与子西不和的传言,但大家还是看轻了这件事,因为这多年都平稳过来了。

  我呢,虽早有忧虑,但也无从知晓细密,再说这只是王族内部的事,与我们平头百姓又有多大的关系呢,所以仅多看了几眼队伍的阵势,便和简儿一边整地,一边悄悄议论了几句。

  中午时分,子玉刚送饭到田边,忽见城内数声炮响,隆烟滚滚,令人十分震惊。

  不到一个时辰,就见大批贵族、公子哥们拖家带口,拚命奔出城来。

  沿途,乡民听到他们传出的口讯,逐渐显露了事件的真相——

  原来,早朝时,白公胜悉出自己兵甲,装作卤获百余乘,亲率壮士千人,押解入朝献功。

  楚惠王佩珠戴冠,兴高彩烈地登殿受捷。子西、子期亦侍立于旁。

  白公胜虽没有带利器,但还是武将装束,不紧不慢地上朝拜毕。

  此时,惠王见阶下立着两筹好汉,全身披挂,就问:“这两位壮士是何人?”

  白公胜答:“这是小臣部下石乞与熊宜僚,皆伐吴有功,特来拜见大王。”

  说着招呼两人上前。两人刚欲登阶,司马子期喝道:“我王御殿,边臣只许在下叩头,不得升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