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不过是俗子。
记得在降伏鲁赞的第二日,
大王就答应我回绒地。
如今我已五十八岁,
时时都想与父母团聚。
父王如今好比山口的圆石堆,
这石堆今天不塌明日将倒去;
母后如今好比灶里的遗火星,
这火星今天不灭明日将会熄。
妻子好比墙头上的秋草,
寒风袭来不知飘向何方去;
妹妹好比两脚跨在门坎上,
是进门还是出门费猜疑。(注1)
大王呵,五十年来我常在梦中与亲人相见,好梦醒后常常流泪悲啼。我请求大王饶恕我,请大王准我回绒地。”
格萨尔见秦恩声泪俱下,心中不忍,气也消了。决定就此安营,等候绒国君臣前来迎接。谁知住了七天,仍无人来接。秦恩心想:我为了看望年老的父母、亲爱的妻子、久别的家乡,才把格萨尔大王引到绒地来。如今在这里已经住了七天,还不见有人来迎接,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再这样下去,大王一定会生气,我到了家门也见不到父母亲了。秦恩越想越伤心,禁不住扑簌簌掉下泪来。
米琼一见秦恩落泪,大为不忍。忙上前安慰他,说可以帮助他实现愿望。秦恩见米琼真心真意地帮助自己;感动得要给他叩头,米琼止住了他。
说办就办,米琼将格萨尔的宝驹江噶佩布变成一头黄公牛和一匹毛驴,自己则变成一个面色铁青、白的只有牙齿,红的只有舌头,全身爬满虱子的乞丐。
米琼骑着毛驴,赶着黄牛,朝绒城走去。只见各个路口都有人把守,并不见行路之人。米琼心中奇怪,绒城发生了什么事?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背水人,米琼向他打听绒城出了什么事,背水人并不回答,慌慌张张地走了。又遇上一个打柴人,不容米琼发问,那人就像躲避瘟疫一样地逃走了。米琼想了想,径直朝宫城走,来到离宫城不远的地方,见路边的庄稼已经成熟,米琼将黄牛和毛驴赶进庄稼地。心想,石头砸在犄角上,乳头会流出鲜血来;牲畜赶进庄稼地,城里一定会走出主人来,米琼让牛和毛驴任意糟踏庄稼,自己则坐在田埂上脱下衣服捉虱子。
原来,格萨尔一行在门珠山口扎下营寨,被秦恩的妹妹阿曼在城头上看见了。她不仅看见了格萨尔的营帐,还看见了那幻变出来的千军万马。阿曼立即向父王报告。绒王以为有人要进攻绒地,立即将十三万户部落的百姓召集起来,把守各个路口、渡口,山上不准任何人砍柴,河边不准任何人渡水。这就是绒地无人行走的缘故,米琼当然不知道。
米琼正在捉虱子,从城里出来一个女仆,见牲畜在毁庄稼,就大骂米琼。米琼不理,女仆就回宫向国王报告。大王咐咐她不要和乞丐打架,把牲畜赶出田去就是了。女仆转回来命米琼把牛和驴赶出田地,米琼佯装听不见,还是不理不睬。气得女仆回宫去找阿曼公主。阿曼一听,火冒三丈,右手抓一把灰,左手提一根棍,冲到米琼跟前,恶狠狠地骂:
“你这个无赖,常言说:‘乞丐吃饱了不听话,荞粑粑冻干了掰不开,水太清了无鱼捞,话太轻了无人理。’现在我们绒地的人不准外出,外面的人也不准入内,你竟敢在这里糟踏我们的庄稼?!你最好现在就走开,若不然,绒地的英雄投百块石头,射百支利箭,挥百把利刀,你再想逃也来不及了。”
米琼见阿曼公主出城,心中高兴,嘴上却说:
“不管你是公主还是女仆,都不该说这样的话。我是随格萨尔大王从嘉地经过这里回岭地的。听说绒地土地肥沃,六畜兴旺,是块少有的福地。乞丐到这个地方不愁讨不到吃食,牲畜到这里不愁没有水草,可遇到你们这里的人,不是聋子就是哑巴,难道你们这里发生了什么瘟疫?”
阿曼听说是随岭国大王来的,把手中的灰和木棍悄悄地扔掉了,立即问岭王还有哪些随从。米琼就把随从一一讲给他听,阿曼听到有自己的哥哥秦恩,高兴得立即转回宫中,带上茶酒和点心,出来招待米琼,并告诉米琼,明日就去迎接岭王进宫。
格萨尔听了米琼的禀报,忽然变了主意。他怕秦恩思恋家乡,不肯与他同回岭地,就决定不让他与家人见面。
第二天,绒地公主阿曼和众大臣前来迎接岭大王,格萨尔早把秦恩藏在一个铁箱中,却对公主说,秦恩在岭地过得很好,请公主转告绒王不必挂念。
公主回宫禀告父王,绒王又派出秦恩的妻子,仍然没有看见秦恩。绒王决定亲自走一趟,秦恩又没露面。绒王不甘心,就邀请格萨尔大王一行到王宫作客,格萨尔想了想,答应了。
公主阿曼见屡屡不能与哥哥相会,而米琼分明说哥哥已随岭王到了此地,莫非这格萨尔是假的?莫非哥哥已不在人世?无论如何也要把哥哥找出来。看来,不捣毁他的营帐,他们是不会交出哥哥的。于是阿曼聚集众兵,欲讨伐格萨尔,绒王不允。阿曼见兄心切,不听父王劝告,执意发兵到了岭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