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6章 东北铁骑(中)
虽然不清楚神通广大的余飞究竟是从哪里搞到这些情报的,但是这上面记载的东西却是千真万确的。 自以为做的隐秘的张作霖没想到余飞居然轻易的就可以查出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余飞居然在他张作霖还没有来之前就已经开始派人去调查他了。 这是何等的心机,何等的眼光啊? 至少就说明,余飞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着东三省,并且在东三省有着一个强大的情报网,最重要的是余飞的眼光之毒辣。 不然,余飞为什么会在很早前就关注张作霖呢,如果张作霖没有值得余飞关注的焦点,余飞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他吗? 在惊讶的同时,张作霖心头也不觉有点暗暗窃喜,这说明,他张作霖已经开始吸引余飞的主意了。 但是,张作霖确又哪里知道,如果不是余飞本身就拥有后世的记忆,知道张作霖这个统治东三省几十年的枭雄的话,余飞也根本不会去注意此时羽翼还未曾丰满的张作霖。 不过,却也正是因为这样,余飞在张作霖心头的身影变的更加高大,高大到了常人不可攀登的地步。 对余飞本来还存有的一点侥幸,此刻则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人但请放心,我张作霖虽然是在草莽中起家,但是我生平最敬佩的就是那些智勇双全的好汉。大人能在当年京城大乱之既,力挽狂澜保护住京城不被洋人所糟蹋,随后更是击退洋人,保卫了国家,雨亭不才,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大人了。 今日我张作霖承蒙大人抬爱,大人的知遇之恩,我张作霖不敢忘记,他日如果被大人发现我张作霖是个无常反复的小人,愿受大人任何制裁。” 张作霖此番话说的是极为诚恳,言辞之中情真意切。 更何况余飞也并没有拿这说事,毕竟张作霖勾结洋人的时间都是以前发生的,而余飞要的就是张作霖这个保证,保证以后不在勾结洋人。 现在看见张作霖这么识趣,余飞自然连忙拍着张作霖的肩膀说道“雨亭的为人我果然没有看错,实不相瞒,我很早就一直注意着你,我认为你能在这个乱世中有一番作为……”余飞眼睛都不眨的说着瞎话,虽然他手上有这份关于张作霖的密报,其实并不是余飞很早就关注他了,而是飞龙帮一直以来都在东三省活动,表面上和洋人做些生意,暗地里却是在负责调查东三省的各个头面人物。 张作霖组建的绿林组织在声威渐大之后,自然就落进了飞龙帮的调查之中。于是这才被余飞拿来吓唬吓唬张作霖。 “虽然在某些事上不拘小结,但是在一些小事上却又做的很不错,至少你没有危害百姓,就光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张作霖还是有心的。至少没有屠戮百姓。明天我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我准备明天晚上对日本人进行一次大的攻击,如果你表现的好,我相信一定会在东北留下好的名声,这样一来,就会有大批的人去投奔你,收复奉天指日可待。” 直到这时,余飞才告诉张作霖,让他带领手下精锐过来,并不单单是看看他们表演,而是还有一场实战要打。 此时可以说正是张作霖想好好表现的时刻,闻听余飞此言立刻大声且自信的说道“大人,请放心,明日夜里雨亭必定不会叫大人失望。”一瞬间,张作霖的心境经历了好几种变化。 从最初和余飞比枪法时故意输给余飞的那种耍小聪明时的得意,到后来余飞拿出他同洋人勾结的证据时,那种惊慌,害怕,以及有点后悔的样子。 最后被余飞三言两语一说,借着攻打日本,立刻又让张作霖都有些低落的心情,高涨起来,同时余飞几句话就让张作霖感到自己似乎还有表现的机会,只要以后自己不走错路,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就这么一会的工夫,余飞就让张作霖的心境从最初对余飞有些尊重,但却并不死心塌地,一直变成最后铁了心的佩服余飞,心中不敢有任何背叛的念头产生。 一切都只发生在几句话之间,当张作霖明白过来自己心境的转变时,他不由得就在心里琢磨,余飞是不是把他的心理变化通通都算进来了,不然为什么余飞每次说话都好象在他心境有所转变的时候。 每次都是寥寥几句话,就把自己的心境弄的忽高忽低,可以说自己的心情已经完全被余飞给控制住了。 而余飞似乎也正是借着张作霖这种忽高忽低的心情变化,从而突破他的内心防线,让他彻底的俯首称臣。 当张作霖想到这种可能的时候,他的内心更加的恐惧了,偷偷的看了看身边那个总是笑的很随意的男人。 张作霖只觉得在那笑容里似乎藏着恶魔的奸诈。 …………… 公元前三百年,燕国遣大将秦开在此守边建立侯城算起,沈阳建城已有二千三百余年。 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一六二五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更名为盛京。一六三六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一六四四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确定盛京为陪都。一六五一年设立奉天府。 当年努尔哈赤六迁其都定祖业,最后将沈阳定为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沈阳由此成为东北名城,一代帝都,享誉华夏神州。 然而,谁能想到,曾经有两代帝王都之称的沈阳,如今却饱受着日本人刺刀和铁蹄的肆虐。 曾经繁华似锦的沈阳城,如今正变成日本人抵抗中国的坚强防线。曾经坚固的城池却成为了余飞军队面前一座不可逾越的坚堡。 但是今天这里将要成为中日决战的最后战场,失去了沈阳的日本,就只有退守吉林一途。 “今夜我定要让日本人,滚出沈阳,不知道雨亭可有这个信心?”骑在马上,余飞一手持鞭,一手拿着望远镜,看着不远处的沈阳那坚固的高城,自信的说道。 余飞手下的士兵正在远远的排兵,攻城战眼看就要开始了。 一直以来余飞都不愿意强攻沈阳,正因为在沈阳城里还居住着大批的中国百姓,余飞不想让自己建立起来好名声被染上了污点,更何况本来战争就给这些百姓带来了不少的痛苦,特别是当初他提出暂时割让东北三省,以求的全国的安定发展,可以说正是东北三省的百姓这才换来了今天中国的军力富强。 所以这些天来余飞才一直忍着,一直不愿意使用大炮炸开沈阳城,直到昨天事情这才有了转机。 余飞这些天并没有白忍的,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派遣手下通过各种途径潜进沈阳,虽然沈阳的城门已经被日本人给锁死了。但是并不是只有城门才能进入沈阳的。原来在沈阳城地下还有另外的通道可以进入沈阳。 原来早在打算进攻沈阳之前,余飞就派人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沈阳的各种记载。 最后终于被余飞发现,原来在当初皇太极建立沈阳城的时候,曾经找一个叫邓公池的汉人,让他全权负责修建沈阳城。 邓公池领命后,便翻阅了大量的历代建筑资料,又多次亲自实地踏勘,琢磨了近半个月才按三才,照天干,对地支,行七十二地煞之数,绘出了一张既体现出满族建筑风格,又凝聚着汉族皇城气势的都城蓝图。 这都城分两仪、列四象,明现八卦,暗合九宫,果有虎踞龙盘之气势。 皇太极一见此图,顿时龙颜大悦,就令照图施工。 就这样,沈阳城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历时三年,才基本竣工。 但见这新都沈阳城,方圆宽阔,城辟八门。街道呈“井”状,宫殿居中央。处处金光彩彩,瑞气腾腾,真个是夺天地之造化,借神仙之巧能,无一处不体现出建筑上的精巧与宏伟,无一处不显示出邓公池的机智与才华。 皇太极看了连连夸奖,可是一近臣却进言此城没有水门,水关,并指责邓公池的祖先是汉人。 细查才发现此城果然没有水门水关,皇太极盛怒之下,不由分说遍命人将邓公池推出斩首。 邓公池的夫人知道后,就急忙踉踉跄跄地赶到王宫辩冤,哭诉道:“我夫为建皇城,费尽心机,才将七十二地煞之数,技九宫七十二脉通,修造了七十二条潜水通道,故不留水门水关。这潜水通道,乃是事先挖好的七十二条大沟,然后砌上大石,上盖鹅石、沙粒,这样,有大水自然泄尽,当然不用修水关水门了。” 皇太极听罢.急令停止行刑。可惜为时已晚,邓公池早已身首两处。 说来也怪,邓公池被斩后的次日黄昏,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直下了三天三夜,可是沈阳城竟然没有一点积水。原来雨水全都顺着七十二条渗水道泄到外城的护城河中,又流到浑河里去了。 皇太极懊恼不及,痛悔错杀邓大人。后来亲到邓府,用奸臣的狗头祭奠邓大人的亡灵,并命人在怀远门外修建一座邓大人庙,以示纪念。 据说,不管下多大雨,浑河涨多大水,也淹不了沈阳城,这都是邓大人修的那七十二条渗水通道的功劳。 本来这只是一个平淡中带点神话色彩的传奇故事,并不值得人去仔细推敲的,但是余飞却一眼就从中看出了值得利用的东西。 后来经过余飞多方派人去探察证实,其一,证实了资料文献中所记载的确有其事,其二是侦察了日军在沈阳的驻兵情况,并确定了日本人并不清楚沈阳城地下那七十多条渗水道。 得到这个消息后,余飞立刻就决定要好好的利用一下这个渗水道。于是这才表面上息战,但是暗地里余飞却派人在沈阳城外的护城河里,按照从沈阳搞出来的城建图,寻找那七十二条水道的出口。 不过,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冲刷,当年浩大雄奇的七十二水道,已经只剩下一半左右,余飞就正是利用这近半的水道,派人偷偷的进出沈阳城。 每天夜里,余飞的手下都会换上全套的潜水衣,从浑河潜入护城河,然后通过护城河里的水道悄悄的进入被日军防御的如同铁桶一般的沈阳城,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把几百套武器通过水道偷偷的运送进沈阳城,整个行动终于在昨天晚上全部完成。 这也是为什么余飞当时可以很自信的告诉张作霖今天要攻打沈阳。 因为余飞已经有万全之策,可以迅速的拿下沈阳。 和余飞站在一起的张作霖并不知道余飞此前的计划,他只是按照余飞的命令着自己的手下全部跨上骏马,身背长枪,等带在沈阳城外。 虽然张作霖此前就曾经大胆的提醒过余飞,他的手下并不是只会在马上打仗,打巷战他们一样精通。 并且这样让他们骑着马去攻城似乎有点欠妥,但是对于张作霖的‘好意’,余飞笑了笑说道“一会我让你什么出发,你就什么时间出发,一切全凭我的吩咐,我保管小日本没有几个人能活着回去的。” 看着余飞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管张作霖有多么质疑余飞的战术,他都不能也没有胆子再继续说下去了。 说到底此次的总指挥者还是余飞。 就在这边余飞刚同张作霖讲完,那边沈阳城里,立刻枪声大作,听声音起初张作霖还以为沈阳里突然出现了一只数千人的军队呢,不然枪声怎么会那么激烈。 但是当他细细听来的时候,这才发现,那声音似乎又不像是步枪的,但是子弹发射的频率之快到颇有点像重机枪,但是声音却又没有重机枪沉闷。好象是…… 张作霖心中不由想起一个关于余飞手下一个最精锐的部队,他们使用的装备好象就是这种全世界最新式的枪。 原来昨天当武器等装备全都运送到沈阳城之后,阿大就带着余飞手下最精锐的一个营从水道偷偷潜入了沈阳城,靠着在城里的内应安排之下,众人化整为零最后一行人终于神不知鬼不觉的接近了沈阳城门。 所有的一切,为的就是在今天这个时候配合着余飞大部队的进攻。 听着城里的枪声余飞这才掏出身上的一枚金制怀表看了看说道“还不错,没有耽误我的进攻时间,不知道两分钟他们可以打开城门不?” 两分钟? 张作霖以为余飞疯了,在他看来,不管余飞的手下有多么精锐,此时的沈阳城必定是铜墙铁壁,特别是城门这个重要位置,敌人一定会加紧提防,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打开沈阳城近乎有点不可能。 难道是真的不可能吗? 此次阿大领着潜进来的全都是跟随余飞多年的亲信,不管是能力方面还是忠诚方面都是可以信赖的。 特别是武器装备,全部采用军工厂最新制造出来的冲锋枪,在如此近距离的巷战中,那威力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特别是当好几百个冲锋枪一同喷射出火舌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所向披靡,任何想要抵挡的日本人都变成蜂窝状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最后又汇聚成小溪顺着沙石渗到地下,不知道是不是流进了渗水道里。 虽然从阿大带人从暗处冲出来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不到,但是在他们这些人强大的火力之下,日本人至少已经死了一百多个。在如此进的距离内,扫上一梭子就能打死一排,扔个手雷出去,就能炸倒一片。 敌人本来是想靠人海战术包围阿大他们的,那知道他们的火力那么猛,前进的步伐一刻都不曾停止。 一路上冲锋枪加手雷,一分多钟的时间,居然就被阿大他们给攻到城门里。 阿大一边指挥人阻挡住从其他街道涌来的日军,一边指挥着手下在城门上用C4炸药进行爆破。 训练有素的手下只用了短短二十秒钟的时间,就完全安放好了炸药。然后给阿大比画了一个完成任务的手势。 “大家一定要坚持住,还剩下最后三十秒时间。” 随着阿大的声音未落,这边所有人就都提起了精神,把手中的枪打的更猛了,手上的手雷也扔的更欢了。 所有人都用性命保证一定会坚持完这最后三十秒,哪怕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