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亡唐兴七十年_蔡磊【完结】(22)

  这其实是一段插曲。高丽王的本意只想私下与突厥交好,但启民可汗亲眼目睹了大业天子威风凛凛的巡行场面,不敢隐瞒,这才将高丽来使引来见了杨广。

  趁着拜见大业天子的机会,启民可汗又一次上表奏请“变服袭冠带”,且言辞诚恳,一心想要“乞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华夏”。但大业天子的目的哪里就是要让草原变郡县、牧民成编户?当时虽然没有民族自治一说,但大业天子实际就是那么做的,不顾群臣都认为应当同意启民可汗奏请的意见,大业天子以“先王建国,夷夏殊风,君子教民,不求变俗”为由,答复启民可汗说:“碛北未静,犹须征战,但使好心孝顺,何必改变衣服也?”

  哪怕就是到了现在,我们也不能轻率地指责启民可汗数典忘祖,面对一种远远领先于自己部族的另外一种文明,他的反应不也是很正常吗?看看穿在我们自己身上的西装、T恤衫吧,谁又能说我们也是数典忘祖?

  让当年的启民可汗目瞪口呆艳羡不已的,哪里仅仅是宽袍大袖的大隋衣装?

  就是在榆林郡城的草地上,按着大业天子的命令,将作大匠宇文恺率领来自中原的能工巧匠,仿照突厥可汗的牙帐形式,设立了一个能容纳数千人的大帐,与前者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又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可以拆装离合,下边装有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直让突厥人觉得自己只会骑马实在是算不得什么本事。

  更让突厥人五体投地震骇莫名的还是大业天子的仪仗。

  粗犷的草原马背民族对中原礼仪是生疏而隔膜的,为了迎接大业天子的到来,启民可汗亦步亦趋,但不仅忘了开御道不说,还连自己牙帐前的杂草也没有除。为皇上打前站的隋使长孙晟不好明说,便来了一次启发式教学,指着帐前杂草说:“这草很香啊?”

  启民急忙去闻:“不香呀?”

  长孙乘机开导:“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

  启民可汗醒悟了,拔刀亲自除草,所部酋领“争仿效之”,启民可汗还发动全境牧民“举国就役”,为大业天子“开御道”。

  一条长三千里、宽一百步的御道就这样诞生了。

  大业天子的大驾就这样光临了——

  宫掖百官列成方阵,外围是士兵,滚滚向北行进。天子与后、妃乘着“观风行殿”,百官乘“行城”,城周围两千步,四周有板,蒙上布,饰以丹青,有楼撸。行殿又和行城连接,外围铁骑,形成固若金汤之势。

  如此阵势,让牧民们在十里之外就连马也不敢骑了,启民可汗更是“奉觞上寿,跪伏恭甚,王侯以下袒割于帐前,莫敢仰视”。

  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大业天子又走了一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棋:发男丁百余万修榆林以东的长城。这段长城既显示了大隋帝国的凛凛雄风,又显示了大隋天子的高深莫测,东突厥人能不敬畏有加,对大隋更加忠心耿耿?

  启民可汗于大业四年(608)冬因病去世,其子咄吉世为始毕可汗,继续与隋友好。

  大业天子的目光也由东突厥转向控制了西域的西突厥。

  基于成功分裂突厥汗国的历史经验,这次大业天子杨广采取的是离强合弱、远交近攻的策略。

  由于西突厥当时内乱不止,处罗可汗面临崩盘之局,而他的母亲向氏是内地汉人,当时正留居长安,处罗又是个孝子,招怀处罗可汗便有了相当的条件。

  大业四年二月,大业天子派司朝谒者崔君肃持诏书前往处罗可汗处慰谕,并求致汗血马。虽然处境艰难,但处罗可汗开始时对隋使依然十分傲慢,甚至不肯跪受诏书。崔君肃用东突厥启民可汗的故事晓以利害,并软硬兼施,用奉诏则母子平安,否则便发兵征讨、母子难免遭殃进行劝说,处罗终于向隋使“流涕再拜,跪受诏书”。

  崔君肃趁热打铁,劝说处罗可汗应该立功以“深结于天子”,如此既可与早已归附的启民可汗争宠,也能厚得赏赐,有利部族。处罗问如何立功,崔君肃按着皇上的谕旨,要处罗率西突厥骑兵助大隋军队东攻吐谷浑,立功后入朝,如此就可以既受嘉奖又与老母相见,一举两得。

  就这样,兵不血刃,大隋不仅得到了汗血马,还招抚了处罗可汗,同时还在理论上又得到了一支讨伐吐谷浑的生力军。

  后来的事实是,虽然处罗可汗并未出师以助隋军,但隋军在新建立的铁勒部落莫何可汗的协助下,与其东西夹击吐谷浑,吐谷浑第二十代王伏允元气大伤,其地皆为大隋所有。伏允率余众数千骑客居于曾经役属于己的党项羌人,成了苟延残喘的穷寇。由于山高路远,大业天子对党项羌人也没有轻易用兵,而是坚持招抚,“自是朝贡不绝”。

  大业天子,大业奇观

  大业五年(609)三月初二,离上一年北巡还不到一年,大业天子又一次从京师大兴城出发,踏上了新的风尘仆仆的征程。还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依然是甲士森严,百官罗列,还有掖庭后妃、僧尼道士及百戏乐舞演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