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吴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夏首都兴庆府(今银川市)。
他们在城外一家酒店整天饮酒,故意将其姓名改为张元、吴昊,在酒店 墙壁之上大书“张元,吴昊来此饮酒”。他们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被 兴庆府的巡逻兵看在眼里,于是出其不意地将他们捉拿去见元昊。元昊 先问他们为何要擅自来到夏国,接着又问他们为什么如此大胆地犯讳称 元称昊?二人大声回答道:“姓尚不理会,乃理会名耶?”③时元昊虽然 称帝建国,但给大宋的表章仍用宋的赐名——赵。元昊闻此,张口结舌, “竦然异之”①,决定给他们授以官职,加以重用。
张元、吴昊自1037年(宋景佑四年)投奔夏国,到1044年(夏天 授礼法延祚七年,宋庆历四年)十二月,张元去世,首尾8年。在这期 间,他们对元昊大政方针的决策,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史称“夏人以 为谋主,凡立国规模,入寇方略,多二人导之”②。说立国规模多二人导 之,似乎查无史据,但入寇方略多二人导之,则有史可据。“西夏曩宵 ⑤周春:《西夏书》卷3,《臣传·张元吴昊》。
⑥《闻见近录》12页,知不足斋本。
①洪迈:《容斋三笔》卷11,《记张元事》。
②陈鹄:《耆日续闻》卷6。
③岳柯:《桯史》卷1,《张元·吴昊》。
①岳柯:《桯史》卷1,《张元·吴昊》。
②王仁俊:《西夏文缀》卷1。
之叛,其谋皆出于华州士人张元与吴昊”③。事实上张元不仅煽动元昊叛 宋自立,而且还鼓动元昊夺取宋朝领土,亲自为元昊规划过入寇宋朝的 总方略。
“国有征伐,辄参机密。常劝元昊取陕右地,据关辅形胜,东 向而争,更结契丹兵,时窥河北,使中国(宋朝)一身二疾,势难 支矣”④。
可见,联结契丹,夹击宋朝,先取宋关中之地,然后直捣长安,这便是 张元为元昊所规划的入寇宋朝总方针。这个方略,完全符合元昊的“小 则恣行寇掠,大则侵夺封疆”的早已胸有成竹的构想。元昊称帝建国后, 所发动的一系列对宋战争,正是在这一入寇总方针指导下进行的⑤。
第四节宋夏战争 一、元昊发动对宋战争的原因 公元1038年元昊称帝建国,按理元昊也应像我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 那样,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国内 的社会经济上,但元昊没有这样做,而是立即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宋战争, 其中大战三次,使西夏人民蒙上了深重的战争灾难。
为什么元昊在立国不久即发动对宋战争呢?
蔡美彪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第6册西夏专章在分析宋夏战争的 起因时指出: “新建的夏国,处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这不能不和宋、辽 发生冲突。”
由于这种分析过于简略,我们无法从中看出这次战争的必然性。实际上, 元昊之所以发动对宋战争,并非偶然,而是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从西夏方面去看,有以下四点:首先,由于党项贵族的贪欲所引起。
元昊立国前后,随着党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新兴的农、牧 地主阶级为了满足他们对财富日益增长的贪欲,扩大其已经感觉不够的 领土,需要发动一场旨在掠夺扩张的战争,这从元昊劝其父德明“勿事 中朝”,背宋自立即可看出。这是元昊发动对宋战争经济方面的原因。
第二,在“国中数有叛者”①的情况下,为了转移国内人民视线,消 灭异己,提高国威,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用武力迫使宋朝承认,也需 要同宋决一雌雄。至于宋仁宗对待元昊的错误做法,则直接加深了宋夏 关系的紧张和恶化。如前所述,元昊称帝建国后,曾上表要求宋朝承认 他所建立的西夏国家,但宋仁宗不但不予承认,反而采取了粗暴的敌视 态度。史载: “诏削夺官爵、互市,揭榜于边,募人能擒元昊若斩首献者, 即为定难军节度使”①。
③《容斋三笔》卷11,《记张元事》。
④《西夏书事》卷17。
⑤参阅拙作:《张元、吴昊事迹考评》,1982年《西北史地》第2期。
①王称:《东都事略》卷129,《西夏一》。
①《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这种做法,不但无补于解决日益紧张的宋夏关系,反而激化了民族矛盾, 成为元昊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
第三,具备了发动战争的物质条件。一方面,西夏自德明以来,社 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禾 黍云合”②的丰盛景象;另方面,西夏通过同宋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
正如韩琦、范仲淹所指出: “从德明纳款后,来使蕃汉之人,入京师贾贩,憧憧道路,百 货所归,获中国(指宋朝)之利,充于窟穴,贼因其事力,乃兴兵 为乱”③。
说明德明以来通过贸易所积聚的财物,为元昊发动战争做好了物质上的 准备。
第四,张元、吴昊的图谋和策动,对于这次战争的爆发起了火上添 油的作用。张元、吴昊是怎么鼓动元昊发动对宋战争的呢?史称: “(张元、吴昊)以刘元海、苻坚、元魏故事,日夜游说元昊, 使其侵取汉地,而以汉人守之”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