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藏讹庞以弑君之罪捕获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一同处死。
元昊鼻子被削,又气又恼,因流血过多,到第二天便与世长辞。时 年46岁。谥曰武烈皇帝,庙号景宗,墓号泰陵。
三、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实质和影响 通过对上述四次重大斗争的考察,使我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 点。
第一,事出有因。如元昊同卫慕氏的斗争,是因为山喜图谋不轨, 同山遇的斗争,是因为山遇反对元昊入寇宋朝方略,同讹庞等人的斗争 是为了争夺皇位的继承人。至于元昊同野利兄弟的斗争,也并非全是由 于元昊多疑而中了庞籍、种世衡等人的离间诡计。因为在种世衡等人施 离间计之前,元昊同野利氏之间就存在着矛盾。当元昊宠爱新皇后没■ 氏,冷落野利氏时,便引起了旺荣、遇乞兄弟的不满。
①《西夏书事》卷18。
“元昊出其妻,旺荣兄弟怨望”①。尤其是野利遇乞,更是牢骚满腹, 散布不满。他对部下道: “吾女嫁二十年,止故居,而得没移女,乃为修内(指营建天 都山离宫)”②。
元昊闻此怨言,当然要产生恶感,恶化同野利兄弟的关系。宋人在此矛 盾的基础之上,施离间计,激怒元昊处决野利兄弟,则起了火上加油的 作用。
第二,矛盾斗争形式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如元昊同山喜的斗争, 体现了皇权同外戚篡权的矛盾,元昊同山遇的斗争,体现了在对宋问题 上的反宋派与拥宋派之间的矛盾。至于元昊同宁令哥、没藏讹庞的斗争, 从表象上去看,似乎是元昊父子之间的斗争,但在实际上却体现了皇权 同相权的矛盾。其斗争形式之所以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是由立国前后 复杂的政治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第三,斗争的实质是权力之争。山喜密谋杀害元昊,没藏讹庞挑唆 宁令哥刺杀元昊,固然是为了夺取最高统治权力,就是元昊同山遇惟亮 和野利兄弟的斗争,从实质看,归根到底也是权力之争,元昊同山遇惟 亮的斗争,是为了巩固皇权,消灭异己,是进取与保守之间的较量。至 于杀野利兄弟,则是与元昊为了集中军权的需要相适应的。
第四,应恰当估计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影响。元昊所进行的四次统 治阶级内部斗争,其中以杀野利兄弟的影响最大。宋人沈括在评论这次 斗争的影响时指出: “野利有大功,死不以罪,自此君臣猜贰,至不能军”①。
由于沈括未能举出“君臣猜贰,至不能军”的事实,因此,他对这次斗 争的影响,显然夸大其词,有失偏颇。
事实上,元昊杀野和兄弟,虽然在当时震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削 弱了对夏国军队的领导。但西夏军队并未因为失去野利兄弟而“不能 军”。相反,夏国军队照样行使它的对外、对内职能。如众所知,公元 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六年)九月,野利兄弟遇害,但就在这年的九 月,元昊派夏兵侵扰辽属党项部族,并诱其叛辽。可见沈括所云“至不 能军”,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四、对元昊的评价 世纪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 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无 庸置疑,元昊是西夏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对于这样一位伟人,我们应该 对他进行怎样的评价呢?
综元昊一生的所作所为,我们应该肯定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局 部统一河西地区,为以后元朝全国的大统一所做的奠基工作;肯定他确 定各种典章制度,奠定立国规模,进而建立西夏国家,使党项族自立于 民族之林的历史功绩;肯定他主持整理、推广西夏文字,组织人力翻译 ①《长编》卷167,皇佑元年十一月丙申。
②《西夏纪事本末》卷17,《宁令弑逆》。
①沈括:《梦溪笔谈》卷13,《权智》。
佛教和儒家经典,对西夏文化所做的贡献。
对元昊发动的对宋战争,因其性质是掠夺性的不义战争,应当否定。
至于对辽战争,因属自卫性质,应当肯定。
对于元昊所进行的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从其实质看,反映了皇权的 集中与部落酋领分权的矛盾,进取与保守之间的矛盾,是权力之争。由 于该斗争对于维护和巩固西夏国家的统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此, 应当基本肯定。
对于元昊大开杀戒“有疑必诛”,“峻诛杀”的举动,不能认为他 生性好杀,简单地孤立地加以否定,应当将它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联系当时政治、经济的实际,从理论上加以具体的阐释和说明。
至于他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沉湎于酒色,并因此丧生,应当否定。
总之,元昊的一生有功有过,功大于过,无论在西夏历史上和在中 国古代的历史上,都是一位值得充分肯定的历史人物。
第四章西夏国家的巩固 第一节没藏氏擅权与辽夏战争的再起 一、没藏氏专政 公元1048年正月,元昊逝世。临死前遗嘱由从弟委哥宁令继承帝位, 以诺移尝都为首的诸大臣主张按照遗命办事,但没藏讹庞坚决反对。他 道: “委哥宁令非子,且无功,安得有国?”
诺(一作■)移尝都挖苦讹庞说: “国今无主,然则何所立?不然,尔欲之乎?尔能保有夏土, 则亦众所愿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