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战争的性质,清人吴广成评判道: “是时两国交兵,殊无义战”。② 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其所以不正确,因为辽为了报南壁之仇 而主动挑起战争,西夏完全出于自卫。谁是谁非,谁正义,谁非正义, 昭然若揭。
此外,在这次战争中,由于辽军的烧杀抢掠,使西夏人民饱尝战争 灾难。如西夏东北的军事重镇(被喻为夏州藩屏)——唐隆镇,“自经 契丹残破,族帐逃之”③。人民惨遭浩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辽兴宗发 动对夏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二节毅宗谅祚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 公元1061年(夏奲都五年)四月,谅祚与讹庞儿媳梁氏私通,被其 子发现,讹庞十分恼怒,阴谋杀害谅祚,梁氏向谅祚告密。谅祚用计擒 获讹庞及其子,并杀之。随后,又杀皇后没藏氏,另立梁氏为皇后。至 此,没藏氏专政结束,谅祚开始亲政。
毅宗谅祚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国家的统治,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 措施。
一、改蕃礼为汉礼,提倡汉文化 公元1061年十月,谅祚令在国内停止使用蕃礼,改用汉礼。并派遣 使者到宋朝去请求“欲以汉仪迎侍朝廷使人。许之”①。
同年,谅祚上表,贡马五十匹,“求《九经》、《唐史》、《册府 元龟》及朝正至朝贺仪。诏赐《九经》,还其马。谅祚又求尚主,以昔 尝赐姓,不许”②。
公元1063年(夏拱化元年),谅祚改用汉姓,仍用唐朝赐姓——李 氏。
谅祚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完全是为了适应其封建经济日益发展的 需要和统治阶级日益汉化的需要。它对加速西夏社会的封建化,无疑起 ①《西夏书事》卷19。
②《西夏书事》卷19。
③《西夏书事》卷19。
①《长编》卷195,嘉佑六年十一月己巳。
②《长编》,卷196,嘉佑七年四月己丑。
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增官职,用汉人。
谅祚时期西夏中央官制,基本上承袭了元昊立国初期的制度,但在 该基础之上做过如下一些增益。史载: “汉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蕃增 昂聂、昂星、漠个、阿尼、芭良、鼎利、春约、映吴、祝能、广乐、 丁弩诸号”③。
从而使西夏中央官制比元昊时期更加完备。
在调整官职的同时,谅祚还十分重视使用汉族知识分子,尤其重用 宋朝投奔过来的失意的知识分子。公元1065年(夏拱化三年),谅祚在 攻掠宋秦凤路时,俘掳汉人苏立,授以汉官。陕西延安文人景询犯罪叛 逃夏国,谅祚爱其才,以他为学士,参与国事。谅祚对他们非常亲近和 优厚,史载: “(谅祚)收纳中国人(指宋人),与之出入,起居亲厚,多 致中国物以娱其意,此非庸人所及。”① 谅祚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的举动,是他倾慕汉文化思想在行动上的反映, 与他改蕃礼为汉礼的行动是相一致的。
三、调整监军司 公元1062年(夏奲都六年)五月,谅祚对元昊时期设立的监军司进 行部分调整,主要更换一些监军司的名称,同时设一个总的管理各监军 司的机构。其所调整更换名称的监军司有: “谅祚以威州监军司为静塞军,绥州监军司为祥佑军,左厢监 军司为神猛军,更于西平府设监军司为翔庆军总领之”。② 谅祚依照宋朝制度改监军司为军,也是一种倾慕汉化的表现,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了他的革新精神。为此,受到了因循守旧的宋朝统治者的诘问。
“谅祚举措,近岁多不循旧规,恐更僭拟朝廷名号,渐不可长。乞择一 才臣下诏诘问,以杜奸萌。从之”。③ 谅祚对监军司的部分调整,可以使地方军政分开,文武官员互相牵 制,对于加强西夏中央集权、巩固西夏边防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划地界,复榷场 西夏与宋麟州交界地带,有七十里之地没有设置堡垒屏障。其地位 于屈野河西。由于土地肥沃,“田腴利厚”①。没藏讹庞为西夏国相时, 曾令民侵耕这一带土地,“以所收入其家”、“宴然以为己田”。②公元 年(夏福圣承道三年,宋仁宗至和二年),所侵耕地距屈野河只有 ③《西夏书事》卷20。
①《长编》卷235,熙宁五年七月壬午。
②《西夏书事》卷20。
③《长编》卷196,嘉佑七年6月癸未。
①《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②《西夏书事》卷19。
里。公元1059年(夏奲都三年,宋嘉佑四年),讹庞进占屈野河。次 年,讹庞迫于宋朝停止陕西、河东和市的经济压力,表示愿意把屈野河 西田20里退还给宋朝,但宋朝不许。总之,由于讹庞侵耕屈野河宋地, 使西夏与宋麟州交界一带老百姓很不安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谅祚亲 政后,于公元1061年(夏奲都六年,宋嘉佑六年)派吕宁(蕃号官称)
拽浪撩礼与宋朝议定,恢复旧界,在边界设立寨堡,双方人民不得再在 边地耕作。地界划定后,公元1069年(夏乾道二年,宋熙宁二年),又 进一步恢复榷场,通互市。
第三节南侵吐蕃诸部,东掠宋朝边境 一、南侵吐蕃诸部 所谓吐蕃诸部,系指唃厮罗统治下的河湟及甘南一带的吐蕃各部 落。西夏对吐蕃的攻略,早在景宗元昊之时,即已开始。为什么西夏要 攻略吐蕃呢?这得从河湟地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说起。由于河湟一带, 地形险要,水草丰美,宜农宜牧,自汉武帝以来即为一些少数民族诸如 先零羌、北凉、西秦、吐谷浑、吐蕃等首领“互相争逐”①之地,因此, 自李德明攻占厮铎督统治的凉州后,唃厮罗统治的河湟地区也就成为宋 夏必争之战略要地。宋朝为了推行“联蕃制夏”之策,曾多次派出使者, 如刘涣等人,不惜用丰厚的爵禄与赏赐(如宝元元年十二月,宋任命唃 厮罗为保顺军节度使,每年支出大彩1000匹,角茶1000斤,散茶 斤),去笼络唃厮罗,使之与宋结盟,“出兵助讨西贼”。②景宗元昊为 了解除这一后顾之忧,千方百计地企图用武力消灭唃厮罗。公元1034年 (宋景佑元年),元昊命苏奴儿率兵25000去攻打唃厮罗,结果,夏军 “败死略尽,苏奴儿被执。”③同年,元昊亲自率领大军深入河湟地区, 唃厮罗鉴于众寡悬殊,难以抵敌,一面坚守鄯州不出,一面派人打听元 昊虚实。唃厮罗打听到元昊渡河时,在水浅之处插上标帜,于是偷偷派 人将标帜移植水深之中,等到双方决战结束,元昊大败而归,士兵仓皇 从有标帜之处渡河撤退,“溺死十八九,所掳获甚众”。④此后,唃厮罗 还多次用奇计打败了元昊,元昊再也不敢深入其境,同他交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