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涅曼案件_[苏] 弗·鲍戈莫洛夫【完结】(20)

  他说对了。阿廖辛一言不发地用望远镜观察着。那两名军官离公路只有五十步远了。

  “还考虑什么?!”塔曼采夫的鼻孔翕动着,他既不耐烦又不满意地说道。“应该开车跟踪他们!”

  走到公路跟前,那两名军官跳过了水沟,在离这三位侦察员不远的公路的路边停了下来,看样子,他们是想搭车。阿廖辛仍然在用望远镜观察着他们,一声不吭。就这样又等了一会儿。“上车!”阿廖辛终于下命令道。“我们都坐车去。”

  塔曼采夫和安德烈穿过灌木从朝卡车跑去。西日尼亚克摸不着头脑,拿着大勺子站在篝火旁嘟哝着。“饭做好啦。”他头也不回地说道。

  “快开车!”塔曼采夫对他命令道。“我们要坐车去!”

  塔曼采夫和安德烈打开了后车帮,急忙把炊具扔进车斗。西日尼亚克莫名其妙地看着,过了一会儿,他也跑到卡车跟前,发动了马达,然后,又立即跑回篝火旁,不知所措地待在那里。塔曼采夫把他推开,端起那口大锅,毫不犹豫地便把一锅热气腾腾的、油腻的菜汤倒在篝火上了。 “那是肉汤啊!”

  “见鬼去吧!”塔曼采夫骂了一句,用水洗了洗锅。“各就各位!”

  他越过灌木从,跑到田边,半分钟后又跑过来通知安德烈:“他们已经坐上了汽车!车号吉斯Π-1-72-15……”

  阿廖辛也跟在他后面跑出榛树林。塔曼采夫和安德烈象听到口令似的飞身一跃便跳上了卡车。“你留下!”大尉命令塔曼采夫。“检查一下路上的痕迹,在田野里一定留下了清楚的脚印……然后到市内找城防司令部联系……”

  阿廖辛跳上卡车以后,对西日尼亚克喊道:“到利达市!”………

  第16章 作战文书

  高频电话记录

  急!叶果罗夫收 特别通知

  今天,四四年八月十五日凌晨,集团军反特部所属部队行动组秘密地封锁了扎列斯卡村(利达市西北八十公里),目的是搜捕国民军地下电台和掩护敌台报务员的维托尔达和雅尼娜·斯维亚特克夫斯基夫妇。我们是通过“拉戈聂尔”部队的内部关系发现他们的。

  当我军军官一出现(是借口买牛奶),斯维亚特克夫斯基夫妇便同第三者,即国民军分子尤泽夫·诺瓦克一起反锁上了门,躲在室内销毁罪证,接着进行了顽抗,结果斯维亚特克夫斯卡娅和诺瓦克被击毙,而斯维亚特克夫斯基本人则用一束反坦克手榴弹自杀身亡。他们似乎同尤泽夫·诺瓦克同属一个地区的所谓“清算”小组。

  在房子废墟中发现有:两部已遭严重破坏并烧毁的发报机(一台为英国一九四三年制造的AΠ型发报机,另一台为KC-1型短波收音机)。在已被破坏了的穿衣镜密室中,发现了旧密码本和尚未用过的两册收发报记录日志(记有呼号、波长、收听可闻度)以及收发情报数字的记录本。大部分文件都已被斯娃亚特克夫斯基和诺瓦克即使销毁,已无可能搜集完整的纸灰以便恢复记录原文。

  挖掘时,在仓库后墙中发现了密室,从中我们找到了装有无线电零件和发报机备用电池的箱子和三套苏军制服,其中一套是军官制服,其胸部和右肩有血迹。

  根据我们核实过的材料,八月十二日和十三日斯维亚特克夫斯基一家外出,家中空无一人。不排除下述可能性,即八月十三日呼号为KAO的敌台正在发报时,斯维亚特克夫斯基夫妇就待在什洛维奇森林一带,该森林属“拉戈聂尔”部队活动地区,距扎列斯卡村和斯维亚特克夫斯基家只有三十公里远。

  潘特里亚金。

  高频电话记录

  潘特里亚金收

  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查明本年八月十三日和七日下午斯维亚特克夫斯基夫妇到何处去过。我们最需要的是他们可能使用过的电报密码以及发报规律和一切其它细节。

  叶果罗夫。

  第17章 到利达去

  当西日尼亚克穿过林中小路把车开到公路上去的时候,那两名军官乘坐的吉斯牌三吨卡车已无影无踪了。汽车里程表上的指针在“四十”和“五十”两个数字之间摇摆,在鹅卵石铺的公路上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但现在安德烈总觉得不够快。阿廖辛靠在驾驶室的一角,用手帕蒙上望远镜进行观察。不一会儿他清楚地看见了在前面远处行驶的吉斯。

  这是辆破旧的三吨卡车,后车帮上的车号N-1-72-15隐约可辨。除了那个年青军官外(圆脸大尉在驾驶室里),车斗上共有七个人,从衣着上看,似乎是农民和两名士兵。后车帮的左上角破了一块:“是一辆有特征的车!”

  过了不大一会儿,吉斯在一个村边停下。可以看到农民从车上把一些口袋搬下,然后走到驾驶室前向司机付车费。为了保持一定距离,西日尼亚克只好停车,就在这时,一长串“司徒德尔”牌汽车,大约有十辆,一下子超过了“嘎斯”牌小卡车驶到前面去了。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使侦察员们高兴的,因为尽管由于掩护的需要,在吨半卡车和破吉斯之间最好有汽车,但不能多于两到三辆。“超车!”阿廖辛命令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