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做主公还真累。要礼贤下士啥的,想想刚才又是威逼,又是恐吓,又是诚心相邀,唉,自己还是做个臣子多好,逍遥自在。这也是自己为什么辅佐吕布的原因。
“哈哈!”陈卫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立起身来,对着二人道:“卫在此待我主就多谢二位了。日后,还请二位能够善加治理城池,多为百姓谋福祉。”
“自是,承蒙将军能够看得起在下,也很荣幸为温侯效力,日后必定会为主公尽忠。”
章义和周盖二人无比坚定的道。
陈卫见二人彻底归心,心下松了一口气。现在自己每占领一座城,不可能留下过多的兵力把守,那样自己攻打寿春城的兵力就会减少。而且占领后的城池一定要安稳,就需要这些俘虏降将来管理。但是陈卫就是担心这些人的忠心,故而才会不遗余力的劝降二人归心。今日用的权术不管是阳谋还是阴谋,TM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陈卫挥了挥手,叫二人去安抚城中百姓,同时又命张槐去收编城中的守兵,有令张靖去联系上鲁肃的大军。
当二人走后,陈卫叹了叹口气,谁叫自己是穿越而来呢?其实要是做个富家翁也不错。这做臣子也要累,做主公更加累。唉,要是能够早日助吕布统一天下,到时候,自己再挟着自己的娇妻来个泛舟西湖,学学那范蠡和西施,做个神仙伴侣,只羡鸳鸯不羡仙,也不错啊。哈哈哈……陈卫在心中意淫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张辽定计夺阴陵
更新时间2011-6-30 13:23:54 字数:3381
PS:继续恳求支持!求收藏,推荐,点击!另外,推荐一本很不错的书,《吕蒙不读书》,书首页下面有直通车,欢迎大家前去观看,特别是书荒的朋友们!
————————————————————
这边陈卫出其不意的连攻下全椒、阜陵、浚遒二县,另一边张辽和陈登正领着大军想着阴陵县而去。
大军借着夜色,掩藏行迹,快速的向着阴陵县而去。阴陵乃是九江郡的治所,所以城池自是要比全椒和阜陵等县要高的多,也要厚的多。
城高有七八丈左右,城东有一条丈深的护城河,注满了水。其西有一山,名曰阴陵山。阴陵山虽不大,但是却久负盛名,有“阴陵山万丈高,雀鸟难行”之说。而张辽于半夜时分,已经率军抵达了阴陵山脚下。阴陵山离城大约有四十里,所以城中并没有发现张辽大军的动静。
大军掩藏在林中,张辽找到陈登道:“陈先生,如今我军已经到达了阴陵山,离阴陵城不过四十里。据细作来报,阴陵城高八丈,宽一丈,城墙前又有护城河为屏障。不过城内守军不多,约三千人。如果我军要是强行攻城,损兵折将不说,只怕寿春城的袁军就会得到消息,到时候,我军则是腹背受敌。所以本将觉得当还是智取阴陵城。”
陈登听的也有理,自古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强行攻城的。见张辽这般说,又看了看张辽,道:“文远是不是已经有什么计策了?不妨说来听听。”
陈登又岂能不知张辽的心思,知道张辽和自己商量,并不是张辽不果断,而是尊重自己,所以才会和自己商量。
张辽道:“嗯,辽已经有了一策。自古攻城,无非是诱饵歼之。所以,本将就是要诱出城内的守军,在于此处设伏,这样我军可不占而下阴陵。”
陈登低头思考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来,道:“此计不失为一个可行之计。只不过文远有何把握能够诱出城内的敌军呢?”
张辽道:“前时,辽驻扎在东城时,就命人暗中打探阴陵城内守军有多少,主将是谁。所谓知己知不,百战不殆。现在阴陵城正规军数千,以辽看来,上次我军打败纪灵后,现在阴陵城不过三千余兵马。”
陈登点头道:“不错,上次我军打败纪灵,俘虏近两万敌军。但是难道袁术不会派兵镇守阴陵吗?毕竟阴陵可是在寿春城以东,就算袁术无能,也定会增兵阴陵,以挡我军。袁术不可能不知道阴陵城的重要性。”
张辽道:“自那战后,袁术就派他族中的子弟,此人叫袁辰,来镇守阴陵。袁术虽然没有增兵阴陵城,但是却让袁辰于城内征兵。刚才辽说的,正规军不过三千,城内还有新征的兵大约五千人。不过五千人在这么的时间内,战力自然不可与我军相比。所以只要不是攻城战,我军绝对可以在正面将之击溃。”
陈登道:“既然要诱敌,那自然是要从主将身上的弱点出下手。不知那袁辰为人如何?”
张辽佩服道:“先生大智,辽佩服。不错,辽正是想从这袁辰身上下手。辽早已打听清楚,此人虽然是袁氏族中子弟,但是不过是个远亲,在袁家中的地位并不高。而且此人生性狂傲,又好大喜功,总想立功来提升在袁家中的地位。此人根本就是个纨绔子弟,无甚才能,根本就是个刚愎自用的家伙,袁术用此人,岂能不败?”
陈登听后大笑道:“原来文远早就想准备好要行此计了,却将我蒙在鼓里!”
张辽也笑道:“先生过谦了。以先生之智,有岂不知辽心中所想,是先生故作不知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