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话绝对镇住了大家,这些眼高于顶的文人这才被我说服了.他们都没有完全消化我的话,但他们已经被我激起了一腔热血.毕竟他们都是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也想打出一片天地.
我对他们说:“我的第一堂课,就是教大家怎么做官.官好做,也不好做.做一个贪官难,做一个好官更难.做好了官可以名垂青史,可以流传青史.做不好就会身败名裂,臭名昭著.但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不要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就算是做了违背皇帝的事,也不要牺牲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就会记住你,你就是一个好官.一个皇帝看好的官,不一定是一个好官,但老百姓看好的官一定是一个好官.这就是我给你们讲的第一课.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可以随时找我.我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只要靠你自己去摸索了。”
第四十三回 私下联系
更新时间2011-7-26 8:33:09 字数:1122
在我震慑这些只会空说,没有什么实际经验的书呆子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要使自己强大,就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更要有一些文臣谋士在为我出谋划策.更需要一些管理地方事务的廉洁官员管理好后方,代我照顾好老百姓.
在学生们纷纷分组讨论我的问题时,我也走出了他们中间.
在我的办公室,当时叫指挥大帐里,我摊开了一张大纸,仔细思考着一些人员的名字.早在京城时,艳儿姐姐就暗中告诉我.现在内阁又换人了,原来的首辅陆放天因为帮我说话,联合官员和亲贵一起对崇祯皇帝朱由检势压.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付不了亲贵,更没有办法对付全天下的官员,可对付他一个还是够了的.在我被派往山海关不久,这个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老师兼老岳丈的大明崇祯年间第一首辅光荣下岗了.但他没有了内阁阁老职务,却还要为朝庭卖命.他的吏部尚书职务还在.
陆放天看出了大明有这个皇帝在,不但大明国事不会好,老百姓更是要受苦了.但大明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人的大明,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但是他的学生,更是他女儿的唯一依靠.未来老百姓,更为了他自己,他只能尽力帮朝庭.他想到了力挽狂澜的我,他知道我将是大明最后一点希望.他就暗中来了一次我家,向我的夫人艳儿姐姐说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话.
其中的意思很简单,他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了我身上.我如果不想为国出力,他就告老回乡,远离京城,远离朝庭,女儿只有听天由命了.如果我想重建大明,无论是废立还是改朝换代,他都站在我一边.但他希望我再帮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次,只要几年时间,如果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这么不识好歹,就废了他.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坏了整个大明王朝.而在这中间,只要他能力范围内的事,他会尽力帮助我的.
我想起了我下江南时,遇到的一些人.这些人在一起可能会是大明一个不小的麻烦,但是把他们调出江南,来到我这比江南大上好几倍的边关就不一样了.我这里不但大,而且这里属于边关,时不时地可以军管.有军队和军官在一边看着他们,他们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厉害不起来.而且江南真的有几个不可多得的人材.能来帮我,是我,是大明,是大明老百姓的福气.
我马上写了一封私信给陆放天大人.在信中,我举明了调江南官员来我这里的几大好处.当然这些理由都是让陆放天讲给崇祯皇帝朱由检听的.第一,调江南官员出江南,可以消除朝庭对江南官员的顾虑.第二,可以加快朝庭对江南官场的控制.将一些中立或者亲皇派的官员派到江南.第三,将江南的官员一个又一个地分离开来,实行同化或者改造,不能改造者可以免职.这样一来不会引起大的麻烦,又不会什么大的后遗症.第四,可以给我吴三桂找点麻烦,看看我吴三桂是不是真有本事.第五,如果改造好了官员,这些官员将来是我大明的好官员.这样一来,最大的利益还是朝庭,也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
第四十四回 人选
更新时间2011-7-27 8:27:42 字数:1324
我马上写了一封私信给陆放天大人.在信中,我举明了调江南官员来我这里的几大好处.当然这些理由都是让陆放天讲给崇祯皇帝朱由检听的.第一,调江南官员出江南,可以消除朝庭对江南官员的顾虑.第二,可以加快朝庭对江南官场的控制.将一些中立或者亲皇派的官员派到江南.第三,将江南的官员一个又一个地分离开来,实行同化或者改造,不能改造者可以免职.这样一来不会引起大的麻烦,又不会什么大的后遗症.第四,可以给我吴三桂找点麻烦,看看我吴三桂是不是真有本事.第五,如果改造好了官员,这些官员将来是我大明的好官员.这样一来,最大的利益还是朝庭,也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校自己.
有了这些理由,估计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了.我写下了几个一定要的官员名字外,要陆放天自己决定绝大多数官员的名字,免得崇祯皇帝朱由检对我有所怀疑.
我写下了江苏布政副使、福建水道道台、浙江京杭运科督管、江西按察副使、提调监等十几个中高级的官员.他们都是江南官场的中坚力量,也是现在江南官员中的主心骨.少了他们,江南官员就会平静下来.再换上几个厉害点的官员,江南的危机将会渐渐消除.朝庭的一大心病就不药而愈.
在众多名字中我又加了几个我自己看上的人.一个是原来南直隶下属的江下县的一任知县.他的名字叫罗家良,做过一任江下知县.江下是一个江南小的不小的县,因为靠近长江下游,所以大多数的老百姓以为人拉纤为生.但拉纤养不活一家老小,就有人做起了强盗土匪.所以江下历代以来多强盗多水匪,抢劫往来水上的商家.时不时地出人命,发生大案件.但自从罗良来了后,他一边劝老百姓安分守己,一边大力改善生活环境.使一些在外做强盗水匪的回来做好老百姓.但也影响到了一些幕后利益者的利益,使这个三年来为民着想的官员被调走了.临走时,我刚刚路过,我亲眼看见了老百姓举着万民伞送罗家良离开江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