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吴三桂_天下任纵横1【完结】(78)

  可我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令牌没有一点用.它能变出千军万马来吗?它能马上训练出一批训练有素的战士吗?它能将士兵们缺少的装备马上补充上吗?它能扭转局面吗?不能,卖了它也不过是几十两金子的事,换不过大军的一顿饭.别说是什么“如朕亲临”,就算是玉皇大帝来了也挽回不了这局面.

  不过事情已到了这里,我也没有其它什么好办法,只好调头北上去找大部队.我也随便提升了格尔的职务,他将是我前敌指挥官的卫士长.级别相当于从六品,升了他将近三级品级.当然这现在都只是临时的,要等仗打完了,汇报给兵部后才能有正式的批文.可对格尔来说已是天大的好消息,这三级要在平时是永远不能升上去的。

  格尔对我是又敬又爱.在路上时,我就不保留的和他打了一架,让他知道了我的真正实力.格尔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赢就赢、输就输.我完全得到了他的身心,他将是除了狼兵外,对我最忠心的一个手下.对我的崇拜更是盲目到了极点.

  我和格尔来到边关,一边等着朝庭派来的太监送来给我的东西.一边见到了留守的袁崇焕将军.这个赫赫有名的袁崇焕将军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军官,像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从前就听说过古代有什么儒将,可常先生说过天下没有什么儒将.其实是真的,将军是杀出来的,一个杀人的将军怎么会是一个读书人.袁崇焕本来就是一个文人,只是懂点兵法而已.如果靠他去打仗,他还不如纸上谈兵的赵括.

  我和袁大将军聊了几句,才知道这是一个重科技的文人.他主张利用西方人的大炮配合高大的城墙,坚守明朝的边关.对于出战他也是不赞成的.

  要不是因为我是锦州总兵官吴襄的儿子,要不是我二十骑救父出了点名,这个自以为是的袁大将军还不会和我聊天.当我把一些实际问题提出来时,这个袁大将军就以我不懂军事为理由,拒绝回答.其实是他根本没有想过.他根本就是想着怎么守,而没有想过怎么以攻为守.他还真的不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第三回 等圣旨

  更新时间2011-2-17 14:59:50 字数:1547

  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派来的太监迟迟不到,我等得都快着急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太监忙着在一路上搜刮钱财,忘记了要尽快来边关的事.要不是崇祯皇帝也等着有点不耐烦了,派人催促的话,这个大头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从太监手上一拿过圣旨和行军令,我就不去管这太监是死是活.有了这些我可以直接找袁崇焕,问他如何接应如何应对了.

  我再次来到辽东督师府时,情况有了巨大变化.前几次我来,是请见袁崇焕.这次我是直接进入督帅府,找这留守大将去了.门口的士兵想阻拦,就被我身边早就看不过去的格尔一手一个打发了.其他士兵想再上来时,看见我手上拿着的圣旨和行军令都吓得不敢动.没有看过大人物,也总听说过什么是圣旨.知道拿圣旨的会是什么人,我既然不是太监,就是朝廷任命的重要官员.

  我一路上几乎没有阻拦的进了袁崇焕将军的书房.袁大将军就是一个读书人,他吃在书房,睡在书房,办公也在书房,到哪里都忘记不了他是一个读书人的本色.

  看见我来到这里,袁崇焕有些吃惊.他对我这个孩子是又爱又恨,他喜欢我的聪明和博学多才,但不喜欢我的锋利语气和咄咄逼人的问题.他早就在几天前,和我说过话后,下令要士兵不准我再进来,找任何理由都可以拒绝我的到来.

  当袁崇焕还有点转不过弯来的时候,我已走进了他的书房.一边坐到了他平时坐的椅子上,一边拿起他桌上的书看了看.他正在看《史记》,正好看到“烽火戏诸侯”这一段.袁崇焕明显对我的无理举动很生气,我怎么能随意进他的书房,坐他的椅子,看他的书?这可是他最不喜欢看到的事.他有个怪脾气,书房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不得进入,就算是打扫他也喜欢亲力亲为.他的椅子还是他自己从老家搬来的,除了他还没有其他人坐过.他的书更是宝贝得不得了,不准任何人随便翻看.我一下破坏了他好几个规矩,他当然很生气.

  看见将要暴走的袁崇焕,我有意无意地将手中拿着的书一丢,露出另一只手上拿着的一卷圣旨和行军令.袁崇焕马上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变成了一个不会动的石头人.他几乎被眼前的一切石化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圣旨他见过,他手上还有几张给他的圣旨.但圣旨和圣旨有区别.一般来说普通圣旨是太监带写的,加盖玉玺后给大臣的.明发的圣旨是翰林院的从四品待诏奉皇帝的命令写好后,由司礼监太监加盖玉玺后发出的.只有重要的圣旨是皇帝亲自写的,加盖他自己的玉印后发出的.这种圣旨因为是皇帝亲自写的,所以更华丽更多用金线绣在圣旨的双龙图案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袁崇焕手上的圣旨就是太监写的最普通的那种.而我手上的圣旨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写的.光看外貌的圣旨上的花纹就可以吓死一大群的大臣,何况是在外驻守的武将.

  还有我手上的行军令更是稀罕.这行军令是调动兵马的令牌,是权力的象征.在明代的时候,朝庭对军官就有很大的警惕,军官有训练权和屯兵权,但没有指挥权和出兵权.没有上级的书面命令或者是令牌是不能调动军队的,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整个明代只有三种可以调动军队的行军令.分别是调动五万人以下的边关令,现在在孙承宗手上,他把他的令牌看得比他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可以调动京城的手军的护城令在皇帝自己手上,就算天启皇帝朱由校再重视魏忠贤,也没有把它交给魏忠贤过.还有的就是可以调动天下所有兵马的总行军令.当然行军令不是任何军队都可以调动,但可以调动二十万到五十万的各地士兵.也是大将军指挥大战役的重要象征.我手上的就是可以调动全边关军队的令牌。谁手上有总行军令.他就是真正的大元帅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