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景华轻轻问王仁斋:“大刀队还有多少幸存的弟兄?”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连伤员在内还有四十二人,也就是说有包括王松年在内有
六十三人阵亡。”稍微停顿了一会,王仁斋继续说道:“司令,大刀队士气低落,不能群龙无首,得赶紧找个队长人选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
“是啊!可是大刀队那些队员一向清高,没有两把刷子他们是不会服的,让谁带好呢?”包司令苦思良久,自言自语道:“让陶凤玲去?”
“陶凤玲过去固然好,大家心服口服的;可三团怎么办?”也不知道任志远啥时候起来的,听到这里说道:“况且,三团是陶凤玲的老底子,他怎么能舍得交给别人带呢?要想让他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把老底子带走。”
听到这儿,王仁斋说道:“我想带走就带走,反正都是咱九路军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咱们再从新组建三团不好嘛?!”
“那倒是可以?让谁来带呢?”任志远问道。
“我!”王仁斋站了起来:“如果两位司令信得过,我保证把三团带好。”
“好!”包景华说道:“就这么样。让参谋长兼任三团团长,再给他配一个副团长不就结了。”
“这个副团长让谁当呢?”任志远轻轻说道。
“你们看,三团一连的万松坡怎么样?”包景华说着,看了看二人。
“他作战勇敢,颇有心计,我看可以!”任志远说着点了点头。
“参谋长,你看呢?”
“我看可以!”
“那么好!就这么定了。参谋长你兼任三团团长,万松坡任副团长;陶凤玲调任大刀队大队长。”说到这里,包景华又看了看二人。见他二人没有提出异议,向外面喊道:“李虎,你去让三团长陶凤玲和一连连长万松坡到这里来一趟。”
不一会儿,陶凤玲就过来了;话随人倒,他一掀门帘说道:“司令,什么任务?”
“你这个急脾气呀!屁股还没落座,就要领受任务了。来来来!快坐下。”待陶凤玲、万松坡坐下;包景华这才说道:“是这样的,王松年牺牲后大刀队群龙无首,我想让你去担当此任。你看如何?”
“可以呀!可是我的那些弟兄怎么办?”
“你呀?!”包景华笑道:“陶大哥,在九路军你和蔺营长都是我们尊敬的大哥;论人品、论功夫、论胆量、论战功,全军将士没有一个人敢说‘不’字。之所以让你去大刀队,就是要把它锤炼的象钢铁一样的队伍,好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你把‘大刀会’的老底子全部带过去,把大刀队锻造成一把真正的钢刀。怎么样?”
“只要司令信得过,我陶凤玲绝不当孬种!”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然后,包司令又转向万松坡说道:“万连长;参谋长将兼任三团团长,考虑到你作战勇敢,善于谋略;我们决定有你担任三团副团长,主持正常工作。参谋长事情多,你就多费费心把三团带好。”
“是!多谢司令、参谋长栽培。”万松坡站起来答道。
“好!那么就有参谋长前去交接好了。”
“好吧!”王仁斋重新站起来,带着陶凤玲、万松坡走出了司令部。
等王仁斋他们离去,警卫连长丛继清送来了一份命令。包景华展开看了一眼,递给了身边的任志远。他们接到的是总部撤退的命令。
16-18
(16)
等陶风玲找到队伍已经是深夜了。他啥也不说,只是坐在那里想心事。老巢被抄,妻子被害,和自己患难与共的孙猴子又牺牲了。现在四十来人的队伍,没了安身之所;躲在这深山老林里乱窜,何日是头呢?不行!要赶紧想办法才行。到哪儿去呢?大部队已经撤到长白山腹地去了,怎么办呢?
这时郭大刀来到身边说道:“司令,您不是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吗?咱们还有四十来人的队伍怕他个*,大不了和小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陶风玲看了看郭大刀,沉思半响:“郭子;你和‘孙猴子’是我的左膀右臂,今天那小子死的很惨;我想给他报仇!”
“这就对了。大哥;我们这些人跟着你可不是来享福的,不就是打小鬼子吗?既然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我想他‘孙猴子’杀了那么多鬼子,躲在阴间里正得意着呢!大哥,咱们还是从长计议。”
陶风玲和郭大刀说着话勉强入睡。
第二天早起,他派出几个人到附近村落搞一点吃的,正午时分才陆续回来;大家算是勉强吃了早饭。用过早饭,陶风玲安排郭大刀带着几个人到歪头崖看看,自己带着队伍躲到了红石镇东面的山里隐蔽疗伤。
北国初冬的天气刺骨的寒冷,藏身荒野山林的队伍无衣无被,只能围着篝火取暖。抗日名将魏拯明将军的那首:“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诗句就是真实的写照。好在郭大刀他们拿到了一些粮食可以充饥,否则很多队员都难以支持了。
这样过了三天,派出去的侦察员回来报告:“司令,有一批军火从三源浦运往通化,我们截了它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