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脸色惨淡的李乾顺,张俊轻挥长枪:“攻城!”
那一日,无数宋军无数宋将,冲上李氏城头。
辽军已经在北方北海岸边牧羊,赤金正在大金国内翻腾。如今,没人能救李乾顺。
历史似乎在这一刻发生了最重大的改变。从此以后,不在有西夏,西夏提早两百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无数箭支,射上了兴庆府低矮的城头。
弓弩,强弓的掩护下,宋军的刀斧手长矛手都冲上了城墙。
这一战从清晨打到了午夜,宋军轮番上阵。
本来若是宋军稳打稳扎,断兴庆府水粮,不出三个月,李乾顺必定饿死城中。但是性急的张俊等不了了。
夜长梦多,要是李乾顺逃走了怎么办?
四个门,同时围攻,四座城墙之上,杀的热血沸腾,抛头颅洒热血这一刻再也不是什么快意恩仇什么说教,也不是荣耀。而是一种让人寒透心底的场景。
西夏国微,上一次惹恼宋国被打的体无完肤,如今再也没有抵抗的能力。
当张俊调兵遣将在午夜来临时发动最后一波攻击时,党项军如落潮般退去。
四面城头接破,张俊带兵杀入了城中。
不知道巷战为何的西夏人根本没能抵抗。
而张俊的命令很简单,屠城。
自古就有将军喜欢屠城,曹操每攻一城便会说,开城门投降不杀,若不然,屠城,事实上,如此说,很多城池确实不反抗,直接开城门了。
刘备过了吕布属地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留下一处焦土,徐州十室九空。而那个时候吕布还是刘备的救命恩人。
所谓兵者诡道也。屠城也是战术战略的一种体现。
张俊出发前,岳飞专门找过张俊道:“此战有三,亡夏。马场之中无夏人,李氏作古。”
这便很好理解了,岳飞对张俊说,这一战必须有三个战果,第一夏国灭亡,第二,即将建立的河套马场附近绝对不能有党项人。第三,西夏皇族李氏必须全部死了。
就像后世,明朝始终传闻某个公主没有死,结果直到清朝末年,依旧有人打着这个公主的名号反清复明。试问一个公主能活两百年?
不,这种信念存活了两百年。
张俊要做的就是摧毁这种信念,将党项王族贵族杀的干干净净。
屠城命令一下,就有等于是放开了对士兵的约束。
每一次屠城必定携带烧杀抢掠,甚至是奸,淫。
要知道行兵打仗其实是很苦的,士兵羁押的生理需求得不到宣泄本就对士兵有害,平日里张俊已经及力约束了。但是一旦屠城命令下了,那就再也无法约束了。
一些士兵进入一个院子出来时衣衫不整,虽然有私藏财物的影响,却是谁都能看得出,他们在院子里做了什么,惨烈的叫声甚至可以传出一百丈。
一些冲入大族贵族家中的士兵都有福了,那水灵灵的党项女人不用了岂不是可惜了。
皇宫之中,李氏皇后哭丧着拉着李乾顺的衣物:“大王,臣妾想活。”
李乾顺唉声叹气:“外面有十万人马。”
那皇后低声道:“就算是十万人,臣妾也想活。”
李乾顺仰天流泪:“那十万人过了,十万马呢?”(开个玩笑,宋庭此次征伐,骑兵不过一万。)
最后,皇后衣衫不整的自缢在宫中。当然,再另外一座宫殿的皇帝衣着整齐,皇后那最有一次,恐怕不是他了。
人性就是这么丑恶,临死前,总有侍卫觉得自己赔上了性命,亏大了,整个后宫几乎没几女能幸免。哪怕是长得不行的宫女。
张俊进入皇宫大殿,其他士兵都去抬宫中财务,或者寻找女人去了,张俊却来到了这座皇宫。
李乾顺正坐在龙椅上,淡笑道:“我一生都没有做错,宋国还是对我夏国下手了。”
张俊手中长枪,挽到了背后,负背双手及长枪道:“每年八十万压岁钱养了一头畜生。”
李乾顺没有多说,不置可否。看着张俊,问道:“如今宋过能比夏国多苟延几年?”
张俊冷冽的眸子盯着李乾顺道:“多一年,是一年。”
李乾顺哈哈大笑:“想我戎马一生,没想到今日要死在一个小辈手中。”
此时的李乾顺不过四十一岁,但是其少年时代就亲自领兵打仗,算是比张俊高一倍。
张俊年幼时,是个土匪,十二岁之时就让整个马贼帮都惧怕他,十三岁的张俊成为了那一伙贼人的大头目(史实)。年幼的张俊不再满足于做个土匪,抢,劫一下商队或者是蛮人的生活,随即投入了军队。
在军中,平日自己磨炼武艺的张俊终于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学习到了高深的武艺。
十七岁开始,张俊便参加了自己人身中的第一次征伐西夏。转眼过去二十年,又是一次攻打西夏。
这一次,张俊告诉自己,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攻打西夏了。因为,这将是西夏的最后一年。
张俊听到那戎马一生四个字时哈哈大笑:“你能算做戎马一生?天下间,只有几个人能做我的对手,你,不过是个耍杂耍的罢了。”
李乾顺微笑的面庞变得冷冽了:“成王败寇,霸王也死在了乌江边,我也要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