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后,吕姬皓重提旧事,然后带着三百亲卫直奔太原。
南京城中,方天定开始整理包裹,北方战事诡异,方天定不得不小心。随即决定,立刻出发,镇守真定府。
方腊放下国事,到了东宫,找方天定谈了很久,最后方天定决定,带着赵敏一起去真定府。
方腊也不是为了其他,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你要强求还是个半大小孩儿的方毫给他生个孙子,当然不现实。
所以只有方天定了。
方齐,只是第三代的第一个男丁而已,方家总不能只有一个男丁吧。
而直到此时,方天定才想起,江家王家的托付。
方毫如今在北疆驻军,只是孤身一人,王妃也没有跟着去,着实不太好。
作为戍边的将军,方天定当然知道戍边的军人都是过的怎样的生活,哪怕他们是将军。
七百背峞军与方天定一道出发,由于赵敏不会骑马,也不适合长时间骑马,所以背峞军中有了一辆马车,走的稍慢。
一千背峞军,数量从来不变,除去代统领,总共就九百九十九人。
七百人一直跟随着方天定,剩下的三百人,被方天定派了几次任务,最后留在了开封,暂时作为方杰的亲卫。
让方天定觉得同病相怜的是,方杰的妻子带着女儿在年初便一起去了开封。
算一算时间,方杰的女儿竟然已经三岁了。
方天定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看见方毫时,方毫也就三岁,方杰不过七岁。晃眼之间,自己竟然已经二十六七了。
1126年,这个年份让方天定很是担心,这么久之后,方天定已经忘了推算公元纪年了,直到年关,再一次推算时,才想起,如今,就是1126年。
加之金兀术南下,真的是不得不让人担心其中的诡异。
历史难道依旧会重演?谁都不知道历史的走向,方天定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改变固有的东西,让这个天下,更安生。
车队一路北上,直到真定。
方毫看着远处坐落的城池,如同山间云里,北去是无边北漠,而此地,却是山间谷地。
虽说是谷地,却不如说是小平原。
远处城外分明站着很多人。
方天定的目力多好,一眼便看出了那个为首的银甲金甲将军。不知为何,这让方天定想起了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黄金圣甲,盖世英雄。
而远处,方毫所在之处,一眼看过来,方天定那匹大黑马也太过显眼。
虽然不是战马,但是这批黑马实在太过神骏,方天定决心,把它训练做战马,并且要亲自训练。
方天定的队伍缓缓前进。直到真的看得清城门外的一切。
相聚三丈,方毫单膝跪地:“拜见大元帅。”
方毫跪地,在场的兵卒将军当然也只能跪地。
而在场很多围观的百姓也跪地了,他们跪的不是大元帅,而是保护帝国的战神。
当然,百姓们是双膝跪地,兵卒们是单膝跪地。
方天定翻身下马,扶起方毫,照着胸口擂了一拳,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一年多没见,壮实了不少啊。”
此时,赵敏的车子也停了下来,方天定掀开帘子,拉下了初为人妇的赵敏。
方毫站在一边:“大哥,听说你又成亲了,这是嫂子么?给嫂子见安了。”
赵敏微微屈膝:“见过小王爷。”
方天定哈哈大笑:“你小子,对了,我已经给父王提起过了,给你找一门亲事。”
方毫苦笑道:“没这个必要吧。”
方天定哈哈大笑:“怎么没这个必要,要不是父王揽着,母后非给你找五六七八个妃子不可。”
当方毫起身时,在场的兵卒都已经起身了,但是百姓却都还跪着,方天定拱手道:“乡亲们都起来吧,真是折煞小王了,小王可受不起如此大礼。”
一位跪地的老儒生抬头道:“大元帅您,震慑胡人不敢南下,如今宋国正经受战事,而我大魏国却没有事,难道还受不起我等一拜?”
方天定笑着扶起了老儒生:“你是饱学之士,自然知道跪我是不合礼数的。”
跪拜礼一般是对君王,或是小官对于大官才行的礼数,比如方毫拜方天定,便是合理的。
那儒生却恭敬道:“尊重,是对于德高望重之士必要的礼数,大元帅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却保护黎民不受贪官侵害,不受外敌侵扰的大德之士,如何受不起我等尊重。”
方天定才有些愕然,原来,这六年来的一切,还是有人记得的,当一个人的功绩受人尊敬,被人铭记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恐怕是天下最满足的感觉。
方天定才再次郑重道:“天下兴亡,王朝更替,不管是哪一代的官吏都有贪,腐之辈有奸诈之徒,我方天定能做的,只能是让我大魏国国土之上,尽量少出现贪,腐,让大魏国之外的敌人,不能攻击我大魏,让我大魏兴盛。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是我被应为之事。我名为方天定,便是看不得天下动荡。若是有能人志士觉得我做的对,可以参加我大魏军队,也可以直接投书于我,自表才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之者,喂为为之。不为之,不言之。言之,则行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