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39_引弓【完结】(261)

  “为什么总是广州,广东快有英国大了,有很多战略要点可以夺取,也值得夺取。”

  “别的地方,英国人夺去没用,他就算动用一万人来,也站不住脚。只有广州,这个商贸港,英国人可以得到现实的利益。”

  “夺取广东作为殖民地呢?”

  “短期来看是不可能的,”肯尼夫接口说,“英国人在阿富汗还在打仗,非常的艰苦,而发展和巩固一个殖民地需要巨大的成本,即使在北美,就在密西西比河边上,我们美国人要巩固和控制印第安人的地盘,也有些手忙脚乱,何况英国人要航行一万英里以上,才能到达广东。”

  “目前,唯一值得我们保卫的就是广州城。”楚剑功定调子。

  李颖修突然疑惑的问:“到底广州有什么值得我们保卫的?大清衙门?行商?洋商?”

  大家听了都一愣。大清各个衙门不必说了,在座的五个人,三个是外国人:革命杰肯、民主范中流和天命自由的肯尼夫,至于楚剑功和李颖修,对大清朝廷的态度,还是不说为妙。

  行商和洋商?战火一起,只怕他们跑得最快,留下来的都是有胆识的投机者,的确没有为之而战的必要。

  “藩库,”楚剑功倒是想到了广州的要害,“藩库,还有府库,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的各种账册。”

  “一旦英军在广东其他地方登陆,而兵力又超过6000人的话,我们就控制各个督抚衙门,占领藩库,开始组织撤退。”

  “组织撤退是一种复杂的战术行动。”肯尼夫说,“如果真的准备战略撤退,那么现在就要开始着手,指定详细的计划方案,谁控制广州城,谁负责疏散民众,谁押运物资,撤退到什么地方,如何阻击英军,都要安排。”

  “这件事,肯尼夫,你和张兴培来做,我再给你找个翻译。话说回来,你要尽快学习中文了。”

  事情就此议定。

  李颖修等其他几人都出去了,对楚剑功说:“说到藩库,我倒是一直在查一个事情,在英军第一次入侵前,虎门整修,以及朱雀军练兵,花费大概在七十万两上下,可据说藩库掏了两百万两白银,真狠哪。”

  “谁干的,琦善?”

  “不是,我估计可能是藩台,或者他手下的人物,到底如何,还要查一查藩库的账目。”

  “我和你都没有这个权力,向怡良禀报吗?”

  “不,我并不想帮大清国挽回损失。而且,广东富庶啊,每年关税、盐税、茶税、粮税、漕税,所谓五子开花,这五大项收入都会落到藩库里面。”

  “所以你想……”

  “通商洋务善后使,不如改叫通商洋务布政使,我来兼这个藩台。”

  “也就是要把现任的藩台整倒,然后还不能让朝廷派别的人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职位搞成烫手山芋,别的人都不敢接手,然后我再勇于任事。”

  “清廷目前最头疼的,就是沾‘洋’字边的。”楚剑功接着说。

  “藩台又是管钱的,钱、洋务……嗯,我似乎有点想法了。”

  “让藩台变成汉奸?嗯,清奸。好主意。”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何况他本身也不干净。”

  “既然有了想法,那么,如何着手呢?”

  “范中流一直有个提议,你知道吗?”

  “大南洋铁壁。东起福建厦门,西到广西北海,在包括岛屿在内的3300公里海岸线上,建成庞大的要塞群,所谓北有长城,南有铁壁。”

  “的确是宏大的计划啊,这样的要塞群用来干嘛?”

  “要塞群嘛,无非前沿预警,守备和防御,按范中流的话说,这个要塞群建成以后,英国人要么在要塞前面把血流尽,要么绕道浙江或者越南,才能进攻广东。”

  “大南洋铁壁要多少银子啊。只怕英国人还没来,广东自己就把血流尽了。”

  “你写个行文,请巡抚大人找藩台要钱,看他给是不给。”

  “无论他给不给,清奸也是做定了。”

  呼唤收藏、红票

  正文 9 璞鼎查到达印度

  更新时间:2010-10-15 9:37:59 本章字数:2211

  2月1日

  印度,加尔各答,威廉堡。

  高高的米字旗俯瞰着整个加尔各答湾,码头上集结着军乐队和各色印度殖民当局的大人物。

  一艘蒸汽船慢慢靠岸了,舱门打开,各色乘客陆续下船,这时,从舱房里走出一个人来,身着白色的海军制服,海军少将的军衔闪闪发亮。

  码头上迎接的人群看到了他,开始欢呼起来,军乐队开始奏乐。

  “欢迎你,璞鼎查爵士,我们的传奇英雄。”

  这个人,正是英国新任的远东全权代表璞鼎查,他12月中旬从英国出发,横越地中海,然后走陆路通过埃及,在红海上船,只用了43天时间,就跨过了大半个地球,到达印度,比琦善从京城到广州的时间还短。

  璞鼎查下船伊始,便回绝了所有社交应酬,开始全心准备对清国的战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