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39_引弓【完结】(562)

  但李鸿章一算,七营才九千人马,相较于匪共、神机军、太平军,那是太少太少了。所以,他就在安庆和周边的县城,摆开了招兵的架势。

  今天,他亲自在招兵点看着,突然见一条乡农,五短身材,反穿着夹袄,牵着条瘦狗,来到招兵点前,问道:“当兵,开饷么?”

  “开,没听见吗,咱们税警团管着收税呢。”

  “那我就当兵。”

  “这你的狗怎么办啊。”

  “请招兵的总爷打打牙祭,给兄弟我留一条狗腿。”

  “嘿,还有这样送狗肉上门的。”

  李鸿章也觉得奇怪,就走到正面去看,见这乡农脸上脏兮兮的,但仔细一瞧,他不过十几岁年纪。

  “你多大?小哥。”

  “这位大人过问,我十六,不,十七了。”

  “哪年生?”

  “道光九年生。”

  “那你实岁明明才十五嘛。回去吧,太小了。”

  边上有人叫:“回去吃奶吧。”

  “大人,我没爹没妈,你给我口饭吃,就是我亲爹。”

  李鸿章一皱眉,心想:“没父母管教,不是好人家。”他正在犹豫,那少年突然跪下:“我程学启给您磕头啦。大人,收下我把,我可能打了。”

  “那,你就跟在我身边吧,我正缺个伴当。”

  李鸿章并不需要老呆在招兵点,他带着程学启,回到借住巡抚衙门,问道:“你真没家了?哪人啊?”

  “桐城南乡人,爹妈死了,我也不会种地,家业都被我败光了。”

  “实话实说,是个老实人。为什么要当兵?就为一口饭?”

  “喜欢当兵,喜欢打仗。”

  “会打仗吗?知道怎么打仗吗?”

  “三句话,爱兵如子,挥金如土,杀人如草。就能打胜仗。”

  “有点意思。你先去洗个澡,换身干净衣裳,给我做伴当。”

  等陈学启被家人带下去,李鸿章又把三弟鹤章叫来:“老鹤,咱们定的军械所的机器到上海没有?”

  “还真就来了。胡林翼来信,寻到一个叫做马格里的洋人,能贩卖机器。”说着,李鹤章把胡林翼的信递过来。

  “敝处顷购有西人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旋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之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这是一套制作开花炮弹的洋汽炉,另外已经派去上海的鲍比霍顿认为中国土产的内地泥炉也可以用来应急:

  “至于内地泥炉,以及锉磨螺旋器皿,每套不过数百金。分别负责。每炉约需工匠50—60名。一局每日可开数炉,每炉可得炮子50—60个,工紧时日可得炮子300余个。工匠需300余人。匠目每月工资20元至30元,散匠5—6元至10余元。所出大小炸弹每月约有6000—7000个,大小炸炮可得6—7尊。铜帽及铜自来火引门,均可仿制。所制产品价比购买便宜甚多,质虽不及洋货之精,但略可使用。”

  “那一套洋机器,加上几套内地泥炉,就这么开张了?”李鸿章自言自语。

  李鹤章却以为是在问自己,便道:“要运来安庆,只怕不好办,发匪占了镇江。”

  “不用到安庆来,就放在上海,靠近洋人,也好随时就教。”李鸿章一句话,就把上海洋炮局的事情定下来了。

  随后,他把丁日昌叫进来,给他一封手令,让丁日昌前往上海主持洋炮局,如有机会,争取“觅购机器,自造洋枪洋炮。于就近海口,访有洋人出售铁厂机器,确实查验,议价定买,可以立时兴造,进退之权既得自操,尺寸之功均获实际。”

  ——丁日昌后来找到了设在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工厂。该厂为洋人在上海较大的一座机器厂,设备也较先进齐全。李鸿章说:“此项外国铁厂机器,觅购甚难,机会尤不可失”,饬丁氏迅速定议。丁日昌集资400000两,买下了旗记铁厂。另有其他物件如铜、铁、木料等作价20000两。故实际是化了420000两银子。连同上海洋炮局迁至高昌庙——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这时候,外边急匆匆走来了一人,原来是李鸿章的族弟李胜。李胜走过来说:“老大人来信。”指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

  李鸿章取信一览,说道:“座师至仕,要回苏南老家,父亲令我沿途妥为照料。”他所说的“座师”,就是刚刚至仕的大学士潘世恩。潘世恩是李文安和曾国藩那一届科举的同考官,李文安以师礼视之。而李鸿章也拜在潘世恩门下。

  李鸿章紧接着说:“这件事要办好了,仔细商量商量。”潘世恩出生徽商,又为苏州世家。正是大可借助的力量。

  李鸿章在这边想着怎么借助老中堂的力量,而在安庆团练王须水的家中,李鸿章的两个结拜兄弟也在商量着事情。

  “二哥,肃大帅给名义让二哥扩军,这可确实。”

  “这有什么好骗你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