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季尘的话像是一道闪电,顷刻间照亮了华蘅芳和徐建寅的思想,这是机枪的一种发展方向,只要按照那种方向去研究,无论时间长短,相信总有成功的一天。
只是华蘅芳和徐建寅都是科学家,不像是政治家,在没有得出确切的结果之前,他们还是比较谨慎的,华蘅芳沉声说道:“魏将军,你提出的这个想法可能是以后机枪的发展方向,短时间内,我们还不能给出结论,不过,我一定会组织我们兵工厂内的技师,尽快将这个想法付诸实现。”
魏季尘见华蘅芳形容枯槁,双颊内陷,黑眼圈严重,知道他这些日子来为兵工厂之事甚是操劳,想到他偌大的年纪了,自己还让他出来做事,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便恳切的说道:“轻机枪只是我提出来的一个设想,不用急于实现,您老还是好好休息一下。”
华蘅芳老怀大慰,笑着开心道:“多谢魏将军关心,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而且有魏将军你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我们自当奋起直追,以求尽快赶上洋人的技术。”
徐建寅也点头附和道:“洋人的技术一日千里,我们唯有以勤补拙,缩小距离了。”
这两人不但对枪械有研究,还是轮船和飞艇设计工程师,轮船现在暂时放在一边,魏季尘想到一战的时候,齐柏林飞艇跨越英吉利海峡,在英国本土投下无数炸弹,不由又起了心思。
现在的氢气球主要是用来侦察和测绘用的,中法战争的时候,即便氢气球不是十分的稳定,法国人也凭借着氢气球的便利,时刻观察着中方的军队调动情况,从而占了不少的先机。
让人欣慰的是,法国侦查用的氢气球被中国军队缴获了一艘,当然,他们是自己失事的,后面这架已经损坏的氢气球被运送到了天津武备学堂,华蘅芳就根据这种行军瞭望气球仿制了一具,现在不如叫他再做出一具出来,说不定系统中的空军就这样出来了。
刚想到自己方才还让人家华蘅芳休息一下,现在有把如此重任交给他,魏季尘脸上不由微微发烫,这都是没有人才惹的祸啊。
好在现在兵工厂内的技师、工程师身边都带着三、四位学徒,而且还设置了工艺学堂,魏季尘心中才略感欣慰,人才还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而且这种制度有点像是后世的导师制度,只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太过稀少。
一些中等的人才还是要在大学中培养才行啊,开办一个大学,还是先让京师大学堂弄起来再说吧,否则自己这么多新政措施,恐怕一些有心人会指三道四了。
“华老,还有一件事估计要麻烦您老了。”魏季尘想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的继续说道:“就是,你看能不能够在研究出一具氢气球来,小子觉得这个东西在军事上面很有用途。”
“氢气球?”华蘅芳笑着打趣道:“看来魏将军不把老夫的脑袋挖空是不罢休的啊。”
接着他才不慌不忙的说道:“氢气球老夫以前仿照法国人的设计制造过一具,设计图纸都还在,这个应该不费多少时间,只是估计要在天津机器局去制造了。”
魏季尘大喜道:“那就拜托华老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插手义和团
海城城外约20公里处,这是一处四面环山的深谷,深谷内,一处山体被开凿出一个巨大的山洞来,这里就是a部队的总基地。
魏季尘坐在山洞里面的一个小石室中,旁边站着猛子以及3号等几名情报总负责人员。
a部队现在发展迅速,如今已经经过了细化。
首先a部队有编外人员和编内人员,像是赵秉钧等人原本就是属于编外人员,但是他现在已经因功升至了编内人员。
至于赵秉钧手下的那群士兵,连编外人员都算不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a部队的存在,充其量只能算是外围人员,外围人员如果很出色,由编外人员的推荐,经过重重考验之后,能够吸收入编外人员。
这是从地位上来区分的,从职能上面区分的话,又分为间谍人员和特战部队。
像是赵秉钧和霍元甲等人就属于间谍人员,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外号,称之为鹰眼,像鹰一样遨游大地,一双眼睛锐利的注视着下方发生的事情,一旦发现目标,便飞速俯身而下,发起进攻,他们是独孤的,是高傲的。
特战部队称之为风暴部队,在战场之上,风暴部队就是一把利刃,他们以渗透战术,利用对方防御的间隙和接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
风暴部队在突破无人区的时候可以交替掩护,并绕过敌军火力支撑点,迅速通过敌军防御部队的间歇突破到敌军纵深,切断敌军通讯。而后大部队才发起攻击。
在这种战术中,风暴部队要突破敌军防线并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作战,因此他们的装备和战术都与一般的步兵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风暴部队里有前进控制官,他的作用是使用信号弹指示目标,同本方炮兵进行密切联络,不再按照既定时间表而是实际需要为风暴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此外,风暴部队除了战斗部队和协调官以外,还有工兵,基本的后勤医疗单位,以及通讯部队,实质上他们就是一支支袖珍的合成部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