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人石向周恩来一一介绍了陈绍宽、林树庆和薛岳后,说:“周将军今天光临,一定有关于武汉会战的高见赐教。”
周恩来忧心呈露地说:“高见不敢,忧心颇有,愿意贡一得愚见。”
蒋介石和众将领相视了瞥一眼,说:“请周将军直言相告。”
周恩来诚恳地说:“委员长,保卫武汉以硬拼兵力的战法十分危险。历史上明朝覆亡在军事上的教训,就是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最后是军队打光,政权灭亡。”
陈绍宽和林树庆会心地相递眼神,佩服周恩来的慧眼独到,海军舰艇损失贻尽,正是硬拼的结果。
薛岳笔挺地坐着,他在黄埔军校读书聆听周恩来训示的时候,就是这种一心相与的神情。
周恩来继续说道:“日军要速战速决,我则应立足持久;敌人要占领武汉,我则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我窃以为只可以用目前我军兵力的各三分之一,与日军对峙、转入敌后和撤到后方,并且不排除在必要时放弃武汉。”
周恩来的坦诚意见中显示出精辟,切中武汉会战中的利弊,说中了蒋介石内心深处的忧虑,拨开了陈绍宽、林树庆及薛岳用兵的羁绊。
蒋介石对慨然援手的周恩来说:“我会立即考虑将军的意见的。”
送周恩来出门时,蒋介石紧握周恩来的手说:“欢迎将军常来谈谈,不过我这里只有清水一杯噢!”
周恩来微笑道:“清水可以煮咖啡,蒋夫人的咖啡煮得地道极了,让我想起我在巴黎左岸喝咖啡的时光。”
陪同送客的第一夫人听了美滋滋地说:“欢迎将军再来喝咖啡。”
“一定,一定。”周恩来登车离去,给众将领的心田疏浚了一条河道,让水流顺畅地淌过去。
嗣后,蒋介石马上召集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徐永昌、陈绍宽、薛岳等高级将领开会,要求两个战区以原有兵力的百分之六十进行消耗作战,另百分之四十撤到二线作为持久作战的基础。
蒋介石采纳了周恩来的意见向将领们强调:“不到于我有力的地区,不要与敌人决战。要把武汉战场变成一个大泥潭,让倭寇深深陷进去,将敌人拖垮,然后消灭!”
根据蒋介石的布署,陈诚将江南数十万大军重新做了调整,将主力集结于鄱阳湖西侧水网泥沼地带和庐山地区,准备利用这些能够抵消敌人装备优势条件的地势拖垮和消灭敌人。
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将军,也确定了第5战区“在大别山南北两面险要地区阻敌,诱敌于对我有利地带歼灭,确保长江北岸”的作战方针。
薛岳将军已从周恩来的用兵意见中得到了启发,再听了蒋介石的决策,产生了一种杀敌至果的快感,一个大胆的歼敌计划在他的心中渐渐酝酿成熟了。“以不变应万变”,这是蒋介石当黄埔军校校长时,留给薛岳的一句格言,现在他要纵横捭阖了。
这正是陈宜书见到薛岳时候的威势,薛岳愤书“雪耻”二字,正表现了他在大敌当前,决不屈辱揖让的大义与怔忡。
但是将军有疾,聪明的陈宜书已经看出来了。
陈宜书站在薛岳的中日双方态势的沙盘前盘桓已久,审视良久后说:“长官手中没有多余的车皮,我能理解。如果我能帮长官省出运兵的车皮,又有利于长官歼敌的用兵,长官肯不肯拨一节车皮给我?”
薛岳说:“有如此两全其美的良策,我何乐而不为?不过夫人不要指望我与令尊稔熟,而会徇私。”
陈宜书认认真真地研读着沙盘上隐藏的奥秘。
九江已经失守。日军波田支队在海空强大军事优势的配合下由长江水路,敌106师团由陆路,合击九江。我军素质显然不敌专善热带作战的波田支队,波田支队在哗哗大水中强行登陆成功,楔入九江城。我守军与之展开激烈巷战,双方在城中混战了一天一夜,互有惨重伤亡,满城泥水浸泡的已分不清是哪方尸体。
蒋介石和陈诚对九江失守好像早已料到,并没有追究负责九江防守的第9战区第2兵团司令张发奎的责任。他们早已布置好下一步棋,将日军诱入九江附近的庐山地区复杂险恶的地势之中予以歼灭之。
傲气冲天的日军见江南防线的门户九江被打开,敌101、106师团乘胜紧追着撤退的中国军队而来。我军按计划退至庐山两侧及南昌至九江的南浔铁路线,消失在重重叠叠的高山密林之中。
薛岳将7个军的兵力摆在南浔路旁的崇山峻岭中,单等日军上钩。
薛岳大军的西面是白云山高地,东面是庐山的西麓,南面是博阳河以北的山地,中间的马回岭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沙河镇至马回岭铁道沿线地势比较平坦,这是一个天赐的歼敌战场。
陈宜书看出了薛岳的庙算,说:“运筹帷幄,自古是上将风度。”
薛岳笑问:“看出端倪了?”
陈宜书说:“家父从前常在马尾海军学校讲课,我经常跟去傍听,略知一二运兵之道。家父曾经跟学生们讲过三国诸葛孔明巧布八卦阵的战例,我看这沙河镇至马回岭地势与孔明摆八卦阵的地势有异曲同工相似之处,长官不妨也布下八卦阵歼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