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沪生挣扎着跑过去,用右手拉起郑安芳,用力摇晃道:“活着吗?活着吗?”
郑安芳抬起粘满泥土的眼皮,深情地看着他,嗫嚅道:“活着,活着等你来追求……”
五爷跑过来大叫:“一对傻瓜!快走!快走!”然后搀扶着受伤的李沪生,和跌跌晃晃的郑安芳逃出行辕大营。
这时,荣宝率着数千的绿营兵赶到了,向溃散的同志军开始了灭绝性的围剿,实力悬殊的较量,终使同志军一败涂地,由周友梅率领着怆皇地逃出重庆城。
5
在浓浓夜色的掩护下,一条木船无声地沿着长江从重庆向下游的汉口漂去。
木船着坐着五爷、郑安芳、受伤的李沪生、陈定琴以及七个敢死队的学生。他们是在周友梅的安排下启程避难的。重庆城内的同志军已经全部转入乡下避战,蛰伏着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
长江上,渔火明灭,映照着那点点雨花,如霜如絮,如梦如烟。苍穹如墨洗,乌云当空压,两岸峭壁,嵯峨重重,压得躺在船舱中的这一群同盟会会员心头沉甸,情绪低落。只有李沪生因伤口感染发烧而发出的呻吟,才证明他们仍旧活着。
郑安芳靠在船桅上坐着,心里在暗暗憎恨食言的陈定剑。他曾经保证不让编遣舰队向同志军开炮,岂料同志军死在炮火下不计其数。因此,陈定剑的英雄形象在她的心墙上被血水慢慢剥蚀了。
郑安芳不知道,编遣舰队开炮后,被萨镇冰下令调回上海。但是铁祥因为镇压同志军有功,被重新任命为巡洋舰“海星”号的管带,而陈定剑因为偏袒同志军,怯战抗命,撤去署理,降为“海星”号的帮带。而其他抗命不开炮的“江”字号浅水炮舰的管带也都受到严厉申斥。
郑安芳也不知道,在他们撤离之后,四川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四川同志军大举起义,兴兵上百万,与清军相互杀伐,愈东愈惨,愈惨愈杀。一九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吴玉章、王天杰等同盟会员,率同志军六万人,成立荣县军政府,宣布荣县独立。他们的纲领,正是同盟会的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荣县的独立,开创全国独立之先河,时间上早于辛亥革命。
郑安芳更不知道,荣县独立后,清廷非常慌张,急速下令调动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陕西、广东的新军入川会剿。但是由于清廷百孔千疮,皇族内阁指挥失灵,最终只有贵州、湖南和湖北的部分新军入川。
正是由于湖北大批新军入川,才导致武汉的清廷的控制网被撕开了一条大裂口!
现在,在长江上沿江蜿蜒而下的郑安芳乘坐的木帆船正鼓着风帆向这条大裂口驶去,历史注定要将大任降临到他们嬴弱、受伤而坚强的肩膀上。
第二十五章(1)
更新时间 2012-05-23 17:54:57字数 5256
25章
1
木帆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达武昌后,一位新军的排长蔡继武来迎接五爷、郑安芳、陈定琴和李沪生他们敢死队学生,先将李沪生送进俄国租界的医院疗伤,又安排五爷他们在同腽会中部总会设在琥昌的秘密据点安顿下来。
蔡继武是湖北共进会的秘密会员,负责与同盟会中部总会联络,也是湖北新军工程八营的排长。新军的编制,分军、镇、协、标、营、队、排、棚,分别相当于后来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镇一级的长官称“统制”、协称“协统”、标称“标统”、营称“管带”队称“队官”、排称“排长”、棚称“正目”。蔡继武喜孜孜地告诉五爷他们:
“你们来得正好,湖北的两大革命党组织,共进会和文学社已经在你们黄兴部长的协调下正式开会合并了,以后统称‘武昌革命党人’。”
五爷一听,兴奋地说:“好哇,今后可是老鼠抬母猪,大干了!”
蔡继武说:“我们不比你们同盟会只注重在会党和学生中下功夫,我们是专门在新军中搞运动,叫‘抬营主义’,卓有效果。”
陈定琴问:“什么叫‘抬营主义’?”
蔡继武说:“号召会党,运动军队,是我们共进会的基本宗旨。我们的领导人叫孙武,一向行事缜密,在新军中搞宣传,将新军中一营一营,一标一标,一队一队,逐步连锅地端到革命党一方,最后肯定取得起义成功,这就是共进会著名的‘抬营主义’。”
郑安芳羡慕地说:“这办法比我们同盟会来得实际有效。眼下‘抬’了多少人马了?”
蔡继武警说:“单单进会在新军中就抬了一千五百多人。”
五爷问:“那文学社呢?”
蔡继武说:“听说在新军中抬了三千多人。”
郑安芳惊讶得瞪了眼睛,说:“天哪,总共有四千五百多人?比起我们同盟会每次起义只有上百人来比,简直是阔绰多了!”
蔡继武兴奋地算了一笔账,说:“湖北的新军统共只有三十八镇和二十一混成协,共有官兵一万六千人左右,被派往四川镇压‘保路同志军’以外,只剩下八千多人。这八千人当中,纯粹革命党的确,还有两千多;同情革命的,有四千多;不一条心的,只有一千多人,其余的属于摇摆分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