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贺兰山下_上郡人【完结】(20)

  章晓宇走进书房,兴奋地喊了一声:“爷爷,您在看报纸啊!”说着,站在祖父身边,扯了扯祖父的袖口,手指向房间外面指了指,章泰北会意地一笑,知道自己的长孙又有事情要和自己说了。

  章泰北站起身来,微笑着说:“晓宇啊,爷爷回卧室换件衣服,咱们就出去,啊!”说完后走进了对面的卧室里。

  两分钟后,章泰北穿着一件黑色呢子大衣来到了客厅,拉着章晓宇的手对厨房里干活的张慧兰说:“我和晓宇出去散散步,晚饭加个菜啊!”

  张慧兰探出头来笑着说:“看你们爷俩神神秘秘的,早去早回啊。”

  驼城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山西、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位于毛乌苏沙漠边缘,气候干燥,春秋两季风沙较多,市区建设规模不大,居民住房主要以四合院居多,破旧的城墙把城市的四周围了起来,素有“小北京”之称。驼城市因“南塔北台、六楼骑街”和白云山、红石峡、李自成行宫等众多的文物古迹闻名于西北地区,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章晓宇搀扶着祖父章泰北来到紧挨地区体育场的“莲花池”公园。这是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市区内唯一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地方,因夏天盛开满园莲花而得名。公园里的柳树还没有发芽,光秃秃的柳枝随风轻轻摆动着,夏天盛开莲花的水池仍然结着一层薄冰,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在追逐打闹,不时传来母亲的嗔怪声。

  章晓宇一边陪着祖父在公园的小路上漫步,一边说起了自己想去当兵的事情。章泰北解放前曾在驻守驼城的国民党旧军队里当过兵,1946年在和平解放驼城的斗争中,因参加“驼城和平解放促进会”,差点被国民党驻军抓去活埋。解放后,章泰北致力于驼城地区的轻纺工业筹建工作,生育五个儿子,发妻早逝。十年“文革”期间,因解放前曾经参加国民党“三清团”,而被扣上了“国民党特务”的帽子,下放改造达七年之久,直到1985年才重新恢复了党籍。

  章泰北在路边停了下来,慈爱地望着自己最喜爱的长孙:“现在是新社会了,国家搞改革开放也十多年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要有强大的国防做后盾,你想参军的事情爷爷支持你,同意你去,不要管你爸爸和叔叔们的意见。”

  章晓宇高兴地跳了起来,拉着章泰北的手说:“爷爷,还是您最疼我,最了解我。”

  章泰北笑着说:“别忙,别忙,爷爷的话还没说完呢!爷爷问你,你当兵的条件够了吗?”

  章晓宇拉着祖父的手:“条件刚好,人家部队上要的是197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年满18周岁以上,高中毕业生,我都够了。”

  章泰北笑了笑:“晓宇,既然你做好了当兵的准备,就要时刻记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要接受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你从小身体比较弱,当兵也是你人生中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

  章晓宇高兴地大喊起来:“我要当兵了,我要当兵了!”

  兴奋的声音穿过了空旷的公园上空。

  接到《入伍通知书》的那天上午,章晓宇独自一个人慢慢走向李静雯家里,准备向她父母亲辞行的同时,找个机会向李静雯道别。

  坐在窗前看书的李静雯隐约看见自家小院的大门被人推开,抬起头看清来人,不由地脸红心跳起来,急匆匆地站起来躲进了自己的卧室里。

  李静雯的母亲陈丽华心里一动,走到窗前一看,笑着打开房门:“是晓宇来了,快进来。”

  “阿姨好。”章晓宇心虚地看了一眼开门的陈丽华,赶紧陪着笑脸问好,几步走进了房间。

  “李叔叔好。”

  李静雯的父亲李国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听到问候声,扭过头来笑着回答:“好,好,是晓宇来了,快坐。有什么事吗?”

  章晓宇吞吞吐吐地说:“叔叔,阿姨,再过几天,我就要参军去宁夏银川了,我妈让我来告诉你们一声,我是来向你们道别的。”嘴里说着,眼睛一直盯着卧室的房门。

  陈丽华看着章晓宇心急火燎的样子,脸上不由地微微一笑:“晓宇,坐啊!静雯前些天就告诉我们你要当兵的事了。”

  此时,李静雯正躲在卧室的门后面,心里那个埋怨:章晓宇啊章晓宇,你这个笨蛋,为什么直接跑到家里来了。

  李国高兴地说:“这是件好事啊,部队能锻炼人,你不要放松文化学习,争取上军校深造,我和你阿姨也会感到脸上有光的”。

  章晓宇说了几句闲话,见李静雯始终不出来露面,有点失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叔叔阿姨,我先走了,等我过两年探家的时候我再来看望你们。”说完,又朝着卧室的门口深情地看了一眼,才转身走了。

  李静雯叹了口气,无奈地坐在床上,心里乱极了:自己跟章晓宇的恋爱关系还没有公开挑明,他现在当兵走了,该怎么跟爸妈开口说啊。

  这时,母亲陈丽华推开卧室门走了进来,直接坐在她身边问道:“小静,晓宇来咱们家,你怎么不出来见一见?”

  李静雯的脸一下变得通红:“妈,我和他只是一个学校的同学,见他做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