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日烽火录_唐戈【完结】(48)

  王守成刚刚淋了个澡,正在用毛巾擦拭着脸上、胳膊和身上的水,看见赵一曼和刘东辉推门进来,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王守成笑着说:“咱们一下子就弄了二十多条枪,加上原有的,足足有了四十条枪。咱们的游击队有了这么多的家伙,就不怕鬼子和汉奸了。”刘东辉高兴地在王守成的肩头捣了一全,笑着说:“守成,你们几个这回可真立了大功了。”王守成抬头看着窗外训练的游击队员们,“嘿嘿嘿”的憨笑着。

  赵一曼坐到炕沿上,望着窗外掠过的燕子,轻声说:“守成,你出手很重啊。”王守成笑着问:“咋的了?”赵一曼说:“那些哨所里的伪军,都是咱中国人,有很多是迫于无奈,不得不做了伪军。”王守成生气了,大声说:“这些王八犊子,还配说是中国人吗?帮着日本鬼子祸害咱中国人,砍了他们我都不解气。当年马占山在江桥和鬼子打仗,张海鹏那个老王八蛋投降了鬼子不算,还帮着日本鬼子攻打中国的军队。这些汉奸,就会见风使舵,见一个就得砍一个,要不咱中国不是叫鬼子占的,是让这些混帐王八蛋送给人家的。”

  赵一曼想了向,还是说:“可是伪军中有许多当兵的还是不想投降给日本鬼子的,有时候,他们也是身不由己。”王守成端起洗脸盆,把脏水泼到院子里,回到屋内,大声说:“既然是爷们儿,就应该有点骨气。咋了?看见鬼子厉害,别人投降了,自己就得投降?要自己的命,就是活着像条狗也行,祸害自己人也行?这种人咱们就不应该再可怜他们。要我说,砍死一个少一个,鬼子也好打些。”

  赵一曼不再和王守成争辩,看了刘东辉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刘东辉站起身,庄严地说:“守成,根据你的实际表现,经过珠河区委的慎重研究,现决定批准你的申请。”王守成听到刘东辉宣布的这个通知,涨红了脸,双手搓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我、我……该说啥呀?”赵一曼和刘东辉相互看了一眼,笑了。刘东辉从上衣口袋了掏出一面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红旗,挂到墙上,举起右手,庄重地说:“守成,你和我宣誓。”王守成和刘东辉并排站好,也举起了右手,赵一曼站到王守成身旁。三个人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宣誓完毕,赵一曼严肃地说:“王守成同志,以后我们就彼此互称同志了。”王守成重复着陌生而又亲切的词语:“同志。”赵一曼点点头,说:“虽然咱们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可以预见,受到打击的敌人将更加凶残,报复也更加残酷,今后的斗争也将更加艰苦和险恶。现在,我宣布两条满洲省委的纪律:一,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与东北人民同患难,共生死,敌人在哪蹂躏我们的同胞,我们共产党人就在哪和人民一起与敌人抗战;二,不驱逐日寇,党内任何人不能提出离开东北的要求。谁提出这样的要求,谁就是恐惧动摇分子,就不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称号。”王守成听了这两条纪律,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哽咽着说:“共产党是真的抗日啊。请省委放心,我王守成跟定了共产党,不把日本鬼子赶尽杀绝,为被祸害死的中国人报仇,我王守成誓不为人!”赵一曼握住王守成的手,说:“王守成同志,党相信你一定会说到做到。”刘东辉也过来和王守成握了手,表示了祝贺。

  王守成和赵一曼、刘东辉走出了屋子,看着院外训练的游击队员们,王守成忽然有了庄严的感觉,在心里默默地说:“我王守成这辈子就跟定了共产党,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都对不起共产党这几个字。”

  游击队员们握着手里的枪支,精神抖擞,士气昂扬,赵一曼和王守成连着两天教授着游击中队员们枪支的使用要领。第三天早上,赵一曼又和王守成等人早早来到训练场地,二嘎子忽然背着个布包走过来,笑呵呵地问:“快入秋了,你们的炕洞子和炉子啥的让我修理修理吧,咱们都是老朋友,不要钱,供我些酒饭就行了。”王守成看着二嘎子的脸,晒得暗黑发红,就说:“二嘎子,要是外边获胜不好混,你还是回来参加游击队吧。”二嘎子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如今挺好的,帮人修理修理灶台、锅炉,给多少钱咱不计较,最起码能混些酒菜。我一个残废人,打打杀杀的也不成,这样我很知足了。”

  赵一曼说:“好啊,我屋里的炕这几天总往回炝烟,你帮我看看是不是堵了。”二嘎子笑着说:“行,这就去吗?”赵一曼领着二嘎子向自己住的老乡家走去,二嘎子说:“我为你们领来一个人。”赵一曼问:“谁呀?”二嘎子向站在屯子里土路旁的一人指了指,说:“就在那里。”那人走过来,说:“我叫黄铁成,是省委派来参加珠河游击队的。”赵一曼握住黄铁成的手,高兴地说:“欢迎欢迎,你路上辛苦了。”黄铁成也笑着说:“你们在这里坚持与残忍的敌人做斗争,更不容易啊。”

  三个人进了赵一曼的屋子。赵一曼倒了两碗水,递给黄铁成和二嘎子,三人坐到炕沿上。二嘎子端起碗,把一碗水喝了个干净,放下碗,说:“我还带来一个更重要的消息。”赵一曼问:“啥消息呀?”二嘎子说:“帽儿山的哨所被咱们端了,大概珠河的警备队已经向鬼子报告了,今天下午,有一小队鬼子要去那里巡查。”赵一曼急忙问:“鬼子有多少人?”二嘎子说:“二十多个吧。”赵一曼又问:“鬼子从哪里来?”二嘎子说:“从珠河出发,到帽儿山,必然要经过咱这里。”赵一曼双掌一拍,高兴地说:“好,咱们的游击队员都手痒痒了,也该参加实战,开开荤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