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_神剑武林客【完结】(206)

  上杉显景见孟昭德生气了,忙低声道歉,其实孟昭德刚刚二十九岁,上杉显景只比他小十五岁,做父子和做兄弟都说得过去,可上杉显景自幼不被父兄看好,过继给了谦信也不过享受了短暂的两三年好光景,谦信就因为他不似自己,武艺不行,而有意疏远,有了大哥景虎之后,这种情形更甚,上杉显景的心中是非常寂寞的,可自从孟昭德来了,他毫无私心,不但自己给上杉显景授课,更是将几个重臣都安排进来,各司其责,上杉显景对孟昭德执意要担当自己的师父已经非常感激,没料到他还如此用心,且平日里并非只授课,而是没事就把自己带在身边,给他讲各种故事,各种知识,还让他参赞孟家内部的会议,完全没有把这个小徒弟当外人,这让落寞的上杉显景深深的感激,真的就把孟昭德当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孟昭德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短短几年的相处和学习,上杉显景竟然成了他最大的拥趸,一生都无条件的支持孟家,为孟昭德日后奠定天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孟昭德生气,自然板着脸,上杉显景见了,不由做了个鬼脸,拉着孟昭德的手说道,“大师父,你还说有第三条,是什么啊。”孟昭德又哪里会真的和小孩子生气,见他做个鬼脸,自己噗嗤就笑了,他摇摇头道,“是师父太凶了,好了好了,第三条啊,就是将军殿下了,他现在被信长公流放到河内做个庶民,你说这里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机会没有啊?”上杉显景毕竟还太小,尊王攘夷或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他还不懂,于是摇了摇头,孟昭德知道他不懂,便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显景,让他读,显景接过信,朗声读道,“织田家长滨城城主羽柴秀吉谨拜孟昭德大人安好:大人前日来信已收到,获悉孟大人一切安好,秀吉不甚欣喜,随信送上大萝卜六根,是今年的,母亲自己种的,请孟大人尝尝鲜,”读到这,上杉显景抬起头来看着孟昭德,满脸疑惑的问道,“大师父,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啊,这个秀吉一点文化都没有。”孟昭德笑笑道,“显景啊,有的人学富五车可一辈子只能替人写字糊口,有的人一个字不认识却天生懂得驭人和打仗,这位秀吉大人就是后一种啊,你不要小瞧他,接着念。”上杉显景只好接着念道,“大人你在上杉家好不好,他们对你好不好,你教一个小娃娃读书有什么意思,可惜主公还不原谅你,上次酒宴还说你清高,故作狂妄,我本来想说说好话,让主公和你家大人说一声,让你重归三河,可大人在气头上,我不敢,实在对不起孟大人你,另外足利义昭的安置已经定了,直属的忍者众监视他,不过我看主公还是不放心,他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好,正胜和我说,他手下的人得知义昭又和毛利的人暗自通信了,主公知道但是没阻止,因为想和毛利开战却没有借口,可是现在开战好不好,主公也不知道,正在为难,若是孟大人有更好的法子,也替秀吉想想,义昭总是个隐患,盼回信。”

  读完之后,上杉显景将信交还给孟昭德,孟昭德笑笑道,“明白了吧,这位秀吉大人不简单啊,只有他还关心着义昭,天下此时还派忍者监视义昭的,除了信长就只有秀吉了,我问你,信上说的事情你怎么看,你要是处理,应该想个什么法子,”上杉显景想了想,然后迟疑的说道,“若是杀了他,那么二条御所陷落的时候就该杀,可信长公没这么做,徒儿以为这是不想天下人指责,可若是不杀,就一定要防止他再作乱,就该好好看起来,为什么不放到观音寺城或者岐阜城呢,河内国还是京都啊,还是义昭生活多年的地方,信长公把他放在这里是何用意。”

  孟昭德点了点头道,“好啊,这两个多月算是没有白教,你看问题透彻多了。你瞧瞧这封信吧。”说罢孟昭德又掏出一封信来,不过这有纸折,没有信封,估计是副本,上杉显景接过来打开,原来是明智光秀写给将军的效忠书,“明智光秀百拜将军殿下:近日听闻将军再次起兵讨伐叛逆,光秀心中不免担忧,前日兴义师,光秀曾奉劝将军,时机未到不可冒进,将军奈何一意孤行,光秀为保存实力,护幕府东山再起,于阪本城静待,并未出兵,请将军见谅。现信长对我深信不疑,将京都之事全数交付与我,我自待时机成熟,便宜行事,前信所述,将军若要社稷光复,需合天下三大利器,武田骑兵,上杉步卒,毛利水师,光秀惊闻信玄公身死,我等已痛失天下第一之骑兵,现在将军身居市野,正耳目孤陋之时,将军当抓住时机,先行与毛利联络,毛利一族,忠勇护主久矣,乃务必笼络之首,将军当谨慎为之,派可信之人亲往联络,以待时变。光秀字。”上杉显景读罢,倒抽了一口冷气,低声问道孟昭德,“这明智光秀原来一直心向将军啊,信长竟然还把他放在京都奉行的位置上,我明白了,信长故意让明智光秀看管将军,就是为了看光秀到底是真反还是假反。”

  孟昭德听罢哈哈大笑,竹中半兵卫也捂嘴不止,上杉显景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忙挠了挠头,思来想去也不得其解,孟昭德见状,忙命他把信件还来,方才小声解释道,“光秀对将军有情义,是因为他本性如此,并非要反信长,这封信是假的,是我写的,我让人特意放到二条御所去的,如果我所料不错,信长之所以让义昭留在河内国,是因为现在信件的原本就在信长手里,好徒儿,后半段你猜对了,信长怀疑明智光秀了。”上杉显景听罢似懂非懂,大师父为何要离间明智光秀和信长呢,他怎么知道一定能成呢,不过此时的显景还小,而且对织田信长和明智光秀这对主仆的个性,思维方式,还有关系都知之甚少,孟昭德一时还给他讲不明白,就没有赘言,而是接着说道,“我给秀吉的回信已经写好了,你听着,我念给你,你揣摩揣摩。”说罢从台案上拿起一张墨迹还没有干透的纸来,大声念道,“秀吉吾兄安好,弟孟昭德越后遥望百拜:羽柴家的萝卜名不虚传,很好吃,我一顿饭吃了三根,凉拌的和煮的,剩下三根,一根赏赐给了半兵卫,一根赏赐给了政文,一根赏赐给了惠隐院,他们都说好,感谢秀吉大人的母亲不辞辛苦,另外随信的疑难昭德有个办法,就是不知合不合信长公的心意。吾以为天下间此时还和信长公对抗的,只有石山本愿寺,武田家,和昭德所在的上杉家,本愿寺立信长公为佛敌,一生也不会罢战,武田家和清州同盟有父死之仇,比邻之恨,也必拼命到底,至于上杉家,谦信公乃天下闻名的豪杰忠义之士,早晚和美浓必有一战,吾以为原因有三,第一,武田信玄身死,谦信公发誓不再战甲信,如此省却了后方烦恼,他必全心上洛,第二,信长公罢黜将军,乃上佳之理由,谦信公一生标榜忠义,必会为将军撑腰,第三,加贺能登二国之乱久矣,各大名皆无力保全领土,一向一揆凶悍,多往越中等地蔓延,与其坐守防御,谦信公必在时机成熟之时出击,主动平定二国之乱,据为己有。此三理由,谦信公大军早晚要出越中,直插美浓。所以吾以为,与其让将军拉拢左右不定尚不知战或不战的毛利,不如让他投靠早晚要和织田一战的上杉,义昭目光短浅世人皆知,若是拉拢上杉可成,他必不再理会毛利,则信长公可无忧矣,且敌一国胜过敌两国也。请兄明鉴。盼复,孟昭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