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群穿三国之客蜀_亮府七哥【完结】(171)

  就在楚翰在车官城为陈斐费心的时候,成都,病了五个月的皇帝的妃子因病去世了,美人在宫中级别较低,但丧礼该有的还是有,成都倒是热闹了几天,以至于陈斐还是楚翰与晴儿送她登程的,至始至终,楚翰发现陈斐都没有去见过诸葛亮或者提过诸葛亮,饶是如此,楚翰也觉得这二人透着些许诡异,或者有着常人不知的交易存在。

  在五月初十送走了陈斐后,楚翰也懒得再去想这些想不通的事情了,他自己的烂摊子还一堆呢,他本想利用柳雪容控制了柳家从而控制酒业在经济上挤垮赵书,可天不如人愿,赵书的妹夫陈祗掌握了大汉商务部的职权,而他却不能再插手经济,只能任由这绿帽子屈辱的一直戴到现在。每当回家看到那个婴儿以及柳雪容,楚翰都恨不得将这两个人撕碎,更可恶的是,面对赵书的挑衅他却只能忍耐。所幸的是柳雪容现在在家中不敢那么猖狂,她怕楚翰恼了玉石俱焚,拼着自己的前程把自己与孩子还有情郎给告发了,那就万事皆休了,以至于赵书现在怨念经常见不得柳雪容,柳雪容也极少出府与那赵书偷情了。

  可不出去,不代表楚翰能忘记过去的屈辱,尤其是那个孩子的哭声每每都提醒着他那日洞房花烛夜的屈辱,身为一个穿越者被古人如此羞辱,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美人亡故,官员吊丧是难免的,成都很是热闹了几天,丧礼自有大鸿胪的人主持,因是夏收时节,丧礼从简,人们更多的还是关注田地里的收成,在此后一个月中,蜀中的官员都是忙忙碌碌的,夏日高温,火灾时有,楚翰负责的几个研究项目也曾出个一些小意外,这些都离不开他这个主负责人的调停,忙过了夏收就是秋种,炎热的夏日却要各处奔波,而就在蜀中上下一片忙碌的时候,七月初,自魏地传来一则消息让蜀汉举国震惊且兴奋:篡汉曹贼子桓于五月中驾崩,其子曹睿继位。

  伴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来,那些本来守在蜀魏交界线的将军们开始按捺不住,请战的折子如雪花一样飞来,蜀中政坛也因这个消息地震许久,不过与那些迫切要建功立业的将军们不同的是,蜀汉的官员只是表达了一下对曹丕身死的幸灾乐祸天理报应,而非嚷嚷着要请战。

  与此同时,自吴地传来的消息则是自今年四月开始江夏太守李四良便带军围攻江陵,直到现在依旧僵持,而孙权闻曹丕身死,正欲举全国之兵去攻魏国。

  魏吴龌龊不断,曹丕活着的时候没事就去打孙权,孙权忍耐了这么久,眼下曹丕死了,他的儿子继位,正是魏国朝堂动荡之际,孙权觉得这是机会,去报仇也是理所当然的。

  蜀汉的官员对东吴也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很乐意壁上观看这两个国家打来打去,顺带站在正统的高度上表示一下对这两个国家龌龊的口诛笔伐,日子么,依旧还是过自己的。

  也就是在这个上上下下飞唾沫星子的时间段,马谡来到了楚翰的府上,告诉了一件让楚翰心动的事。

  马谡说,“陛下有意纳贤人入宫,以贤弟看,云影与诸葛露二人,谁更合适?”

  第一句话楚翰就懵那里了,反应过来后,不禁心中苦笑,看来又是一桩利益婚姻,他试探的问,“她们二人的出身不好办,为何选她们二人?”

  “贤弟揣着明白装糊涂,”马谡摆手大笑,“其中利害,贤弟还不晓吗?”怕楚翰真理解不了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他说,“出身并不是问题,去岁杜姑娘嫁给乔公子,不就是借了都乡侯的名吗?而这次……”马谡意味深长,“丞相有意提拔贤弟。”

  后面这句话让楚翰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刘禅娶个政治利益的老婆,关他楚翰什么事儿呢?他疑问,“兄长这是何意?”

  “丞相有意以贤弟小妹之名将她们中一人送往宫中,这不是要重用贤弟,又是什么?”

  楚翰心里咯噔一下,略显急切的问,“为何如此急切?”

  马谡摇头,“非是迫切,此事已经搁置了几个月了,”顿了下,马谡道,“曹丕身死,丞相之志在北,当然要布局好成都之事。”

  这算是楚翰想要的答案了,按照他所猜想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诸葛亮常年在外,不布局好家里,怎么能放心的带人走呢?只是不知诸葛亮对他有什么安排?这般提拔,是要自己留在成都呢还是跟随大军北上?看来随着曹丕身死,真正的天下动荡又要开始了啊,这一次三个国家谁也避免不了,只是结局如何,已经积累了两年科技实力从不示人的蜀汉逐鹿中原之时,能否改变原有历史呢?

  114 家事国事 [本章字数:2228 最新更新时间:2012-10-10 20:25:06.0]

  ----------------------------------------------------

  在马谡提到云影与诸葛露两个人选时,楚翰就猜到他们有这个打算肯定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应该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察,才选出的这两个人,若让楚翰自己说,这两个人选也是极其合适的,只是因为晴儿问题,大多数人还是偏向云影,而楚翰也是因为诸葛亮待陈晴非同一般,投了小梦一票。马谡此来算是给楚翰透风,说通了这件事,二人又随便的闲聊了一下曹丕身死后的天下大势,以及蜀中的一些技术改革的成果。楚翰发现诸葛亮这人极其聪明,他用着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一些人的生活习惯给悄悄的改变,而不至于引起人的反感。对于一些新发明的推行,他不是利用官府的威信去强力推行,而是利用商务部的职能,用高利润来吸引大族主动来投资。没有人对钱反感,他们可能不喜欢一些统治者的政策,可他们对于利益却都是趋之若鹜,而诸葛亮现在则是单纯的追求国库的充盈,只是稍微的改革了一下税收与经济制度,此举非但没有触动大族利益,反而让大族谋取了巨大利益,与官府的关系更加亲密,反而更离不开官府提供的技术投资了。这手段极其高明,让大族心甘情愿的上套为他们卖力做事,当然,若是没有巨大的利润,那些大族又岂会甘愿任人驱驰。不管怎样,因为大汉商务部对蜀中的商业调节作用,致使蜀中经济相当繁荣,作坊林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