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群穿三国之客蜀_亮府七哥【完结】(191)

  这场逐鹿之战,结局如何楚翰并不能把握,不是说他对蜀汉已经改造了的经济、军事没有信心,而是他一直不放心石头,这个异数,不知道会做出什么逆天的事情来……

  三月末,耗子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魏国三路大军南下,要征讨孙权僭越之罪,领兵的为曹休司马懿以及李四良,得到这个消息后,诸葛亮果断让人去通知远在永安的李严相机行事,然后在四月初,他那一篇洋洋洒洒名扬万古的出师表呈在了刘禅的龙案前,对于年后一些官员官职的调动以及军队的活动,虽然朝堂诸公早有察觉,可没有想到一直要讨伐吴国的诸葛亮在魏国大举攻伐吴国的时候,他却去打魏国,这让人有些想不通,同为篡逆之贼,为何薄此厚彼?

  而晴儿,则有幸目睹了出师表完成的整个过程。

  那一夜诸葛亮几乎未眠,而晴儿则一直在旁边安静的看着他,这文章他一气呵成,最后落笔,晴儿看到了他眼眶中的湿润,不过很快恢复了常态,抬起头来时,他表情已经如常,然后他将那表章拿给晴儿看,这是他的手稿,晴儿有幸成为第一个阅读的人。诸葛亮笔力虬劲,大气的隶书小字写的工工整整,极为赏心悦目,未曾读完,晴儿眼角落泪,为着那前世今生的情感,也就是这篇文章,将眼前这个男人推上了无休止的征伐路。

  墨迹未干的表章看完,晴儿已经是满面泪水,诸葛亮微微动容,他自袖间掏出一方手帕,拉过晴儿的手,塞在了她的手中,晴儿紧紧握着那帕子,却不愿去擦干那泪水,她主动的伸手拉住诸葛亮的胳膊,二人席地坐在了中央的地毯上,她几乎是靠在诸葛亮的肩上,问,“不想看不见你,可以带我去吗?”

  诸葛亮语气柔和的拒绝了晴儿,“跋山涉水,非是女子能经受的,你有了身子,就在成都等我罢。”

  晴儿本以为,嫁给他便可以一直守着他的,“那多久能回来?”

  “……尽早罢。”

  所谓尽早,便是归期无定吧,晴儿心酸的想着,嘴上道,“那我等你。”

  他轻轻的握住晴儿的手,以示安慰,晴儿又问,“还有什么话要交代的吗?”

  “养好身子。”

  “这句话应该是我对你说……”

  “我自晓得。”

  然后二人便陷入一阵沉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晴儿不舍得这男人,可又知道他的固执,况且有孕在身,她也不可能千里奔波反让他来担心。自从得知怀孕,晴儿喜忧参半,而诸葛亮一家却明显很高兴,身为一国宰辅,有自己的血亲骨肉,怎能不高兴?只是这温暖尚且没有享受多久,这男人便要离开了,希望这次的北伐顺利吧。

  晴儿知道诸葛亮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这两年来他励兵秣马韬光养晦,等的就是出师北伐,如今魏国将兵力大举调动到长江沿线,正是出兵的绝佳时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诸葛亮的表章上去之后,刘禅岂有不批的道理,只是大举出兵北伐,尚且有一系列的仪式要走,这般折腾下来,加之军队的集合调动,直到四月中,诸葛亮方才带着大军自成都离开,刘禅帅百官出郭相送,这次成都留下了两万的常备军拱卫帝都安全,由关兴负责,而花瓶刘琰则被带到了前线,刘琰所挂名的军种便是热气球空军。除了带走了这个新式的军种外,诸葛亮还将车官城一半的工匠给带了去,这也是因为蜀中运输困难,不若到了当地再建造一个兵工厂,随时供应补充消耗。

  这次北方楚翰虽然没有被选中带到前线,可他却对此战有着绝对的信心,这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如今形势大好,魏国主力在长江这是一利,二则,蜀汉的经济不再同往前那般捉襟见肘,历史上除了第一次北伐准备充分外,其余多次都是因粮草不济而退兵,如今解决了军粮问题,在楚翰看来,那曹真怎么会是诸葛亮的对手呢?而诸葛亮的老对头司马懿却被派到了伐吴之战,这不得不说是天赐良机,加上热气球军团,想必这次战争会是前所未有的顺利,毕竟空军的出现改变了你坚守我就打不动的被动僵持局面,牢固若江陵如何?名臣如诸葛瑾如何?尚且败在热气球军团之下,更何况现如今魏国名将大多集中于长江沿线,若说唯一的担心,便是魏国真的灭了吴国,于蜀汉来说也不是个好消息,不过诸葛亮既然说了他有部署,楚翰就觉得该相信他的,而接下来,楚翰留在成都要做的,公事就是替诸葛亮看好家,私事儿么,他嘴角上扬,赵书与柳雪容的事儿,也该了断了!这口气他忍耐了两年了,诸葛亮在时,他不敢大举动作,诸葛亮离开了,那么使点别的手段又如何?想起马谡临走时对他的嘱托,楚翰觉得自来到成都,心情从未有过的高昂!

  131 小人长戚戚 [本章字数:2128 最新更新时间:2012-10-23 07:42:56.0]

  ----------------------------------------------------

  说起马谡,不得不说楚翰这次藏了一次私心,他并没有将街亭一事说出,当然也没有对诸葛亮说,他觉得或许历史改变了,就不会有大意失街亭一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对马谡并无多大的好感。马谡则对待楚翰像待自己亲弟弟一般,临走叮嘱他要注意朝堂动向,楚翰对那句话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两年来,随着诸葛亮地位的巩固,蜀中官僚和谐,他并没有注意到一些内部的权力转移与诸葛亮的隐忧。而诸葛亮的离去,楚翰忽然发现心头无形压着的那座大山也随着大军渐渐的消失在视野而不见,奇怪的是,他松一口气的时候,敏感的察觉到周围一些人也长吐一口气,楚翰不禁愕然,难不成都有楚翰这种感觉?为了验证这直觉,楚翰决定去酒楼走一走,那里是消息灵通之地,想必能知晓一些蜀中人士对诸葛亮北上的看法,他告辞了皇帝之后,策马去了翡翠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