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群穿三国之客蜀_亮府七哥【完结】(255)

  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凌烟阁的主人绝对是个恶趣味的人!且不是一般的恶趣味!自凌烟阁这名字上便可窥见一二。

  “赵先生,司马公子来了。”敲门而进的童子垂手低声对赵直讲到。

  “请。”

  童子退回去,不多时,司马昭便走了进来,包厢的门又重新关上,赵直并没有起身,似乎对台上的女旦小生更感兴趣一些,那司马昭却不敢托大,来到赵直身边,长揖一礼,“小子司马昭见过赵先生。”

  “司马公子多礼了,请坐。”

  小鱼忍不住拿眼打量这个历史有名的人物,他的哥哥意外身死于李四良之手,这并不是第一次见司马昭,可这次再见到他,总觉得这家伙又变了不少,一脸阴鸷的样看了就让人觉得不舒服。小鱼打量司马昭,司马昭也打量了一眼小鱼,只是司马昭极为有分寸,只看了一眼小鱼,便收回了目光,他知道眼前的人与赵直关系不一般,所以还冲小鱼笑了笑。

  “公子此来何意?”赵直故作不知。

  司马昭倒是极有修养,“家父让小子带话,向赵先生求个答案。”

  赵直没吭声,似乎还真沉浸在了曲子中,司马昭依旧面色带笑,“家父昨晚偶有一梦,曹氏宗族受缚洛阳城下,不知赵先生,此梦该作何解?”

  小鱼心里咯噔一下,变了脸色,赵直这才转过身正眼看这未曾弱冠的少年。

  184 司马占梦 [本章字数:2291 最新更新时间:2012-11-23 13:48:10.0]

  ----------------------------------------------------

  去年,也就是建兴七年年末,因为大将赵云去世,加之冬日,虽然蜀军有了新棉衣,可诸葛亮还是下令原地屯驻,本来是在新丰与司马懿相持的,然洛阳忽然起了流言,说司马懿自从领军便一直节节败退,是故意输给诸葛亮,他带军打仗只是作秀而已,将曹真部将派到前面跟诸葛亮对抗,却趁机提拔自己的势力,甚至传言说他与诸葛亮相约隔着渭水钓鱼,许多人都亲眼看到,钓鱼的行为倒是成了司马懿通敌卖国的证据被搬了出来,曹氏一脉的武将与文臣自然不忿,虽明帝曹睿信任司马懿,可抵不住压力,只好将司马懿自前线撤回,换上了曹真上阵,如今在前线掌握兵权的又成了曹真,司马懿尚且在家赋闲,可他也不为自己叫屈分辨,自从回来,偶尔来凌烟阁听听曲子,或者去皇宫陪皇帝下下棋,除了之前上的一道例行公事般的请罪折子,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今儿个司马昭约了赵直,赵直本来就有些好奇司马懿打的什么主意,只是千算万算的,没算到司马昭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来,而司马昭却还一脸平静,他察觉到小鱼与赵直错愕的表情,又颔首一副忠臣的模样,“家父身受先帝托孤之重,昨夜此梦使家父惶惑不已,特命小子求先生解惑,可有良策教我?”

  呵!此狼子野心,若非小鱼是穿越来的,还真会以为司马懿是诚心的请教呢!赵直收摄心神,微微一笑,“梦乃人欲在白日间不得满足故夜间神思之故,司马公此梦,呵!莫不是果真应了坊间流言不成?”

  如此诛心之言,司马昭听了却面不改色,只是面色诚挚的再次起身长揖一礼,“请赵先生教我!”

  “唔……”赵直沉吟,看了一眼小鱼,小鱼一转头,抓过干果自己吃着,将视线转向了戏台之上,心里却在嘀咕不知这神棍又要出什么坏主意,想着时,那边赵直已然开了口,“梦到宗族绑缚洛阳城下,啧啧,此梦重点不在于宗族也……”他故意一停顿,司马昭急问,“那在何处?”

  “在洛阳城也!”

  “唔……”司马昭神色凝重,“还请先生明言。”

  “洛阳乃世祖皇帝龙居之地,曹氏篡汉,枕于世祖皇帝之地,自然不得安宁。”

  小鱼几乎要将口中食物喷出来,可司马昭却听的连连点头,“那有何破解之法?”

  “曹氏宗庙安在?”

  “在邺都。”

  赵直神秘一笑,却不再言语,司马昭独自思虑了一会儿,又郑重拱手,“多谢先生!不过……”司马昭迟疑,赵直却也不问,司马昭只好自己说了,“家父现在赋闲在家,虽一心忧国,却不能……”

  赵直摆手打断司马昭的话,“少君,你只将我的话转达于司马公便是,其余诸事,想必司马公自有定夺,我一闲散之人,不愿参与到这庙堂之争。”

  司马昭便没有再纠缠,“如此多谢先生,来日自当去先生府上重谢!”

  赵直也没跟司马昭客气,见司马昭走了,小鱼忍不住哈哈笑了出来,“你这又跟人出的什么坏主意?”

  “天机不可泄露!”赵直翘起腿来,看样子很是得意,不过见小鱼眼睛一瞪,他立马又改了口,“我也就是顺着他的话随口一说,至于最后怎样,也不是我能管的了的!当然,若是能怂恿着曹睿自家后院起火,那更好不过了!”

  说到都城一事,小鱼忽然想起个问题,“听说成都的很多人、尤其是以李严为首的,要皇帝自成都迁到长安?”

  说起这个,赵直的面色也是一沉,这个问题自去年拿下长安后便有人动脑筋了,因为当初高陵还没拿下,所以那些人未曾固执的要迁都,可随着诸葛亮将魏军势力逐渐的自雍州驱逐出去,一些人便动了脑筋,说既然先帝刘备系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那么就该迁回长安以续西汉皇室一脉的,当然以相府长史张裔为首的一部分人则说现在曹贼未除,长安城破败,纵然要迁都,也要等修缮好了都城之后,而且迁都并非口头说说就罢了的事情,这中间牵扯了太多东西,掌国的丞相领兵在外又不在中枢,难以有人维持大局,所以才一直拖延着。然终是有人不甘心,尤其是李严,一道又一道的冠冕堂皇的奏章上去建议刘禅迁都,李严打的主意诸葛亮焉能不知,若是他执意压住此事,那么刘禅以及一部分大臣就会觉得诸葛亮领兵在外专权,甚至可能有二心,毕竟现在一切都是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他现在声名远大,在军中与百姓心中颇有威信,若是他将来打下洛阳拥兵自立也不是没可能;二来么,纵然诸葛亮没有异心、皇帝也不会因此猜忌于他,若诸葛亮同意迁都,那么至少绊住了他进军的脚步,谁都清楚将来拿下洛阳活捉曹氏宗族是巨大的功劳,若是不能拖诸葛亮的后腿,那么李严肯定争不过诸葛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