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小说] 《背嵬军》作者:铭华【完结】
正文
引言,第一章
更新时间 2012-08-10 18:58:53字数 10149
谨以此文记念上世纪中国抗日战争中血洒湖湘大地的英烈们!
据史料载南宋初期,爱国将领岳飞点八百儿郎抗金,所向披靡;“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成了金兵心中永远的痛。岳家军扩大后,岳飞的这支嫡系部队更是被其子岳云,部将张宪经营成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虎贲之师。名将韩世忠观其演练后感叹:真是一支“背嵬军”!“背嵬”西夏文,意为身手矫健之徒。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抗日大军中,国军第九战区战神薛岳麾下也有这样一支为抗战立下赫赫战功,鲜为人知的部队。
……
引子
公元一九四五年四月,日军投降的前三个月,中日的最后一战---湘西会战,国军在雪峰山打败进攻芷江城的日军,重创日军有生力量。
这日,大雨滂沱,时任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率美国顾问团来到芷江陆军司令部开庆功会。
司令部,何应钦刚下车,就听到不远处“轰、轰”的爆炸声。
“报告,有情况!”
警备营一连长报告。
“什么情况?”何应钦回头问。
“七里桥上,全死光了。”那连长回答。
“全死光了!”何应钦问:
“什么全死光了?”
“敌人和我军一支不明来路的部队。”
“看看去!”
车到七里桥,何应钦下车,手下撑起一把黑伞替他挡雨。
“死了多少人?”
何应钦看着桥上横七竖八的尸首,心里有点发毛。
“报告,鬼子百名左右,我军将士三十名左右。”
“全部死亡?”
“全部死亡!”
“分开他们,看看是哪支部队?”
“报告!没有番号。”
警备营的人忙乎半天,我军勇士们死死地抓住鬼子,很难分开。
“报告!抓得太紧,很难分开。”
“报告!鬼子有个少将。”
“少将?”随来的萧参谋长听了部下报告说:
“在哪,我看看!”
萧参谋长随手下来到死鬼子身边,他蹲下看看鬼子的军阶,果是少将。
手下人将趴在鬼子身上的我军勇士翻了个个,雨水很快将那勇士脸上的鲜血冲洗干净。
“是他!”
望着那勇士的脸,萧参谋长惊讶地站了起来。
“我知道他们是谁了。”萧参谋长来到何应钦身边说。
“是谁?”何应钦问。
“薛岳麾下的特战队!”
“我看看!”
何应钦走到那勇士身边,弯下腰仔细看了看他。直起身子,望了望四处躺着的尸首,不禁对这群勇士肃然起敬,他脱帽致敬。
“英雄,真正的英雄!”
“那鬼子又是什么来路呢?”停了停,何应钦问参谋长。
“如果没猜错,应该是鬼子的影子部队。”萧参谋长说:
“听说九战区组建特战队就是为了对付鬼子的这个影子部队。”
“影子部队?果然了得!”
何应钦没想到鬼子竟然找到芷江城外的七里桥来了,离他的陆军总司令部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好险!
“报告!如何处理这些尸首?”
警卫营长报告。
“将他们埋在一起吧!”何应钦想想说:
“他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是难得的对手,就让他们在黄泉路上有个伴吧!”
“是!”营长敬礼准备退下,想想又回头问:
“那这墓前碑文该怎么写?”
何应钦思索了一会儿,
“拿笔来!”他大呼。
“笔墨伺候!”萧参谋长忙喊。
警卫员忙跑到车里,拿出笔墨纸,并弓腰等待。
萧参谋长将宣纸铺在警卫员弓着的背上,何应钦手拿墨笔又思索了一会儿,挥毫写下:
背嵬军
第一章 岳州城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对于广大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苦难的开端。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日寇突然进攻我京郊宛平城芦沟桥附近国民党的驻军,引发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拉开日寇大举侵华的序幕,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军队虽努力抵抗,却节节败退。
短短几个月,日寇势如破竹,一路南侵至我华中湖南地区,湖湘大地陷入战火之中。我国军第九战区的将士们在总司令薛岳的指挥下,凭借湖湘大地特有的山水地势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战。
……
岳阳,湘北一座美丽的江南小城,位于八百里洞庭之滨,城西金碧辉煌的楼台就是闻名遐迩的岳阳楼。
1938年的冬天,岳阳城一夜之间喧嚣起来。洞庭湖过往的船只如过江之鲤,密密麻麻,穿梭往来。城东粤汉铁路线上的火车,像一头力大无穷的铁牛,冒着黑烟,不知疲倦地载着蚂蚁般爬满整列火车的人们一路奔南而去。长岳古道上自北而来熙熙攘攘逃难的人们,在岳阳稍作休憩,又拖着疲惫的身体仓皇奔向下一个城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