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我没当汉奸,”刘老大懊恼地说:
“我也是身不由己呀。”
刘志峰看两人脸色不对,就叉开话题说:
“哥,这些年,你跑哪里去了?”
刘老大望了望蓝正奇,叹了一口气,对刘志峰说:
“爹找了后娘,就是你娘,我心里别扭,就跑了,本打算去四川峨眉山学艺,路上遇见排帮的陈帮主,他见我机灵,收我作了义子,教我武功,我就一直在帮里做事。打仗了,排帮分成两派,一派在四川,一派在岳州。这次岳州船口内讧,无人主事,因我是岳州人,帮主派我来镇住船口,两派合一派。我来之后,干了一场硬仗,才将船口的事搞定。”
“你不是汉奸,那为什么帮鬼子?”蓝正奇问。
“我们排帮吃百家饭,谁也不怕,谁也不得罪。国军叫我们帮他们拉炮,我们就拉炮,鬼子叫我们替他们运弹药,我们就运弹药。”刘老大解释说:
“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哥!我们不怪你。”刘志峰说。
“二弟呢?没跟你们在一起?”刘老大问。
“他在岳州开药铺。”刘志峰说。
“这么些年啦!不说起碰面都不认识,改天我去看他。”刘老大说:
“来,兄弟!喝酒,喝酒!”
仨兄弟吃喝了一阵子,刘老大问:
“弟弟!你们来找我,有什么事?”
蓝正奇望了望刘志峰,想了想说:
“哥!咱明人不说暗话,我们是打鬼子的国军,现在我们有几十号人和家伙式要去武汉救人,找你帮忙。”
“小鬼子,我日他娘的小鬼子,我现在就想杀几个鬼子给爹报仇!”刘老大干了手中酒愤愤地说:
“说吧,你们说怎么个帮法?”
蓝正奇如此这般将他的计划告诉大哥。
“行!给我三天时间,”刘老大说:
“我安排一下,过两天我就去祭拜爹!”
旁人看似不可能的事,就这样被兄弟俩轻而易举地搞定了。
三天后一清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洞庭湖格外清新。排帮城陵矶船口将一批新砍的楠竹装货上船。开路锣一响,船如利剑,乘风破浪驶出三江口,驶入长江。
三天前蓝正奇和刘志峰告别大哥连夜回到驻地,带着特战队潜进落马桥,埋伏在刘老爹的坟边山林里等候。
第二天,刘老大安排手下采购楠竹,自己带着几十号人浩浩汤汤去了落马桥祭拜父亲,拜祭完毕回城陵矶时,蓝正奇、刘志峰带着特战队员混在刘老大的队伍里进了排帮城陵矶的船口。
第三天一早,所有人装成刘老大的排古佬,上了大船,刘老大亲自坐镇,驾船前往武汉。
排帮岳州往返武汉是经常之事,鬼子很少检查,一路顺风顺水。
傍晚时分,排到白沙洲,排帮在白沙洲有自己的码头,船直接驶进码头仓库,蓝正奇安排了一下工作,自己几个人随刘老大上岸进了武昌的排帮船口。
刘老大吩咐手下摆酒,带着蓝正奇等人进了后堂,兄弟仨喝酒到深夜。
第二天,周正按重庆方面的指示,刘志峰按杨书记的指示分别换装上岸接头去了。
武昌师范学校门口,出现一年轻人,只见他穿着当下流行的日本学生服,头戴一顶日本学生帽,手里拿着一本当下在青年男女中最流行的爱情小说--《爱力圈外》,在学校门口走来走去,象是热恋中的小情人等待爱人的到来。
临近中午,放学了,那青年右手横拿着书,将书名露在外面,望着涌出校门的人群。
眼看学生们都走光了,爱人还没出现,年轻人有点着急了,望着陆陆续续出来的人群,小青年将手中的书左右晃动以引起旁人的注意。
这时,果然有一姑娘注意到了,她走向小青年,小青年高兴了,连忙奔了过去,那姑娘走过来,礼貌的对小青年笑了笑,说:
“你是等人还是卖书的?”
“啊?”
那青年迟疑。
就在这时,从学校里走出一位老先生,穿着长衫,戴着一副圈圈颇多的眼镜,一脸严肃,一看就是一位让学生望而生畏的老学究,他在后面喊道:
“小丽,放学了怎不回家呀?”
那姑娘回头一看,连忙回答:“老师!我这就回。”
然后又回头对着那青年吐吐舌,走人了。
那老学究望着学生离去,头都没回吟出一句诗,
“黄鹤楼中吹玉笛”
那青年愣了一下,连忙回了一句,
“江城五月落梅花”。
老学究回头望了望那青年,又望了望他手上的书。
小青年问:“先生,您喜欢吃老通城的豆皮吗?”
“不,我喜欢吃四季美的汤包!”先生回答。
打扮时髦的小青年本以为可以见到一位美女,谁知见着的是位老学究,颇为失望,但他还是高兴的说:
“先生,请吧!”
转身喊:“黄包车!”
武昌城东隆兴茶叶行,老先生带着小青年进到里屋,屋里坐着一掌柜模样的人,一进门,老先生就笑着对小青年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