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出神的想了一会儿就被身后的哑先生拉了一把,回过神来;“你是说鸣金收兵!这样打没有意义是吧?”,刘备开口问道,哑先生点了点头,刚才他那一阵比比划划估计也就刘备能懂;
“好吧!真正能决定胜负的不是这个!还要看军略啊!”,刘备叹了口气,一边嫉妒曹操身边能人无数,一边鸣金收兵;
殊不知曹操也在感叹刘备真是走了狗屎运,麾下大将不多,却个个都是熊虎之将!更可气的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让人垂涎欲滴的徐州!不仅有数之不尽的钱粮,还有拉过来就可以作战的丹阳兵二十万!
两个心有灵犀的男人郁闷的鸣金收兵,回去想对策去了;
吕布则是一直盯着那个神秘的哑先生看,哑先生面上有一道刀疤,将整个面容破坏殆尽,还不喜欢束发,整日的披头散发,让人看不清,走路也驼着背,无论怎么改变吕布都觉得他像极了一个人!
董卓手下唯一让他始终保持恭谨态度对待的人——李儒!听闻他失踪了,难道?不像啊!
几个人就这样各怀鬼胎的发呆的发呆,忙的忙;
.........
.........
北方大地上的战争是如火如荼的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驱逐吕布之后的袁绍一边重新将并州划入麾下,一边修缮被战争涂祸的冀州,同时又与公孙瓒打到了一起;
西北方向的马腾、韩遂也因为利益纠纷多有摩擦,只是双方多有克制没有大打出手;
荆州的刘表也被卷入了宛城张绣与曹操的战斗中,益州的刘璋也调遣军队意图打败大神棍张鲁,掌握汉中这个入主中原的门户,唯一安静的竟然是一直都不消停的袁术!
不过他沉寂的时间也太久了,一旦不在沉默那就是有大事发生!这一次就是如此!...放虎归山留后患!这就是他干的事情!
相对而言,他放的那只“虎”也慢慢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快速壮大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孙策欲崛起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也就是两年前,孙坚与刘表因为袁绍的密信,因为一块玉玺厮杀起来,孙坚战死!孙策当时虚岁十七,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
刘表势大,孙策不能相抗衡,决定忍辱负重,于是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孙策不仅继承了乌桓侯孙坚的俊美容貌,而且继承了他的勇武,在这两方面甚至是更胜一筹,且性格开朗、直率、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很会用人,说话又爱开些玩笑,有幽默感,因此赢得了士人、百姓的拥戴,士民都愿意为他拼命效忠。
徐州名士张纮因丧母,时居江都。孙策几次拜见,和他研究天下大势,有心接近张纮,让他帮助自己。
孙策感叹一番,试探道:“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都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被黄祖所害。
我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然后到丹阳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会稽,报仇雪耻,做臣服于朝廷的外藩。您以为如何?”
张纮觉得孙策不以诚待他,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服丧在身,对您的事。实在难以帮忙。”
孙策听出了推脱之意,当即拿出了自己的诚意:“您的大名,名闻遐迩。四方之人,无不向往仰慕。我的这些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
说到动情之处,孙策眼中不觉落下泪来,十分伤感。他再是坚强、豁达终究还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父仇难报,上有老母。下有幼弟、幼妹,全靠他一人支撑着,他父亲原来的旧部下全都在袁术的手下,被束缚着,不能给予他帮助...
张纮见孙策言辞慷慨,神色间流露着忠义豪壮之气,深受感动,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沉吟一下之后:“当年周朝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本分了。
你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恨也指日可待。那时您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扶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亚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呢?目前世难时艰,如果您想建功立业,就应当南渡去江东,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孙策听了张纮的一番话语,心中激荡难平:“那一言为定!我马上开始行动!只是我有老母幼弟,不便同行,现在全都托付给您。希望您多加照顾,使我无后顾之忧。”
...........
...........
得到高人指点的孙策马上赶赴寿春,去见袁术。他流着眼泪对袁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袁术对孙坚的旧部一直很忌惮,有见识过孙策的厉害,现在聆其语言,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是他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收服孙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