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皇后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又响起了王承恩的声音:“皇上,杨阁老求见。”
崇祯赌气不出声,周皇后只好轻声道:“快宣!”
“奴婢遵旨。”
不一会,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就在门口响起,随即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臣杨嗣昌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别玩这些虚的。”崇祯不耐烦的挥手让杨嗣昌起来。
“谢陛下。”
杨嗣昌站直了身子,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信,高举过头顶恭声道:“皇上,关外那边派人给您送了一封信,请陛下御览!”
“哦,那边的来信?”崇祯此时的心情虽然很差,但脸上还是露出了惊奇之色,随手接过了信件。
崇祯当然知道杨嗣昌指的是谁,在关外能有资格直接崇祯写信的也只有满清的皇太极了。
崇祯抽出信纸,慢慢打开,信件的开头用汉文写着: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致明国皇帝陛下,我大清于明国互为邻里,两国交战不下数十次,虽然我大清屡败明军,但我大清向来宽大为怀,每次占上风后并无逼迫明国之举。朕几次三番欲与明国修好,但我大清之好意却被某些人视为软弱可欺,前些时日,明国山东总兵庞刚更是侵入我大清腹地屠戮我大清百姓两万余人,百姓何辜,竟遭此等迫害,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此我大清上下无不义愤填膺,现今朕给明国一个机会,若是明国能将此獠处死或交由我大清处置,朕保证从今往后大清于明国永为兄弟之邦........
崇祯读罢这封皇太极的来信,脸上的神情不停的转换,显然心情复杂之极....
第四百一十九章湖北失陷
更新时间:2012121822:20:527553
..
崇祯看完之后,将信递给了杨嗣昌;杨嗣昌看了一遍后也很是无语。
良久,崇祯才冷笑道:“朕还真不知道,原来皇太极也这么恨庞刚,竟然特意来信让朕拿他的人头来换取两国议和,杨爱卿,你意下如何啊?”
杨嗣昌不假思索的说道:“皇上,请赎老臣直言,老臣以为即便是那庞刚再桀骜不驯嚣张跋扈,也轮不到那鞑子来指手画脚,即便是要将其明正典刑也得让咱大明自个来,什么时候轮到他们那些蛮夷来对咱们指手画脚了?”
“嗯,爱卿言之有理。”崇祯面色稍微缓和了一下,随即说道:“咱们大明的事用不着别人来替咱们操心,虽然那庞刚迟早是要被朕治罪的,但皇太极此举却也证明了一件事,他们这些女真人横行了这么些年,终于也有让他们感到怕的人啊。”
说到这里,崇祯的心既有些酸楚也有些欣慰,酸楚的是庞刚这么能打的一员大将,怎么就和朝廷越走越远了呢,欣慰的是有了庞刚在,看平日里横行霸道的女真人还敢不敢肆无忌惮的来大明抢东西了。
杨嗣昌看着崇祯的面容,他很理解崇祯的感受,一个让鞑子如此忌惮的将领却不受朝廷掌控,任凭是谁当皇上心里都不好受。更何况鞑子还在信里威胁说若想议和,前提条件就是要杀了庞刚,可他们也不动动他们那猪脑子想想,庞刚若是这么好杀还轮得着他们开口吗?朝廷早就将他大卸八块了。
正当杨嗣昌心里浮想联翩的时候,崇祯又递给了他一封信杨嗣昌一看原来是去青州宣旨的马勉写来的,上面不但说了他们到青州后的所见所闻,而且还将庞刚举不出兵的理由和要求写了出来,看得杨嗣昌是心惊肉跳。
“好家伙,三省总督,亏他也说得出口,也不怕被撑死。”杨嗣昌拿信的手都在颤抖这么嚣张的话在大明开国近三百年来还是头一遭啊。
看完后,杨嗣昌赶紧躬身道:“皇上,这个庞刚实在是太大逆不道了,臣以为必须严惩否则我大明威严何在,国法何在!”
“好了好了,别装模作样了!”崇祯不耐烦的一摆手,没好气道:“若是爱卿真的要为朕分忧,那就派人将那庞刚捉回来吧。
杨嗣昌看到崇祯不高兴了,赶紧干笑了几声低下了头就不做声了。
崇祯骂了杨嗣昌后见其装傻不悦的问道:“杨爱卿,朕叫你来是让你装聋作哑的,朕问你,对于马勉以及关外的来信要如何处理较为妥当?”
*启航文字*杨嗣昌沉吟了半响才到:“臣还是那句老话,我大明对那些蛮夷之辈决不能妥协,庞刚再怎么不是那也是我大明的人,还轮不到他们来指手画脚。至于如何处置庞刚之事,臣以为如今我朝兵力匮乏着实不宜再大动干戈,至于庞刚要的三省总督之职咱们不能不给,也不能全给,依臣只见不如给他在湖北就地征粮征兵之权,毕竟要让庞刚为国出力的话,不给他点甜头他是不会发兵的。”
说到这里杨嗣昌心里也暗暗腹诽这位皇帝实在抠门,冠军侯的名头虽然尊贵但这年头再尊贵的名头也不如看得见的好处来得实在,毕竟谁也不是傻子,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也不会做。
崇祯沉默了片刻,嘴角蠕动了一下正要说什么,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孩儿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崇祯一抬头,一个娇俏的身影已经站在了周皇后的身旁,正怯生生的看着自己,原来是自己的女儿来了,看到了朱嫩赃,崇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招手道:“嫩姓,到父皇这边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