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偏裨将校的阻拦之下,太史慈耽误了不少时间,等杀到皇宫的时候,却发现宫门大敞,太监宫女四散奔逃,到处一片狼籍。
看到这种状况,太史慈又怎么能估计三弟要求的不要骚扰皇宫,忙带领手下兵将冲了进去,四下寻觅一周,皇帝妃嫔都已经找不到。忙抓了一个太监询问,这才听说皇宫里的大人物早被荀彧带走。气的太史慈顿足叹息,正要带领兵将出去追赶,却有一个士兵突然大喊了一声:“什么人?”
太史慈顺着这人面对的方向看去,果然见花丛中瑟瑟响动,派了几个士兵去检查,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太监和一个身着龙袍的小孩,只听那个太监颤抖的声音说:“你们,你们这些乱贼不要伤害了小王爷……”
一听对面是小王爷,太史慈也连忙行礼说:“下官并非什么乱贼,乃是青州刺使太史慈。”
却听见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说:“你不是乱贼为什么会带着兵器冲进皇宫?”
说话的却是那个“小王爷”,太史慈自小受的教育还是对皇室相当尊重的,即使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可毕竟是皇室的王爷,急忙解释:“下官受圣上血诏,带兵勤王,因见宫门大开,怕有人趁乱劫掠,因此才斗胆进宫一看,马上就走,马上就走,还请王爷恕罪。”
“既然你一片忠心,孤王就免你的罪过,你带领兵马保卫皇宫可以,但不可再进内闱一步,知道吗?”
“下官领旨。”太史慈也被这个小孩搞的没有脾气。
转身正要带兵离去,却听见那个孩子对身边的太监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小王爷,要叫我赵王,我已经一点也不小了。”
太史慈听到这样的话,真是哭笑不得,竟然自己还没有离开,孩子话就已经说出来了,但还真不能按他的意思办,于是太史慈留下了少许机灵的士兵在宫内平息混乱,另外一些人在宫城内保护内宫,派手下的士兵告诉后面的人清理城内的残余抵抗力量,自己带着骑兵追击逃走的荀彧和被劫持走的献帝等人。
荀彧虽然比太史慈多走了近两个时辰,但是自己带的多是老弱妇孺,行进速度又能有多快,虽然尽力赶路,可还是没有逃出多远的路,幸亏是黑夜之中,太史慈需要很费力才能追踪到他们逃走的方向,因而直到凌晨还没有被追上,可是距离也越来越近。
渐渐的,天色已经开始看的见东西了,荀彧已经能看到身后追赶自己的一条长龙,他心中暗叹,难道自己今天完不成主公交给自己的任务了吗?
第十六章 英雄之战 第六节:义士
眼见敌人马上就要追上来,荀彧已经做好了和敌人拼命的准备,却听见队伍中一人说:“荀大人,敌人马上就要追来了,末将愿以区区之身,阻挡敌人前进的步伐,请您准许。”
荀彧一看,是校尉阎温,对他说:“那就多劳你了,如果今日不幸同死敌手,我们在泉下再见,如果侥幸我们能逃过这一劫,我一定会请圣上和丞相为你树碑立传。”
阎温听了哈哈一笑说:“我是一心为国,又哪里是为了什么名声,只希望以我一人,能换诸位逃离险地就好。”
荀彧心中更添敬佩之情,见他慷慨而行,竟有些不忍,却听阎温大喊一声:“愿与我一同战死与阵前的和我来。”在他的鼓动之下,竟然有数百士兵被感召的热血沸腾,转身出列和他一同回来阻击徐州军。
荀彧一咬牙关,转身不在看他们,护送着车驾继续向北逃去。
太史慈一路追赶下来,眼看已经能看到前面的尘土了,更是兴奋,冲了一段,却发现有数百曹兵在路上结阵似乎要阻挡自己,一员武将站在队伍的最前端。
他哪里有时间和这些人纠缠,远远的就喊:“看我家大军已经杀到,你们还不跑等什么?难道都想死了吗?”
阎温哈哈一笑:“为了保护朝廷而死,虽死何憾?”
太史慈听是忠义之士,就更不想伤害他,回答说:“我们乃是奉诏讨伐逆贼曹操,也是一心为国,你又为何阻挡?”
“我只见曹丞相为国为民操劳奔走,又怎么能称为贼,如果今天你们想过去,就要踩过我们的身躯。”
太史慈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再这么耽误下去,怕失去了抢回献帝的机会,只得纵马冲了上去,对方又哪里是他的对手,转眼之间就在阎温的肩膀上刺了一枪,也是太史慈爱惜对方是个忠臣,不愿意痛下杀手。不过阎温依旧悍然不退,太史慈连续的在对方身上钻了不少眼,但对方忍着巨痛就是不肯后退半步。
纠缠了一阵,不但对方的主将没有退缩,连这些士兵都越杀越勇,太史慈无奈,只得一枪将阎温刺死,不过还是留了情面,一枪刺在他的咽喉上,让他少受了点痛苦。
等将这些曹兵都消灭的时候,又已经连皇帝的影子都看不到了,太史慈也无暇为倒在地上的对手伤心,又带领手下的人马继续追赶。
正在荀彧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却有一彪人马赶到,原来是夏侯敦的先锋李典李曼成,一见到荀彧他忙说:“荀先生,你怎么会在这里听说徐州军正要进攻许都,莫非是城已经破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