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曹操大会群臣,等到酒酣面热的时候,他笑嘻嘻地下令侍从抬出两个箱子来,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书信。席间顿时鸦雀无声,有几个临近郡县的官员几乎坐不住了,上下牙齿不断地打颤。他们可是很清楚,里面装得就是大家伙的催命符——对袁绍的效忠信!唉,这下可算是弄巧成拙了!
曹操冲他们点了点头,慢悠悠地说道:“大家可能已经清楚了,这是我从本初的大帐里缴获的书信,里面有不少不是冀州官吏送来的书信,而是咱们兖州、豫州等地的官员急匆匆写来的效忠书。你们大伙说该怎么处理呢?”
像这样的事情,新近投降的张颌等人自然不敢说话,随军的董昭却立即大声说道:“主公,这有什么可以犹豫的,您应该按图索骥,根据书信治他们的通敌之罪!”
董昭是个聪明人,怎么这次却出了个馊主意呢?何况,他不怕得罪人吗?曹铄疑惑地看去,正好从侧面见董昭向曹操使了个眼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董昭与曹操已经商议妥当,一个扮作红脸,一个来扮白脸,准备就此来收一下群臣的心啊!
看着众人或者赞同、或者反对、还有那些不置可否的表情,曹操笑了。他大声说道:“公仁(董昭之字)此言差矣,想那袁绍,掌控幽州、冀州、青州三州之地,更侵占了我兖州的不少地盘,在中原大地也称得上是一大巨头。他手下披甲之士数十万,粮仓中的粮食足有百万石。这样的力量,别说这些个官吏,就连我都有些个害怕了。”
他停了一下,看了下屏气凝神的大伙,又感激地看了下曹铄,自己笑着说道:“当时我甚至准备把家眷都交托给子烈,以防万一。倒是我家的这个阿呆很有勇气,不但下令他麾下的庞德等人向冀州发动攻势,以牵扯袁绍的后续部队;还亲自带军前来助我一臂之力,上阵厮杀从来就不叫苦。
正是他献上的弩炮和骑兵起了大作用,他手下的太史慈更是一举击破了袁军淳于琼的营地,将袁绍的粮食烧了个精光。要不然我们哪能胜的这么容易?
如果没有他们,别说获胜,就连平局我都不敢奢求。所以说有这些个效忠信情有可原,毕竟当时袁军势大嘛,如果袁绍胜利了,凭借这效忠信保一方平安那也算是一件大大的功德。至于这些书信,仲康,你找个火种来,把这些全都烧掉!”
第五卷第九章 合肥城下战孙策(上)
操当众焚信以后,与众人开怀畅饮,酪酊大醉。醒;已经带着五千名步兵沿汝水乘船南下,由文聘带领水军一路护送,另有五千并州骑兵留在原地集结待命。曹操老怀大慰,曹铄深知兵法,骑兵虽然快捷,但是长期在一线战斗,疲惫不堪。相反,并州步兵并没有参加多少战斗,士气较高,战斗力反而较强。
再说了,淮南郡那里水网密布,并不适合纵横驰骋的骑兵,与其让骑兵们在泥水中慢慢挪腾,还不如直接让步兵参战呢。虽然步兵速度较慢,但是他们可以乘船沿汝水到远鹿,再从那里进入淮河,一路南下到阳泉。那里是曹军水军大本营所在,曹可以带队在那里稍作休整,然后直扑寿春。
文聘北上参战时,全是逆水行舟速度极慢,他只好把大船留下,率领水军押着小型船只走陆路,在一万民夫的努力下,历尽千辛万苦才抵达官渡。现在终于轮到他水军舒舒服服地行军了,天天乐呵呵地没事干,每天早起都去跟曹铄打牌。反正还得要半月才能抵达阳泉,曹也乐得逍遥,每天里奉陪到底。
就在他们乐呵呵打牌的时候,孙策却嘴里发苦,郁闷不已。自从得知献帝在董承、张等人的辅佐下离开陈县、前往寿春之后,他便下令江东军集结,留下周瑜、鲁肃率领四万大军在广陵郡内牵制刘备军,剩下地六万大军跟从他一起进攻合肥。可是,孙策万万没有想到,这小小的合肥城居然就是攻不下来,如今已经围城十多天了,孙策还是一筹莫展。
孙策本以为合肥原先在施水旁边,江东士兵可以直接乘船攻击,曹操委任的扬州刺史刘馥手下并没有水军,对此将一筹莫展。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馥还有一招,那就是迁城。
刘馥发现,在三十里岗古城郢南侧一带,是高岗丘陵,又是在寿县与合肥运兵线上,于是先斩后奏,建成一座具有战时指挥中心功能的“合肥城”,并将大部分居民迁入。他这几年在这里广泛施行恩惠与教化,百姓非常满意他的治理,所以主动协助他迁城,速度大为提高。再加上刘馥又收留了几万名流民,人力资源丰富,可以借助筑城这个浩大地攻城来养活他们。
这样,仅仅用了三四年时间,刘馥就筑起了一座新城。他将城墙多次增筑,将城墙增至十米多宽,四米多高。
城墙采用黄土和石灰、石子相间夯筑,用这古代三合土再加上泥浆浇灌出来的城墙,十分坚固,可以承受敌人的多次投石攻击。不仅仅是增筑城墙,刘馥还堆积木石,编作草千席,储存鱼膏数千,准备做战时防守用。
而且刘馥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懂军事,但是他很会用人。当年袁术失败后,部卒四散,大部分归于孙策,小部分自谋生路。其中的戚寄、秦~、梅乾等牙将,名声不显,倒是非常有本事,都在刘馥的劝解下投靠了曹军。曹操命令他们协助刘馥防御孙策,也算得上是人尽其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