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跟随曹操_张建邦【完结】(875)

  不久,孟达便率领五千士兵押送大批粮秣前来拜会诸葛亮。诸葛亮连忙对他大加宣慰,孟达此时尚不得志,与缺少武将的诸葛亮一拍即合,很快孟达就改换门庭,投入诸葛亮麾下。

  诸葛亮又派人先入益州,将自己信报于刘璋。刘璋展开信来看,见诸葛亮将他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放在了附属位置,心中很是高兴。给沿途州郡,命令他们为诸葛亮的大军提供粮草补给。

  诸葛亮本来就治军甚严,加上从南方撤走时又将当地库房搜刮一空,所部并不缺少粮草物资。在沿途州郡接到刘璋命令后,诸葛亮所部供给更是充足。于是诸葛亮在沿途设立粥铺,收买人心,并颁下严令,效仿曹军军纪,如有妄取百姓一物者皆斩。所到之处,皆秋毫无犯。

  沿途百姓早就听过诸葛亮治军之名,又得诸葛亮赈济,心中感激。于是扶老携幼,沿途瞻仰观看诸葛军行军,并焚香礼拜。诸葛亮都好好安抚,并与当地官佐频繁联谊,交流感情,拉拢人心。

  这时刘璋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重视,决心去涪城迎接诸葛亮大军。张松强拖“伤躯”,坚决反对,刘璋对他好生安抚,却还是要出城迎接。马谡的情报网虽然被王累破坏,但是结盟派实力依旧雄厚,在他们的劝说下,刘璋更是坚定了前往涪城的决心。

  这时有一个叫李恢的家伙,是个投机分子。他本来在郡里当个督邮,他的姑父爨习是建伶的县令,有违法的行为,李恢连坐免官。由于爨习是这一带有势力的豪族,太守董和就把事情压了下来,没有免李恢的官,但是李恢再也捞不到提拔。这次诸葛亮入川,李恢觉得诸葛亮肯定能占据蜀郡,如果自己率先投靠,那诸葛亮肯定会重视自己,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他假称自己是郡里的使者,前去拜见诸葛亮,将蜀地内情全都向诸葛亮诉说。这是第一个明确投降诸葛亮的地方官吏,为了激励后来者,诸葛亮任命他为主簿。

  李恢被诸葛亮提拔一事,给了蜀地官僚们一个榜样,大批得志的、不得志的官员悄悄来到诸葛亮驻地,向他宣誓效忠,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情报。马谡派出的信使掺杂在这群人当中,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那信使悄悄来到诸葛亮帐中,献上马谡的手书:“主公,刘季玉将在涪城迎接主公,他带有两万精兵护卫,而且身边还有豢养的高手潜行,望主公谨慎对待。”

  诸葛亮看了马谡的手书,暗暗点头:自己本来就应该想到,这刘璋能够稳坐州牧之位,靠得不光是父辈的传承,自身也有一定的能力才对。而且刘璋治理蜀地多年,素有威信,如果我上来就与他作对,未免有恩将仇报的嫌疑,不利于我收取蜀地民心。既然如此,那等到会面之时,我还是恭敬如宾、谨慎对待为宜。

  当然,诸葛亮不会将自己的态度转告于蒋琬、法正、孟达、李恢等人,毕竟有唱白脸的就要有唱红脸的。如今急于立功的他们一定会忍不住在涪城动手,那个时候及时阻止他们的诸葛亮就能在刘璋心中赢得更好的印象,也有利于自己在蜀地树立起宽厚的形象。

  蒋琬的大部队还没有到达,法正、孟达和李恢等人正在悄悄商议与刘璋会面之事,他们虽然过去都是刘璋的下属,但全都不受重用,对于刘璋心存怨念,自然愿意诸葛亮早日上台。那法正说道:“据可靠消息,刘季玉主动来涪城与我军会面,他离开了成都这个乌龟壳,方便咱们行事,这机会难得,咱们一定要好好谋划一下,争取一举成功”

  孟达连连点头,“孝直,放心好了,我到时候就上去舞剑,定能够刺杀成功。到了那时,就要劳烦德昂(李恢之字)来协助主公处理后续事宜了。”

  李恢连连点头,“子度(孟达之字)放心就是,只要你顺利得手,我就现身说法,将刘季玉的下属统统拉进主公的麾下。”

  三个人相视而笑,法正又低声说道:“这个机会难得,咱们一定要小心谋划万不可走漏消息。主公要顾及自身形象,说不定不会同意咱们的计策,这次咱们还得瞒着他。只要让主公成功上位,相信他是不会为难咱们的。”

  孟达、李恢连连点头,三个人又靠在一起,仔细商量起来。

  涪城距离成都三百六十里路,刘璋选在此地迎接诸葛亮,也是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重视。过去刘备虽然有三顾茅庐的佳话,可是我刘璋出城三百六十里远迎,也不逊于刘备对你的重视了。

  刘璋到了以后,将部队屯于涪江附近,带着侍女从人来到涪城,摆下酒宴,便派人吹吹打打大张旗鼓地前去迎接诸葛亮。此时诸葛亮也将部队屯在了涪江附近,听说刘璋来到涪城后,连忙带着左右将佐前去拜访,正好与刘璋派出的信使在半路上遇上。

  面对吹吹打打的欢迎队伍,诸葛亮有些个惭愧,这刘季玉果然是个忠厚之人,只是生在这个乱世,实在是生不逢时啊。诸葛亮很快来到了涪城,依足礼数前去拜访刘璋,双方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寒暄谈话,彼此坦诚交换了意见,共同表示了对曹军粗暴*涉江东人民自治暴行的愤慨,达成了极大的共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