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长,已经接到位,就等接驳电源了。”徐云曼没说话,航母电气连连长肖小军立正报告道。
“好,命令全舰,五分钟后停电,给你两分钟的时间接驳高压主电源开关柜。其余人员,加快速度石头,把图纸和控制主电脑芯片给我,我去输入连接卫星定位系统,做最后的定位演示。”
陆扬说完,接过设备线路图,一边向甲板下走去,一边对着图研究起来。
每一次人类大型战争,都有一种新式武器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作为进攻武器,第一次出现在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进入人们的眼帘,成为决定胜败的元素;
之后的海湾战争中,电子化立体战争指挥系统被运用到指挥中,令进攻、防守、陆海空、卫星等等多元化地融合在一起;
在后面的伊斯兰保卫战中,美国人大面积使用了高斯炮,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和常规进攻穿透能力,将伊斯兰国家的联合卫星指挥部彻底破坏。
……
以上这些新式武器的现身,都是大杀伤力的武器。科技成分也越来越大,发展也越来越快。
高斯炮的成功现身,让人们研究粒子武器、离子炮、重型激光炮、中子炮的热情高涨。但是,科技的现状阻扰了梦想实现的速度。离子炮、离子炮和重型激光炮、中子炮都只是停留于原理之上,成功试射的案例一件也没有。现在,陆扬要使用中子炮迎战魔影,如果成功,不仅可以让美国人心惊胆战,甚至是小心退出战场——旁观;而且也让中国人掌握到一件决定战争进程的大杀器。
但是,这个行动着实冒险。如果不成功,后果会是怎么样呢?
陆扬现在绝对不会去想这个问题,他的全身心都在面前的电脑上。他要在五分钟之内完成中子炮控制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的接驳,然后进行定位测试……
第三百二十一章碧海惊涛(三)
第三百二十一章碧海惊涛
何为中子炮呢?这项技术在20世纪初期已经就有了,他的实质就是可定向定量地发射电磁脉冲的装置。利用没冲能量会造成瞬间突破,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干扰,并把那些灵敏的电子设备摧毁。所以,他对电磁类型的设备破坏能力最强,密集密集的中子束可以破坏目标上任何未加防护的电子系统,并使得船舰上的防护盾产生器不稳定,并不会造成实质上的伤害。因为中子炮的能量消耗非常的巨大,普通运载器根本无法搭载,但在具有核动力的航母、潜艇、巡洋舰上,现成的、巨大的核能量为其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另外,航空母舰上,卫星通讯、高运算速度的大型计算机、现成的预警系统和定位系统都给中子炮的控制和对猎物捕捉提供了先天有利条件。
长城号航母总重15万吨,由两座强力水冷反应堆提供强大动力。计算机系统使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紧缩型银河计算机系统。
在石头到达之前,陆扬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后甲板下方的A15号隐性炮管拆掉,快速反应的旋转炮台保留,上面也有机械师做好了与固定连接件,现在一众人在石头的指挥下,正在利用起吊装置,加速组合加固一根长达十五米、近一米的“炮管”。
说是炮管,但它却与常见的炮管有着极大地区别,这根管子上下一样粗,中心空很细,只有两厘米。管壁相对相当地厚实,里面填充的都是准超导导电线圈。
几十个安装人员分工明确,这么多人既在一个三十几平米的地方,一点也不显得乱。个个像是经过特殊训练似地,安装速度非常快。
石头只瞟了几眼,就跑去参与附属设备的链接。
炮管不过是起到中子束加速和导向的作用,剩余的还有中子发生器,炮管瞄准系统、磁场校检级控制系统、能源供给系统、机械调整系统、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离子炮操作系统等等,这些系统说来复杂,但是都被陆扬和石头设计成为模块化,只需要就位、拧拧螺丝固定后,插上控制连接线插头就可以了。
尽管就这么少的工作量,也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机械和控制系统于卫星、大型计算机系统链接几个部分,尤其消耗时间。
数据线和电源一接上,陆扬就从炮位位置冲进计算机控制室,同时开始计算机系统的软件链接。
连接的程序是在之前编写好的,现在不过是把程序拷贝进去主机系统而已,但是,中子系统数据入库、链接卫星控制系统、机电连动、设备充电时间,磁场饱和建立等等都需要较长时间,需要耐心地等待。而且软件未进行过一次联机测试,在任何人的心里都没有底。
要想给出魔影战机准确移动速度和全球坐标定位,必须使用三颗以上的同步轨道卫星才能完成。而且,卫星的位置必须在指定的地球轨道上,以指定的速度运行。
这都需要提前调整到位。
三分钟之后,在舰上工程师协助下,数据库连接成功,卫星系统链接成功,而这时,负责警戒的战士报告道:
“魔影战机,菱形战队,据此一千五百公里,编队开始分离,两架一组,一前一后向此飞来”
“报告我军战机和军舰的位置?”陆扬头也没有抬,继续手上工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