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演说的第二天,即9月13日,法国内阁开了一整天会。
---------------
21.幕后交易(7)
---------------
阁员们一致认为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已迫在眉睫。
但他们在法国应否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问题上意见严重对立,无法统一。
当天晚上,达拉第召见英国驻法大使菲普斯,要求他转告张伯伦,立即设法同希特勒谈判,并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张伯伦早就想与希特勒直接谈判。
所以他一接到达拉第的请求,就立即于当晚11时给希特勒发了一份特急电:“鉴于局势日益严重,我提议立即前往见你,以寻求和平解决 办法。
我提议乘飞机前往,并准备于明天启程。
请赐告你最早能在什么时候见我,并告会面的地点。
盼尽早赐复。”
这份电报及时转给了希特勒。
---------------
22.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1)
---------------
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别墅收到张伯伦的电报,不禁大声呼道:“我的天哪!难道这是真的吗?”一位大英帝国命运的操纵者、69岁高龄的 知名政治家肯屈尊到德国来向他希特勒央求和平,这怎么能不使他希特勒感到喜出望外呢?希特勒估计,张伯伦这次来一定会向他重申,英、法 不会为援救捷克斯洛伐克而出兵干涉。
因为张伯伦害怕发生欧洲战争,他现在有求于德国。
所以,希特勒决定不回柏林,就在伯希特斯加登接待张伯伦来访。
张伯伦得到希特勒的答复,于9月15日第一次乘飞机飞抵慕尼黑机场,然后不顾疲劳坐上一辆敞篷汽车来到火车站。
再从那里坐了3个小时的专列,于当天下午4时许到达伯希特斯加登。
这时天空一阵黑似一阵,乌云满布,突然下起雨来。
张伯伦从清晨赶路,这时已疲惫不堪,但仍然冒雨向希特勒的别墅赶去。
希特勒并没有到伯希特斯加登火车站去迎接贵宾,而是在他的别墅高高的台阶上等候着。
他看着比他年长20岁的张伯伦弓着腰在雨中艰难地爬着上山的台阶,感到十分滑稽可笑。
希特勒和张伯伦在一楼会客厅喝过茶之后,来到二楼希特勒的书房。
希特勒首先发言,长篇大论地吹嘘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作出的“巨大贡献”。
说他现在已下定决心,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让捷克斯洛伐克境内300多万日耳曼人“重返”德国。
他说:“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对我的决心产生任何怀疑。
我决不能容忍一个小小的二等国家把有1000年历史的强大的德国看作仿佛是次一等的国家。
我今年49岁。
如果德国为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卷入一场世界大战的话,我希望我能以壮盛之年的全部精力领导德国渡过危难。
当然,如果由于这个问题而竟然引起世界大战,我将不胜遗憾。
不过,这种危险决不能使我的决心有任何动摇。
我为此准备迎接任何战争,甚至世界大战。
世界上任何国家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决不后退一步。”
“如果元首已决定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根本不想在我们之间讨论一下的话,那么为什么还要让我来呢?我浪费时间了。”
张伯伦突然打断了希特勒滔滔不绝的讲话,很不耐烦地说。
希特勒没想到张伯伦会和他顶嘴,正欲发作,又一想,这位是大英帝国的首相,不好轻易得罪,遂平静下来,缓和地说:“我们可以讨论 一下,看是否还有和平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
如果按民族自决的原则做出割让的话,英国是否同意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是问题的核心。”
张伯伦对希特勒明目张胆的领土扩张要求不仅不感到震惊,而且表示满意,说:“我可以代表个人说,我承认苏台德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 的原则。
我希望回到英国向政府报告我个人的态度,并且取得政府的批准,同时还要和法国人商量。
在此之前,我不能把话说死。
我希望我们在最近能够再会商一次。
在我们再次会商前,我希望元首不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我期待着尽早与首相先生再次会见,”希特勒说,“在此期间,我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实际上,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工作仍在加紧进行:9月16日,最高统帅部与宣传部共同制定了一项军事侵略与舆论宣传相配合的计 划;17日,希特勒指定最高统帅部派人去协助汉莱因组织“苏台德自由团”,并命令这个团要不断制造与捷克当局的武装冲突和纠纷。
19日,最高统帅部向准备参战的5个军群(共36个师)下达了行动时间表。
张伯伦9月16日回国后,立即电召伦西曼勋爵从布拉格返回伦敦。
当晚,他召集内阁会议,传达了伯希特斯加登会谈的情况及希特勒的建议,并让伦西曼介绍有关情况和提出建议。
伦西曼的建议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他的建议比希特勒提出的要求更加干脆:他主张把苏台德区立即移交给德国,根本不必费事举行什么公 民投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