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钢琴制造商的妻子海伦·贝希施坦因太太,在一段时间里曾是纳粹党的主要经济来源。
慕尼黑艺术出版公司老板恩斯·汉夫特丹格尔,一次就送给希特勒1千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四是向大资产阶级伸手。
到20年代后期纳粹党的开支渐渐庞大,单靠原来的经济来源已远远入不敷出。
于是希特勒又把手伸向德国垄断资产阶级。
据战后纽伦堡国际法庭的材料证明,德国煤钢垄断巨头每年给纳粹党捐助100万马克,企业主联盟每年捐助200万马克。
鲁尔煤矿辛迪加1930年决定每卖一吨煤抽5芬尼给纳粹党,全年约合100万马克。
前德皇威廉一世也是纳粹党的一个大施主,到1930年已捐助了200万马克。
五是向外国资本家伸手。
美国垄断巨头摩根、洛克菲勒、杜邦、福特,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董事长德特丁,英国报业大亨罗特米尔,瑞典火柴大王克雷格尔,法国大 军火商克雷佐等,为了鼓励希特勒反共反苏,都向纳粹党提供过大量援助。
希特勒认为,纳粹运动要发展,必须加强宣传,面向群众,改变德国工人党原来那种半秘密的活动方式。
为此,他对召开群众集会特别重视,非常热衷。
1919年10月,他用德国工人党的全部经费在《慕尼黑观察家报》登载了一则召开群众集会的启事。
10月16日,德国工人党在皇家啤酒馆举行了第一次大型集会。
---------------
3.初露锋芒的希特勒(5)
---------------
希特勒运用自己能言善辩、巧于辞令的特长,在会上发表了一次很富感染力的演说。
到会群众深受感动,自愿献出了300马克的捐款。
希特勒尝到了甜头,便用这笔钱印发了更多的广告,继续举行群众集会。
仅1920年,纳粹党就召开了46次大型集会,与会人数超过62万人;希特勒在其中的31次集会上发表了演说。
希特勒同旧政党的演说家不同,他喜欢单刀直入,大量使用民谚俗语,不仅明白易懂,还能使听众产生他乡遇故知之感;再加上他手舞足 蹈,很能吸引入,希特勒对自己的演说魅力虽然充满自信,但他认为,光靠演说还不能争取更多的群众,纳粹党还应当有一份自己的报纸。
1920年12月他用6万马克买下了《人民观察家报》。
该报就是原来的《慕尼黑观察家报》,当时已负债累累,濒临破产。
购买此报的款项大部分来自一位将军的捐助,其余则是希特勒的朋友埃卡特所筹集。
从此,纳粹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这份《人民观察家报》易主之后,极尽煽惑之能事,为纳粹党的兴起和希特勒上台鸣锣开道,立下了汗马功劳。
希特勒早在维也纳流浪期间,就对资产阶级政党所惯用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恐怖手段”产生了浓厚兴趣。
意大利法西斯党的疯狂肆虐又给了他新的启发。
希特勒认为,要使纳粹运动迅速发展,必须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发挥暴力手段的巨大作用。
1921年8月,希特勒接受罗姆的建议,招募了一批膀大腰粗的退伍军人,专门负责在纳粹党集会时维持秩序。
为了不招风惹眼,引起非议,这支纠察队起初叫做体育运动队。
同年10月,又改名为冲锋队。
11月4日,希特勒在皇家啤酒馆演讲,社会民主党派人来骚扰起哄,冲锋队首次亮相,大打出手,直到大批警察赶到才结束这场武斗。
希特勒后来就此吹嘘说,50名冲锋队员打退了社会民主党派来的七八百人。
从此街道就属于纳粹党了。
为了打击政敌,冲锋队还主动出击。
1922年1月12日,希特勒亲自带领冲锋队去破坏社会民主党的集会。
冲锋队员接受军训,拥有武器,身着统一的褐色制服,因而又称褐衫军。
冲锋队员除了充任纠察之外,还在建筑物的墙壁上粉刷标语和张贴广告,与持不同政见者厮打殴斗。
这些颇具神秘色彩的活动,对青年人很有吸引力。
开始参加冲锋队的主要是不能进入常备军的旧军人,后来则有大批社会青年加入冲锋队。
到希特勒上台前夕,冲锋队已发展到200多万人。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冲锋队的成分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控制。
因此,希特勒又在1925年11月挑选了一批可靠的冲锋队员组成党卫军,专门负责希特勒和其他纳粹头目们的保卫工作。
党卫军身穿黑色制服,帽子上有骷髅标志,因而又称黑衫军。
第一任党卫军的头子是希特勒的司机施雷克。
1929年海因里希·希姆莱接管党卫军后,党卫军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秘密警察。
经过希特勒的疯狂活动,纳粹党有了一个很能骗人的纲领,网罗了各色各样的干部,筹措了源源不断的经费,建立了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装 力量。
结果使纳粹党徒不断增加,纳粹运动飞快发展。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时,该党只有55名党员。
而到1922年初,纳粹党员已发展到3000多人,1923年发展到55万人,1928年发展到18万人,1932年发展到100万余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