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为日方的新姿态而备受鼓舞,于是密令高宗武开始行动。
高宗武经过事先与松本重治协商,在日本军方的严密安排下,于7月5日乘日方“皇后”号客轮神秘地抵达了日本。随后,在影佐祯昭的安 排下,高宗武与日方陆相板垣征四郎、参谋次长多田骏、国会议员犬养键、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今井武夫等人举行了会谈。
在会谈中,高宗武说:“日本现在不承认蒋介石政权,为了造成日中和平,必须找蒋介石以外的人,这个人就是汪精卫。他是国民政府中 的主和派,且蒋汪之间的意见分歧也越来越大。”
板垣征四郎陆相表示同意这种看法,值得日本政府考虑。
7月12日,日本内阁召开由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参加的五相会议,专门讨论了高宗武的意见。会后作出决定,“起用汪精卫等‘ 中国第一流人物’,削弱中国现中央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抗战意识,设法建立新政府以取代蒋介石政府。”
高宗武得此情况,十分兴奋,立即回国报告汪精卫。由于害怕被蒋介石知道,高宗武未敢回武汉,而改道上海。在上海,他向汪精卫作了 报告。汪精卫一看日方要他出马“主持和平”,大喜。同时又觉得单独对日言和,决瞒不过老蒋。于是便将日方的《报告》,原样交给了蒋介 石。
蒋介石看后,很恼火,骂道:“高宗武是个混蛋!是谁要他到日本去的?通知高宗武立即给我回汉口,他的活动经费立即停发!”
这时汪精卫感到,劝蒋介石与日方和谈,已毫无希望,只有自己单独干下去。8月下旬,高宗武回到香港后,结核病复发,已不能胜任“和 平工作”。随即,汪精卫任命梅思平替代。
梅思平,历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是国民党“CC系”的重要干部之一。抗战爆发后,梅思平对抗战胜利失去了希望,曾鼓吹反 共论调和民族失败主义。高宗武的职务由梅思平接替再好不过。
梅思平上任后,为了报答汪的恩典,尤为卖命。从8月到12月,梅思平先后在香港与松本举行了五次会谈,着重就“日本撤军”、“和平运 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于梅思平的业绩,汪精卫大为赞赏,指令梅思平为汪的全权代表,同日方继续会谈。
11月12日,梅思平绕道香港到达上海,与日本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今井武夫举行了预备会议。梅思平在会上大谈卖国论调。11月15日,今 井武夫匆匆回国,向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汇报了预备会议的内容。日本大本营经过讨论,决定“大力推进日汪会谈”。
在上海虹口区东体育会路虹口公司不远处,有一幢孤零零的灰色房子,又名“重光堂”,这里原是日本在中国的特务机关所在地。19日, 日汪双方在这里举行了正式会谈。会谈后,梅思平与日方影佐祯昭、今井武夫以个人的名义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和《日华协议记录谅解事 项》。双方协议规定:
一、中日缔结防共协定,中国承认日军防共驻扎;
二、中国承认满洲国;
三、日本侨民有在中国居住、营业的自由;
四、中日经济合作,特别是利用、开发华北资源,承认日本有优先权;
五、协议以外的日军,于两国和平恢复后,开始撤退,两年内撤完。
11月27日,梅思平将“密约”缝在西装马甲里面,从香港飞往重庆,向汪精卫汇报。汪精卫接到“密约”,立即召集手下干将周佛海、陶 希圣、陈璧君、曾仲鸣等人讨论。他们一连开了七八次会。他们认为“密约”内容可以接受,但对是否离开重庆意见不一。急于要当“第一夫 人”的陈璧君极力主张走。汪精卫是宁当儿皇帝,也不想继续寄蒋介石之篱下。走!与会的周佛海、陶希圣、曾仲鸣等人都表示赞同。
12月1日,梅思平到达香港,对日方作了答复:
一、承认上海重光堂会谈的协议;
二、预定12月8日从重庆出发,经成都于10日到达昆明;
---------------
10.卖国者(4)
---------------
三、中国方面希望近卫首相于12月12日发表声明;
四、在近卫声明中,日方有明白表示不进行经济垄断和干涉内政之必要;
五、汪去昆明、河内或香港中之任何一地表示下野。
与此同时,日方通知梅思平,日本政府满足这些要求,并决定派外务省调查部长田尻爱义立即动身,前往香港,安排汪精卫离开重庆。
对于日方的快速反应,高宗武十分感激,便力促汪精卫等人尽快逃离重庆,以便配合日方的行动。
1938年12月18日下午1时,从重庆方向开来的飞机抵达昆明机场。当汪精卫走出机舱时,只见云南省主席龙云率领省府各厅、署、局官员, 列队相迎。当晚,汪与龙云进行了交谈,并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龙云。龙云当即表示赞同和平解决中日问题,并保证送汪去河内。
12月19日,汪精卫偕夫人陈璧君、周佛海、陶希圣及副官、随从等一行十余人,乘龙云代包的专机,从昆明飞抵越南河内。可是,当汪精 卫等人一走,心有余悸的龙云将汪精卫等人离境的情况,告诉了老蒋。老蒋大为惊讶,急令国民政府对此事严加保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