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攻苏联的准备工作完全按照规定时序紧张地进行。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十分谨慎,异常周密,仅写成的文字就达数万页,绘制的地 图和示意图多达数千张。富有经验的将军们和总参谋部的军官们系统而详尽地研究了进攻苏联的侵略计划。1940年8月1日,马克斯将军向哈尔 德将军呈报了对苏作战的第一份确切方案。“闪电战”思想是这一方案的基础。马克斯建议组建两个突击集团,其任务是务必推进到顿河罗斯 托夫—高尔基城—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尔后抵达乌拉尔。马克斯认为,占领莫斯科将具有导致“苏联停止抵抗”的决定性意义。预计实现击 溃苏联的计划耗时9—17周。
在凯特尔报告用于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的工程技术准备还存在不足之后,根据约德尔的指示,于8月9日起草了一个取名为“东方建设”的 绝密级训令。其中,强调要加强对苏作战的后备设施的建设,如修复和建造铁路、公路、营房、旅馆、机场、靶场、仓库和通信线路。与此同 时,对新兵团的组建和战备也作出了规定。
1940年8月底,法西斯德国对苏战争计划的基本方案已制定完毕。它采用了“巴巴罗萨”计划的名称。“巴巴罗萨”,是蓄有红胡子的德国 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用他的绰号为计划命名,用意就是为了“消灭俄罗斯的有生力量”。无限制地使用最残酷的武装暴力手段进行灭绝人 性战争的思想,奠定了“巴巴罗萨”计划的基础。该计划经希特勒、凯特尔、勃劳希契、哈尔德和其他将军参加的作战会议讨论后,交由陆军 副总参谋长保卢斯上将负责修订。哈尔德命令保卢斯详细制定出以130—140个师的兵力入侵苏联的计划。入侵目的在于围歼苏联西部的苏军, 并前进到阿斯特拉罕—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
保卢斯认为,必须建立三个集团军群:用以进攻列宁格勒的“北”集团军群;用以进攻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 ;用以进攻基辅的“南”集团军群。
1940年8月开始的对“巴巴罗萨”计划的初步拟制工作,以两次军事演习的实施而告结束。1940年11月底至12月初,设在佐森的陆军总参谋 部在保卢斯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作战演习。哈尔德上将、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豪辛格上校和其他高级参谋人员以及开始对苏侵略 行动准备的各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司令部参加了演习。演习刚一结束,陆军总参谋长就利用演习的理论成果主持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在会上 ,一位集团军的部长金采尔上校作了报告,详细介绍了苏联的经济和地理情况,并对苏联红军进行了分析。
佐森军事演习意味着法西斯德军在策划反苏侵略战争的战争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1940年12月5日,在希特勒主持的一次例行秘密会议上,以哈尔德为代表的陆军最高指挥部报告了密语代号为“奥托”的进攻苏联的计划。 该计划是依据参谋部人员的演习结果拟定的。其核心论点是:按既定计划以最快速度开始备战,战役发起时间初步定在1941年5月。希特勒同意 了这一计划。会后第二天即12月6日,约德尔委托瓦尔利蒙特将军根据大本营会议通过的决定,起草对苏战争的训令。6天后,瓦尔利蒙特就把 起草好的第2l号训令呈报给约德尔。约德尔稍加修改后即上送希特勒核准。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了“巴巴罗萨”计划的第21号训令, 批准了法西斯德国对苏战争的最终计划。
---------------
15.苏德大战:枪弹已上膛(3)
---------------
“巴巴罗萨”计划共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总目标概述;二、罗列了德国在反苏战争中的盟邦;三、有关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实施军事战 役的计划。该计划宣称:“德国武装力量应做好准备,以便在对英战争尚未结束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军事战役战胜苏俄。”计划规定的当前 和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在出其不意的战役中通过坦克的高速奔袭实施突破,歼灭红军主力于西部边界地区。据认为,此举将能消灭红军全部 兵力的2/3,而余下的部队“将在罗马尼亚和芬兰积极参与对苏联的战争中被牵制在侧翼”。计划规定的战役根本目标是:“沿阿尔汉格尔斯 克至伏尔加河一线将俄国的亚洲部分隔离开来。”
该计划把列宁格勒、莫斯科、中央工业区和顿涅茨河流域列为具有极其重要政治意义的基本军事战略目标。而其中攻占莫斯科为该计划的 重点。计划规定,突击集群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首先,第1集群(集结于东普鲁士的“北”集群),应向列宁格勒方向实施突击,消灭苏 军于波罗的海;第2集群应从华沙及其以北地区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实施突击,消灭在白俄罗斯境内的红军;在卢布林地区普里皮亚特河沼泽 以南集结的第3集群的任务是向基辅实施突击。当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后,务必继续“进攻战役以夺取最重要的交通和国防工业中心—— 莫斯科”。而实施辅助突击有以下几个方案:从芬兰领土进攻列宁格勒和摩尔曼斯克;从罗马尼亚境内出击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日梅林卡 ,直至黑海沿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