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10日23时,亚历山大将军下令再次发起冲击。
担任攻克卡西诺峰的是波兰将军安德森指挥的波兰军。
波兰军英勇无畏,一次次向山顶冲击;一批被扫倒,另一批又冲上去……
但还是被击退了。
波军进攻失利,法国将军指挥的法国远征军却在左翼占领了毛奥峰,打通了7号公路,并迂回到卡西诺峰后面的6号公路。
德军扼守了7个月的古斯塔夫防线被突破了。
凯塞林急忙从安齐奥调来一个装甲师想堵住缺口,但太晚了。
而这次调兵又给安齐奥的盟军提供了机会。
5月22日夜,盟军安齐奥滩头的500多门大炮发出怒吼。
天明时分,60架盟军轻型轰炸机又向德军投下炸弹。
盟军坦克和步兵接着发起冲击。
这次进攻是克拉克和亚历山大两人协商好的。
亚历山大希望克拉克在安齐奥滩头的美军突破德军防御后,占领阿尔班山,继续向前推进到瓦尔蒙托内,切断6号公路,堵住卡西诺正面德 国2个军的后路。
之后与正面盟军配合,全歼驻意大利德军主力。
但克拉克将军却另有打算。
他想自己第一个进入罗马,以罗马的解放者载入史册。
经过四天苦战,安齐奥滩头的美第2军在新任军长特拉斯科特将军的率领下,突破了德军防御,踏上7号公路,与顺7号公路打来的英军会师 ,凯塞林的第10集团军马上就要成为盟军的瓮中之鳖。
就在这时,克拉克将军命令美第2军军长特拉斯科特将军把美第3师留在瓦尔蒙托内,封锁6号公路。
其余的主力部队向左转,沿7号公路进攻罗马。
特拉斯科特将军大吃一惊,亚历山大将军更是吃惊,要求丘吉尔首相亲自干涉。
但克拉克将军不管不顾,继续命令美军主力冲向罗马。
留下进攻瓦尔蒙托内的美第3师奋力冲向目标,但力量太弱,被德军挡住。
待美军终于占领瓦尔蒙托内时,德国第10集团军已经溜走了。
6月4日,克拉克将军率美军最先进入罗马,受到罗马居民狂热的欢迎;其热烈程度,足以同古罗马英雄凯旋相媲美。
但亚历山大将军却没有原谅克拉克将军。
战争结束很多年后,亚历山大将军还这样评论:“我一直向克拉克将军保证,一定让他的部队进占罗马;我只能这样认为,他的决定与其 说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还不如说是受到沽名钓誉的动机所支配。”
由于克拉克将军放跑了凯塞林元帅的德国第10集团军,德军虽损失惨重,但建制完整,慢慢恢复了元气,抵抗力逐渐加强。
盟军此时已大举在法国北部登陆,不断把本来就兵力不足的驻意盟军调往法国,其中有在卡西诺立下奇功的法国远征军。
---------------
9.血浸意大利(6)
---------------
驻意盟军直至1945年4月29日才最后击败德军。
这一天,驻意德军总司令维廷霍夫将军签署了投降书。
5月2日正午12时,意大利境内的敌对行动停止。
这场从开始到结束直至现在都有争议的意大利境内的军事行动停止了。
盟军在西西里和意大利共伤亡320995人;轴心国是658339人。
英国着名军事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富勒将军评论这次意大利战役:“……是一场作战手段不够、没有战略目的,也没有政治基础的战役 。
意大利战争变得没有意义。”
除了这场让军事评论家、军事历史学家议论纷纷的意大利战役外,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进行了一场同样引起各种议论的战役——对 德国持续不断的战略轰炸。
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初露锋芒。
德国人用飞机空袭伦敦,英国人也轰炸德国西部城市,以示报复。
战争结束后,一位名为杜黑的意大利将军着书立说,认为今后的战争靠空军轰炸机的轰炸就可以打赢。
这种理论被称为“空军制胜论”或“杜黑学派”。
杜黑的“空军制胜论”颇受岛国英国的推崇,也受到德国、苏联的注意。
英国在1918年建立了独立的空军,致力建设一个以远程轰炸机为主的空军。
1935年3月,纳粹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开展示了隐蔽多年的德国空军。
德国空军最初也受杜黑理论的影响,重点发展远程轰炸机。
但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却使德国人改变了看法。
德国人在实战中发现,空军直接支援地面部队可以取得惊人的效果,而轰炸城市、工业中心却效果甚微。
德国研制出一系列支援地面部队的双引擎和单引擎轰炸机,其中最着名的是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这种飞机造型独特,有一对海鸥状的机翼,最高时速为255英里,有三挺机枪,能挂1000至3500公斤的炸弹。
俯冲投弹时发出一种凄厉刺耳的呼啸,令人魂飞魄散。
二战初期,靠着装备这种飞机的德国空军的支援,德国军队所向披靡,打垮了波兰、法国和低地(即荷比卢)国家,“斯图卡”式轰炸机 也出尽了风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