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两个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在突破敌人防御后,两面合击,迅猛前进。
至1月28日,两个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在兹维尼哥罗德卡胜利会合,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陷入合围的德军计有:第11和第42军的军部机关、7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师、一个摩托化旅,以及另外一些分队和个别部队。
但在离被合围的德军不远的地方,“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拥有大量的坦克师。
它不仅打算给自己的部队解围,而且计划以坦克第1集团军从西面、第8集团军从南面两路实施突击,反包围突入兹维尼哥罗德卡地域的苏 军。
但敌人集结兵力缓慢,未能完成反包围任务。
在合围对外正面,双方交战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
1月28日,进攻苏军两翼的德军共有3个坦克师和3个步兵师。
至2月11日,德军增至8个坦克师和6个步兵师,德军调来解围的兵力已超过被围的兵力。
德军统帅部相信,他们肯定能为被围的德国部队解围。
德国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胡贝夸下海口,给被围德军发电报说:“我来救你们。
胡贝。”
希特勒也对胡贝将军的强大坦克集团抱有很大的希望。
他在发给被围德军司令施滕麦尔曼的电报中写道:“可以像依靠石头墙一样依靠我。
你们将从合围中解救出来。
目前应坚持住。”
为了不让敌人突破合围圈,朱可夫迅速将坦克第2集团军从预备队中调到危险地段上。
坦克第2集团军展开后,立即实施反突击。
敌人被阻止住了,而且在部分地段还被击退到他们的出发地域。
2月8日15时50分,苏军派出军使,向被围德军发出敦促投降的最后通牒。
2月9日12时,施滕麦尔曼将军的司令部通知说,拒绝接受苏军的最后通牒。
以后,苏军加强了攻击。
至2月11日,被压迫在合围圈中心地带——斯捷勃列夫、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的德国部队,只占有长35公里、宽22公里的地段,其供应 来源几乎全被切断。
---------------
13.苏军大反攻(3)
---------------
2月11日,“南方”集团军群对合围对外正面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
德坦克第1集团军以4个坦克师的兵力,从里齐诺以西地域向累襄卡实施突击。
与此同时,德第8集团军也以将近4个坦克师的兵力,从耶尔基向累襄卡发起进攻,而被围德军则冲向突破口接应。
苏军击退了敌军从耶尔基发动的冲击。
但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的部队攻入了累襄卡;被围的德军在2月11日夜里也突围到慎迭罗夫卡。
这时,力图会合的这两个德军集团之间的距离,已缩小到10至12公里。
在此紧急情况下,朱可夫迅即命令苏军坦克第2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主力以及几个步兵师和反坦克炮兵,火速增援上述突破地段。
并命令苏军航空兵对累襄卡和慎迭罗夫卡实行大规模的强有力的空袭。
敌人损失惨重,2月12日白天,被迫放弃了与被围德军会合的企图。
为了更快地歼灭被围敌军,苏军最高统帅部于2月12日决定,由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大将负责指挥对内正面的所有作战部队。
同时,命令朱可夫元帅负责协调对外正面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的行动。
在被围德军已陷入绝望境地的情况下,德“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被迫准许他们丢弃汽车、重武器以及除坦克以外的一切技术兵器,用本 身的力量向累襄卡方向突围。
2月16日夜间,陷入绝境的德国被围部队借助夜幕和暴风雪的掩护,分成三路纵队,一枪不发,悄悄地开始突围。
苏军迅速做出反应,向那里派出坦克和炮兵,并召唤夜航轰炸航空兵进行空袭。
敌军纵队在苏军地空协同打击下,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2月17日整整一个上午,苏军以更猛烈的火力歼灭德军突围纵队。
结果,敌军基本上被歼和被俘,只有一部分坦克和运载将军、军官和党卫军的装甲车得以突围。
是役,德军被击毙55万人,被俘18万人,还丢下大批技术兵器。
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的结果,远远超出最初预定的目标。
两个乌克兰方面军不仅围歼了威胁其侧翼的敌军重兵集团,拔除了卡涅夫突出部,而且重创敌人15个师(其中有8个坦克师),从而大大削弱 了德军的力量。
为了庆祝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的胜利,苏联首都莫斯科于2月18日以祖国的名义,用224门火炮齐射,鸣放礼炮20响。
参战的部队都受到表扬。
数以千计的苏联军人获得勋章和奖章,几十个战功卓着的官兵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科涅夫大将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空军元帅诺维科夫被授予空军主帅军衔,罗特米斯特罗夫上将被授予装甲兵元帅的军衔。
然而,苏联名将瓦杜丁大将却在这次战役之后牺牲了。
他不是死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枪炮之下,而是被苏联国内的一群匪徒(乌克兰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杀害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