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所到之处,德军望风而逃。
所遇到的阻碍,只有蜂拥上前、热烈欢迎的人群。
9月12日,从法国南部北上的盟军与从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在法国第戎附近胜利会师。
盟军在西欧大地自北向南展开3个集团军群,在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上将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向德国杀去。
全世界都在狂喜之中。
“年底前将结束战争”,世界各大报刊都发出这样的乐观预测。
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情报部也持同样的观点。
8月底,它在简报中称:“8月的战斗打得很漂亮,西线德军已经不行了。
两个半月的苦战已使欧洲战争的结束在望。”
一个星期中,情报部的另一份简报把西线德军描绘成“只是一支组织涣散、士气低落、装备不足、狼狈逃窜的战斗组”。
美国第1集团司令部情报处也认为,“德国的战略形势已恶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在德军最高统帅部控制下,有组织的抵抗不大可能继 续进行到1944年12月1日以1944年夏,美军进攻占据法国的德军。
图为被击毁的德军坦克。
后,也许会结束得更早。”
在一片充满胜利气氛的乐观情绪中,只有少数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一位是美国骁勇的战将小乔治·巴顿的第3集团军情报处长科克上校。
他提醒人们:“纳粹分子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在战场上进行拼死斗争。
敌人在争取时间。
当我们东进到越来越狭窄的走廊时,天气和地形就要成为德军的盟军。”
另一位忧心忡忡的盟军将领是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上将。
艾森豪威尔将军一再告诫新闻记者不要过于乐观,战争不会很快结束。
因为“部队推进速度很快,后勤补给极其紧张,即使敌人抵抗十分微弱,要在广阔的前线上同时推进也是不可能的”。
艾森豪威尔一语道破天机。
此时盟军在西欧共有38个师,还有8个师正在土伦登陆。
这支空前庞大的大军却只有诺曼底滩头的人造港和法国南方的土伦、马赛港。
艾森豪威尔原来指望能使用瑟堡港和布雷斯特港。
但德国人有条不紊地彻底炸毁了这两个大港,至少得用3个月才能恢复。
安特卫普港虽安然无恙地落入盟军之手。
但德军却占领着扼守着斯凯尔德河河口的诸岛屿,盟国船只不能驶入安特卫普。
盟军的战线一天天向东移,离诺曼底海滩越来越远,运输日益吃紧。
富于想像的美国兵组织了“红球快车”,人歇车不歇,用25吨的道奇卡车日夜不停地把物资送往前线。
盟军运输机部队把所有的运输机用于运送物资。
这些措施虽然缓和了后勤补给困难,但如杯水车薪。
因为没有港口,英国、美国、加拿大东部各港口的物资堆积如山,无奈诺曼底海滩和马赛、土伦港太小了。
艾森豪威尔急欲攻占扼守斯凯尔德河河口的岛屿,开放安特卫普港。
他知道不使用安特卫普港,盟军就无法增兵欧洲大陆,最后打败德国。
然而就在这时,他的下属、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英国陆军元帅贝尔纳德·蒙哥马利,送来了一份让他颇为吃惊的作战计划——“市场 —花园”,建议使用盟军空降第1集团军的3个师在荷兰空降,夺取五座重要桥梁;同时英国第2集团军发动地面进攻,同空降兵会师,前出到莱 茵河右岸,为第21集团军群绕过“齐格菲防线”,进击德国北部平原、占领鲁尔区、直捣纳粹老巢创造条件。
空降兵的行动代号为“市场”,最终目标是占领96英里以外横跨下莱茵河的阿纳姆桥。
英国第2集团军的作战代号为“花园”。
“蒙蒂竟要跃进96公里!”艾森豪威尔简直不相信这个大胆、富于想像力的计划会出于蒙哥马利之手。
艾森豪威尔同蒙哥马利共事已有一年半,对此人颇有了解。
---------------
17.西线大战正酣(2)
---------------
蒙哥马利身材不高,嗓音尖利,性格古怪、谨慎,不把一切都准备得滴水不漏,决不会轻举妄动。
不要指望蒙哥马利同巴顿那样敢打敢拼,敢于冒险。
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打了胜仗,但应该打得更漂亮。
因为蒙哥马利不敢大胆向海岸穿插,隆美尔得以夺路而逃。
在1943年9月的意大利南部战役中,蒙哥马利谨慎过度,又放跑了德国一个装甲军。
更让艾森豪威尔不快的是20天前发生的事。
因为蒙哥马利未能按计划在阿尔让唐同布莱德雷会师,德军大约有5万人在法莱斯包围圈死里逃生。
一些英国军事评论家,如大名鼎鼎的利德尔—哈特和富勒,对蒙哥马利也颇有微词,把他称为“1942年的将军,1918年的战术”。
这样一位循规蹈矩的人怎么会提出如此冒险、如此富于想像的计划呢?
艾森豪威尔不禁把这个计划同蒙哥马利与布莱德雷、巴顿的关系联系起来。
此时,布莱德雷指挥的盟军第12集团军群正势如破竹,向德法边境疾驰;巴顿的第3集团军正风驰电掣般地杀向法国边境城市梅斯、斯特拉 斯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