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久攻不下,形成胶着状态。
11月9日,日本第14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向南方军司令长官寺内寿一元帅陈述意见:“莱特作战现在已到中止时机。
即使继续作战也没有成功的希望,反而只会给今后的吕宋作战造成困难。”
寺内于10日召开南方军和第14方面军的联合幕僚会议,研究了关于莱特战役的全面指挥问题。
结果寺内表明了继续作战的坚定决心。
于是,山下奉文又不得不下决心,重新部署,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式。
他一方面答应给第25军增派援兵(两个师团、一个旅团),一方面准备发动攻势,夺回以普劳恩为中心的机场群,以削弱美国空军的战斗力 。
12月初,奉命夺回普劳恩机场群的第16师团和第26师团的部队,开始向普劳恩推进。
6日拂晓,第16师团一个大队攻击普劳恩北机场,奇袭成功。
当日傍晚,一批伞兵部队降落在普劳恩机场和附近的另一机场,并与第16师团的部队取得了联系。
第26师团以先遣大队为基干,于6日夜冲入普劳恩南机场,但未成功。
7日夜再次冲击,获得成功。
日军地、空协同作战,夺回了普劳恩南北两个机场,使美机在南部的活动显着减弱。
---------------
24.重返菲律宾之战(6)
---------------
7日凌晨,正当日军集中力量扩大战果时,美军第77师在乌目以南3英里的迪波西托村附近登陆。
这对日本第35军来说,真是心腹之患。
12月10日晨,美第77师向乌目进军,11日拿下乌目。
这样美军就占领了日第35军的根据地,封闭了日军赖以增援和补充物资的最重要门户。
15日,美军又在民都洛登陆,为进攻吕宋准备基地。
于是,第14方面军决定停止整个莱特作战,命令第35军自战自活,准备长期抗战。
残存的日军尚有1万余人,先是集中在西海岸的康圭坡山上。
但因弹尽粮绝,无以维生,每天约有100人死于饥饿。
他们纷纷逃命,偷偷地乘船逃往宿务第35军军长铃木宗作也逃到宿务岛,但那时美军已在宿务登陆,他便向棉兰老驶去。
船行至内格罗斯岛时,遭到美国飞机扫射,铃木被打死,其参谋长和副官逃生。
,最后约有5000人生还日本。
在莱特战役中,美军阵亡3500人,负伤12万人。
1944年12月15日,一支美国舰队——6艘护航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其他一些小型舰艇,护送美国两栖部队,开始在民都洛登 陆。
天气极好。
岛上日军只有两个营。
他们分散在各地,根本无力抵抗美国登陆部队。
美国工兵部队的一位老战士说,登陆作战就像演习一样。
但对美国海军舰艇来说,任务就不那么轻松了。
神风特攻机活跃异常,一架俯冲轰炸机击中了旗舰“纳什维尔”号,当场炸死130多人,伤者190人,包括登陆部队指挥官威廉·邓克尔准 将。
此后,特攻机的自杀性攻击一直没有停止过。
美军在民都洛登陆之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工程部队便日以继夜地修建机场。
有一个战斗机机场5天就完成了,另一个是13天完成的,比计划提前一星期。
这一切都是为了进攻吕宋做准备。
麦克阿瑟很早就想打回吕宋。
他选择了仁牙因湾作为登陆地点。
这里海滩宜于登陆,又有优良港口设施,交通便利,可以通过铁路和公路网南下中央平原,直捣马尼拉。
麦克阿瑟集结了10个师、5个团战斗队和许多支援部队,其规模远远大于在北非、意大利或法国南部登陆的美军。
日本第14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虽然早就反对在莱特决战,但他不敢顶撞大本营和寺内寿一,无可奈何地消耗掉了好几个师团和大量飞机 。
他清醒地看到美军的优势,认为惟一现实的打法就是进行持久战,尽量牵制美军,时间越长越好。
山下把吕宋岛上的部队分为3个集团:尚武集团是三者之中最强大和最重要的,由他自己直接指挥,部署在仁牙因湾以东和吕宋中北部,包 括富饶的卡加延河谷,因为那里是日军的粮仓;建武集团部署在中央平原和克拉克空军基地以西的山区,其任务是不让美军利用机场和威胁向 马尼拉进击的美军的右翼;振武集团集中在马尼拉东部的山区,它能控制首都的主要水源。
山下就是以这种态势来迎击麦克阿瑟的登陆部队。
1945年1月9日,在海军少将奥尔登道夫的特混舰队的护送下,美国第6集团军开始在仁牙因湾登陆。
由于日军没打算防守仁牙因海滩,登陆进行得相当顺利。
几天之内,第6集团军就有175万人上了岸,牢固地建立起20英里长的滩头阵地。
与陆军的情况相反,奥尔登道夫的海军舰艇损失很大。
自1月2日从莱特湾启航时起,美舰就遭到特攻机的不断袭击。
到1月中旬,先后共有24艘大小舰艇被击沉,69艘被击伤。
幸运的是,在吕宋岛上,日军只有200架可用的飞机,经过两周自杀性的攻击和战斗,损失殆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