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在丘吉尔访问莫斯科期间,斯大林同英国军政领导人以及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驻苏军事使团团长迪恩少将举行会议。
这年夏天,美军攻打塞班岛,日寇顽强抵抗,宁死不降,使美军伤亡惨重。
所以美国渴望苏联参加对日战争。
在这次会议上,迪恩奉华盛顿指示,急于了解苏联在打败德国之后何时能对日本作战,并向斯大林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
第二天,斯大林做了明确答复。
他说,苏联60个师在远东的时候,苏联就将对日开战。
就是说,除已在那里的30个师以外,再增加30个师,如果美国肯帮助增加这样一支军队所需的物资供应,同时如果苏联参战在政治方面获 得的结果能明确化的话。
10月17日,斯大林交给美国人一份清单,载明苏联军队为进行拟议中的对日作战所需的物资——一支由150万军队、3000辆坦克、75万辆 机动车和5000架飞机所组成的兵力所需的两个月的粮食、燃料、运输装备和其他物资。
总数为860410吨干货和206万吨燃料油,全部要在1945年6月30日以前交货。
迪恩说,虽然俄国人单子上开列的有些物资缺货,但美国人还是做出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80%的货物。
根据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在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3个月后,苏联实施对日作战。
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向日本发表声明,废除苏日中立条约(1941年4月13日签订)。
与此同时,苏联开始从欧洲调遣部队和重武器到远东地区。
远东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日本关东军,把中国东北几省、朝鲜北部、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
为了实施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目的,大本营特地成立了远东苏军总指挥部,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任总司令,下辖3个方面军:远东第l方 面军(原为滨海部队集群),司令员为麦列茨科夫元帅;远东第2方面军,司令员为晋尔卡耶夫;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为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此外,苏联太平洋舰队和红旗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分舰队也归华西列夫斯基统一指挥。
苏联3个方面军计有诸兵种部队131个师和117个旅以及21个边防区。
苏联陆、海、空三军总计174万多人,约3万门火炮和迫击炮,5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170架作战飞机,93艘作战舰艇。
蒙古人民共和国有一支机械化骑兵部队参战,由后贝加尔方面军统一指挥。
盘踞在我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是日本关东军,号称“皇军之花”,曾是日本最精锐的部队。
1941年夏天在试图进攻苏联时,关东军曾达到百万人以上,可谓鼎盛时期。
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很多精锐师团纷纷南调,有4个师团调回本土,到1945年初,关东军实力空虚,“皇军之花”已成历史 陈迹。
为准备对苏作战,日本大本营又进行所谓“彻底的满洲总动员”,搜罗25万在乡军人(即退伍军人)充当炮灰,拼凑8个师团、7个独立混成 旅团,使关东军又膨胀起来。
到1945年8月初,关东军拥有24个师团和9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约为75万人。
这些新建兵团的编制、素质、装备都很差,训练也不够。
---------------
26.最后的冲刺(6)
---------------
武器很缺,计缺野炮400门,机枪236挺,掷弹筒4900个,刺刀约10万把。
日本的权威着作认为,关东军的实际战斗力“换算成过去的驻满常备师团,实际上仅为85个师团。
所以,关东军的增强,可以说是一种表面膨胀而内容空虚的浮肿”。
8月8日夜间,苏联百万雄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强大攻势,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在广阔的战线同时突入中苏国界,击溃日军的边 防部队,进入内蒙古和中国东北。
空军轰炸机群对哈尔滨、长春、吉林的日军军事目标进行大规模轰炸。
太平洋舰队开进日本海域,切断日本与朝鲜以及中国东北的联系,封锁朝鲜北部的港口,并从海上和空中对其进行打击。
从8月9日到14日,后贝加尔方面军的部队摧毁敌人的抵抗,越过大兴安岭和察哈尔的无水沙漠地带,深入内蒙古和中国东北240—400公里 ,继续向主要军事—工业中心挺进。
第1远东方面军突破滨海地区的防御,前出交通枢纽和大城市牡丹江。
日军指挥部为阻挡苏军向中心城市哈尔滨和吉林推进,在这里集中了重兵。
苏军为了加快进军速度和同后贝加尔方面军会师,遂绕过这个防御地段,从南部迂回。
方面军司令员麦列茨科夫迅速把预备队(3个军)拨归第25集团军指挥,令其攻克吉林,截断北朝鲜同中国的联络通道,不让日军向南撤退, 并与第5和第1红旗集团军协同作战,消灭敌人。
第25集团军左翼应对朝鲜沿海地带进行打击,与太平洋舰队的舰艇和陆战队协同作战,参加解放朝鲜。
主要打击应针对日本侵略者在朝鲜北部的主要海军基地和港口雄基、罗津、清津、罗南。
第2远东方面军与红旗阿穆尔河分舰队协同作战。
该方面军部队越过小兴安岭,前出佳木斯,到8月14日傍晚,深入中国东北120公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