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大厅内只有他们四人后,岳云方正sè道:“我走之后。南洋的事务就交给你们三个负责了。我初步的想法是:成立一个南洋都督府,统管南洋地区的所有事务。驻所在位于湄公河口的西贡,这里已经有一定商业基础,土地肥沃,位置极佳……溯湄公河而上,船只航行两天便能到真腊国都吴哥;沿海岸向北一天可达占城国都,五天可达安南国都河内,沿海岸向西三天可达斛罗国都,与三佛齐和东爪哇两国亦是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称南洋之心……”
顿了一下后。他方继续说道:“南洋都督府的大都督我初步设想由务观(陆游的字)担任,副都督由文龙和轩逸(李宝的字)担任,都督府住所设在西贡。待占领真腊全境后,便可暂时放慢一下扩张的步伐,先稳定安南、占城、真腊三国局势……轩逸任南洋水师舰队司令。总揽水师事务,同时配合陆军行动。而陆军方面,则由文龙作主帅,负责整编统率所有南洋军队。务观作为大都督,负责统筹全局。同时,都督府亦有权代表大宋朝廷和南洋其他诸国签订协议。你们的权力是很大的。但肩上的担子亦是很重啊!”
陆游这时听得岳云任命自己为南洋都督府的大都督,还让陆文龙及李宝当自己的副手,不禁大惊失sè,心忖陆文龙和李宝可是七年前就跟随岳云了,现在一个是陆军的一把手,一个是海军的一把手。岳云居然安排他们两个都听自己的,这可真的是让他受宠若惊了。
他于是忙说道:“汉王,陆某一定竭尽全力,为汉王打造一个安定繁荣的南洋秩序。只是安排属下任大都督恐怕不妥吧!属下才只有二十四岁,且职务和官品均不及陆将军和李将军,对军事上更是一窍不通,当大都督,统筹南洋全局,只怕……”陆游战战兢兢地说道。
“没事!南洋都督府的工作,本就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如果只是要攻灭真腊,也不用留下你们三人了,就叫曹宁、高宠,或者关铃、牛通他们都能轻松取胜。之所以要留下文龙和轩逸,就是因为他们不光是勇将,更是智将,而且全局观很强!”岳云侃侃而谈道:“军事上的事,你听轩逸和文龙的就行了。只需发挥你政治上的长处就行了!”
陆文龙和李宝对视了一眼,心道这陆游看来是要飞黄腾达了,如果将来岳云真的称帝,陆游便极有可能拜相,至少六部尚书是跑不掉了。
他们亦是老谋深算之人,立刻便齐声对陆游道:“务观放心,此次新建南洋都督府,有什么事情,大家一块担当,谁不是年轻时过来的,没事的!”
岳云瞥了陆游一眼,亦是露出赞许之sè,对他说道:“务观,你在红河州干得很好,现在红河州的百姓已经完全认同了我们的统治,大部分人平时都说的是汉语,也认为自己是大宋百姓了。因为此地经济远较南面的安南发达,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安南的人想移民过来。本王后来亦盘算了一下,就算我亲自去当这红河州知府,只怕也没你做得好!这次再度远征南洋,我之所以指定你一同随行,就是希望你了解一下当地情形,将安南、占城、真腊三个国家纳入我们的统治体系,能象红河州一样,快速安定下来。所以,这南洋都督府大都督一职,你就不要再推脱了……”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就算真的有人到朝中告你。岳某亦是会象上次张泽端来检查那样,提前通知你的!”
陆游想起四年前之事,亦是有些感动,又见这陆文龙和李宝两人都如此发话了,便只好点头道:“既是如此,属下再推辞就有些不识抬举了,只不过,万一陆某在南洋有什么错误之处,还请汉王和两位将军指点提携!”
三人自然是满口答应,称绝无问题。
安排好了南洋的事务后,岳云便于第二天一早,急匆匆从迪石码头上了船,先顺湄公河而下至西贡,再从西贡换乘大船出海,直向临安行去。他此次走得如此匆忙,亦是迫不得已,乃是临安出了大事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万俟卨的大麻烦
岳云作梦也没有想到,薜弼、范同、何铸这三名清流的代表人物,以及朝中三十二名清流一派的大臣联名,要求罢免万俟卨,称他大搞株连,打击异己。并称如果再不罢免万俟卨,他们自己就要告老还乡了。眼下江南一带的地方政权都有瘫痪的趋势了。如果朝中几十名高官再辞职,只怕这大宋朝廷也会无法运转了。
岳云感觉此事甚为棘手,目前万俟卨已经是刑部尚书,初步得到了岳云嫡系一党之人的认同。而且但他借刑部案子调查之便,建立了一套情报系统,规模虽然没有巩月漓的情报部和王童的监察部大。但也不可小觑。
在岳云出征前,便命王童对万俟卨进行了调查,看其中是否掺杂有私人因素,或者徇情枉法,排挤异己之嫌。只是随着南洋战争的开始,他就没来得及过问调查结果了。看来回到临安后,一定得马上找王童来问问才行了。
不过,岳云却总有些疑惑,万俟卨此人如此jīng明,在官场上也混得如鱼得水,几次朝中争斗都未站错队。为何会犯此明显的官场错误?一下子得罪了几千官员。这些官员都有自己的门生、老师、好友、亲戚。他们的力量完全发动起来,只怕自己也未必能抗得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