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如飓风一般的凌厉气势,将段正严和他的一干群臣吓得面sè苍白,有几个胆小的甚至坐倒在地上,由身边的御林军扶起来后,勉强搀扶着。才能苦苦支撑。
而岳云见到段正严和他的大臣皆面如土sè,也不禁暗暗好笑,心忖陆游还真预测准确,这段正严的确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以自己的军威吓住他,让他不敢行狗急跳墙之事,果然有戏。
在离段正严仅有两步之遥时,岳云方止住了脚步。望着两腿打颤的段正严,只见他身着一袭金黄sè龙袍,须眉皆白。面容倒有几分雍容华贵,只不过,打颤的两腿,惊慌失措的表情极大地破坏了他的华贵气度。
岳云这时微微一笑道:“你就是大理国皇帝段誉?”
段正严愣了一下,直到旁边的朱先武提醒。方慌忙上前拜倒道:“段誉乃是小王以前用的小名,现在小王已改名段正严。得闻上国陛下光临鄙国,鄙国上下无限荣幸!”
说罢,他方从早已恭候在自己身边的高量成手中接过了早已准备好的国书。然后两手将国书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上呈给了岳云。
岳云心中暗暗好笑。接过了国书,看了一会儿后,方沉声道:“段正严,你想成为我大汉的藩属国,以后奉朕的号令?”
“是的!我大理早在以前便奉大宋为宗主国。现大宋既已被大汉取代,则我大理也就顺理成章,理应成为大汉的藩属国。小王已准备了一批礼物,想上呈给上国,以为贡品!”
说罢,段正严冲身后的朱先武使了个眼sè,朱先武会意。然后便对后面的侍从道:“把给上国皇帝的贡品呈上来吧!”
那些侍从应了一声,立刻便有十余人挑着箱,捧着托盘,呈上了给岳云的贡品。
这些贡品价值还不菲,计有金缕玉衣十件,沉香木屏风两座,白玉雕塑二十个,各类玉器若干,此外还有一些大理本地的土特产。
岳云望了一眼这些贡品之后,却并未如段正严想象的那样“龙颜大悦”,然后下马和他亲热地拉拉家常,勉励一番,再高唱汉国和大理世代友好的论调……最后和他并肩进入大理国都,再把酒言欢。
而是出人意料地问
道:“段正严,朕看了你的国书,是想以后奉我大汉为尊,听从朕的命令?”
“是的!这正是小王的意思!”段正严隐隐约约感觉有些不大对劲,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劲,他又说不上来。
岳云眯起眼睛说道:“此次朕率军从瑞丽一路过来,沿途只觉大理军队似乎装备松懈,军纪不严,士卒战斗力也大不如意。”
“这个……是小王平时管教不严,让陛下见笑了!”段正严禁不住拭起袖,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
岳云凝望北方,沉默了片刻,方回过头来,望着段正严,目光如矩道:“如今我大汉的北伐战争,已经进入第二年了。南洋诸国皆表示将派兵前往中原,与我大汉并肩战斗,驱逐金贼。却不知大理是何态度?”
段正严一听,便心知糟了。大理民风素来文弱,要把自己这些军队拉出去跟金军打,那岂不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吗?虽然听说最近几年金军连战连败,却也不是自己那些比抓捕犯人的衙役,战斗力高不了几分的士兵能敌的。
南洋那些小国除了挂个国名,已经和大汉的一个省差不了多少了,自己虽然上表称臣,可事实上还是一个dúlì的国家啊!
只不过,如果硬要不肯派兵,看汉军如今的架势,只怕现在就要翻脸了。
这一刻虽然只有瞬息间,但段正严却感觉象过了万年一般久远。
半晌之后,他方吞吞吐吐道:“陛下……这个,我大理国的士兵训练不足,战斗力低下,如果让他们长途跋涉去了中原打仗,只怕遇上敌人便会一触即溃,拖了汉军后腿,不如让他们还是在大理驻防,我们大理可以为大汉的北伐之战出点钱粮……”
他也想通了,看岳云气势汹汹的样,如果不出点血,只怕糊弄不过去了。
只不过,段正严却没想到,岳云听他说完话后,只是微微一笑道:“段正严,你的意思是大理军队不去中原,是因为训练不足,战斗力低。怕给朕的大军添麻烦?”
段正严听他口气,似乎有回转余地,连忙一个劲地点头道:“小王正有此言,我大理的军队就算上了战场,只怕……只怕也管不了什么用处,倒还不如……倒还不如留在国内吧。”
岳云听闻之后,轻笑道:“既是大理的军队如此不堪,也就罢了,不用去中原参战了!”
段正严和身后的一干大理群臣一听,心中大喜,连忙上前磕头谢恩道:“小王谢过陛下厚恩,陛下真乃仁义之君也!”
“只不过!大理的军队总不可能一直这样战斗力低下,万一你们西北的吐蕃或者南部的蒲甘发起进攻怎么办?”岳云这时却面sè转冷,沉声问道。
“这个……”大理君臣均面面相觑。暗忖现在吐蕃早成一团散沙,诸部之间互相进攻,早就自顾不暇,哪还有实力去进攻别人?
至于蒲甘,就更不可能了,现在蒲甘都差不多亡国了,被南洋都督府直接管辖,没有大汉的同意,借他们十个胆也不敢来进攻大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