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后世的那些个一线城市,此刻多半还都是很普通的地方。上海此刻自不必说了,北京地处幽州涿郡,也算是大汉的边境地带。据出身那里的刘备和张飞讲,现在的涿郡荒凉的很。至于广州和深圳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交州还是一片荒芜,汉化程度相当的低,至于繁华与否就更是无从谈起了。想来想来,所谓的一二线城市之中,现在也就是成都和南京,在这个时候还算是繁华的。
“是啊,昨天夜里孙权派了一支人马想要趁夜渡江,被我们烽火台上的士卒们发现了。用火箭中途射去,这些家伙死伤惨重,大概有千余人死在了江中,还有百余人被俘。我已经审讯过他们了,这次是孙权派他们来的,统兵将领乃是甘宁,可惜没能把他给干掉!”一旁的王平详细介绍了一下情况,说到最后,也是忍不住一阵惋惜。
“区区甘宁,逃了也就逃了吧,不碍什么大事的!”马谡嘿嘿一笑道。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孙武再世相助,孙权也是无力回天了。而就在这时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马谡扭头看去,却见来人正是张嶷。
“军师,大王使者到了!”张嶷不待走到面前就大声道,马谡闻言连忙走下楼来,却见这次来的还是熟人——费祎。
“文伟兄,这么快就赶过来,难道是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看费祎一脸轻松的样子,马谡已经是猜到了一点,当下也是半开玩笑地问道。
不过马谡开玩笑的水准显然还是不如费祎,后者看到他之后,嘿嘿一笑却是开口道:“是有好消息,不过这也使仰仗幼常你的虎威啊!”说完这话,费祎从怀里掏出一卷文书,整了整衣衫之后这才正色道:“现在宣读大王诏令,马谡接旨!”
“臣马谡接旨!”马谡拱手道。
却听得费祎摊开手中的诏书之后,朗声开口道:“汉中王有旨,江东之事迁延至今,已两月有余。前日诸葛子瑜前往汉中,献上降书降表,吴公孙权愿率江东全部士民,纳土归降。如今既已归降,战事平息,地方安定已在须臾之间,此众将浴血奋战之功也。今大王咱令我前来江东,以酒肉犒赏三军。此外一应有功之臣,待战事平息,交接完毕之后,自当论功行赏!”
“啊,孙权投降了!”听费祎说到这里之后,马谡也是大感意外,一时间脑海中一阵翻腾,倒没注意到他接下说的是什么。
第二百一十章受降
马谡承认,作为一个正宗的蜀汉党,从前世到今世,自己一直是很不待见孙权的。*这个碧眼小儿,平白地继承了自己老哥的基业,打仗的本事没有,算计起盟友来却是一把好手。对于这样一个人,马谡也实在是好感欠奉。
现在事情真到了这一步,孙权果真是举手投降了,马谡反倒感觉有些无所适从了。以前孙权虽然实力太差,但终究还是独立于曹刘双方而存在的。现在他这一投降,所谓的三分天下的局面,真的是不复存在了。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整个三国的历史,真的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剧变了。只是自己尚未拿下会稽,孙权为什么会这么干脆就投降呢。后来才知道,刘备也调集兵马从庐江等地弹压吴郡本土,因此孙权一时间感受到太大的压力,终于是忍不住归降了。
定了定神,马谡这才问道:“那么大王的意思是怎么办,准备怎么处置孙权呢,江东这里又该如何呢?”按照刘备的性格,孙权既然是主动投降,多半不会为难他。不过还是先问清楚,以后孙尚香问起来的话,自己也可以早作准备。
“大王说了,既然孙权纳土归降,能够不动刀兵解决问题,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再者,孙权毕竟是朝廷的吴公,若是害了他的姓名,未免是对汉室不敬。因此大王决定,将孙氏全家老小,都送往公安县。和刘季玉他们一起居住!至于江东这里。大王已经任命子诸葛瑾为扬州牧,统领此间事务!”费祎详细地解释道。
“原来如此!”马谡稍一思索,也就明白刘备这么做的意思了。孙权既然已经投降了,那么杀了他也是于事无补,反倒会让以后投降的人心存忌惮,对刘备的名声也是一大损害。在曹操这个大头子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这么做无疑是很不明智的。但是如果让孙权继续滞留在江东,对于处理江东的事务,无疑是很不利的。毕竟孙氏在这里延绵数代,树大根深。到时候这些关系牵扯起来,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按照当年对付刘璋的老办法,把他送到人生地不熟的荆州。*好吃好喝地供着,却不让他兴风作浪。只不过这个孙权的名号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吴公,乍一听起来和蜈蚣似的,哈哈。
不过仔细一想,孙权和刘璋这两个人,还真是有不少共同点啊。同样是白白地继承了一份基业,在赤壁之战之前,他们一个在江东,一个在蜀中。和新野的刘备都是做了多年的邻居。而且在和刘备合作的时候,他们也是整天梦想着利用对方,不想最后却反做了刘备的俘虏,而且还戏剧般的在荆州成了邻居。尤其是孙权,等他真正踏上他向往已久的荆州,真不知道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也许没事的时候,他可以去找左近刘璋溜门串户,聊聊天喝喝茶,感慨一下世事难料,交流一下吃喝玩乐的经验。说不定能相见恨晚,成为落难的朋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们是不是应该感谢马谡,给他们创造了这个机会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