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三国马幼常_南天一鹤【完结】(525)

  万没料到贾诩居然是说出这样的话来,曹丕一时间都是呆住了,不过随即摇头道:“太尉此言差矣,此刻形势危急,旁人或许是无计可施,难道太尉也和这等凡夫俗子一般吗?再者,”说到这里曹丕也是顿了一顿,这才别有深意地开口道:“倘若真的是无计可施,太尉此刻还能安坐于此吗?”

  “陛下的意思是?”贾诩闻言不禁有些慌了,却听得曹丕一字一顿地道:“先皇在时,曾言太尉生平最善自保。试问一旦我大魏真的再无还手之力,届时朕必然是只有一死以报列祖列宗。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太尉难道也要殉葬吗?”

  听了曹丕这话,贾诩的脸色变了又变,看曹丕目光烁烁的眼神,他知道,自己今天要是不能拿个像样的主意的话,曹丕恐怕就不会这么放过自己的。

  犹豫了半晌之后,贾诩这才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如今还有一条计策可以行使。但是此计有伤天和,一旦行使,就算能挽回局势,只怕也是流毒无穷了!”

  听贾诩这么一说,曹丕也不禁脸色微变。要知道贾诩是谁啊,那可是号称毒士的狠人啊。现在连他都觉得有伤天和的计策,那肯定是毒得不能再毒了。曹丕心中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扭转战局的期望盖过了一切,当下咬牙道:“此时若是再无转机,则大魏基业必然要毁于一旦。只要能给刘备致命一击,就算是要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了。太尉,有何毒计但言无妨!”

  “那臣就大胆直言了!”贾诩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这才沉声开口道:“唯今之计,以我大魏一己之力,已无法与刘备相抗衡。只有借助外力,引胡入关和刘备一决胜负,方可有机会从中取事,再扭转眼下的战局!”

  “引胡入关?”曹丕不禁讶然道。贾诩点了点头,拿来一副地图之后,这才摊开地图,指着右上方的一角细细解释道:“陛下请看,如今我汉军已攻入我大魏冀州,邺城虽是城防坚固,但是其余各郡乃至幽州,却都是守备空虚之极。一旦刘备将邺城围而不攻,转而派遣偏师攻打其他州郡,那么最后只剩下邺城这一座孤城,也难以抵御刘备的大军。唯今之计,只有釜底抽薪,想办法让刘备后路不稳,待其回撤之时,再趁机夺取地盘。方可扭转眼下的战局!”

  说到这里,贾诩手指转向地图的右上角。指着幽州之地介绍道:“只是我军固然兵力不足,但是刘备大军北伐,关中之地势必也是守备空虚。若是此时让任城王和镇北将军田豫率军出关,再联络鲜卑、乌桓各部,取道雁门关汇合曹子丹将军的孤军,然后直扑守备空虚的雍司之地,相约事成之后平分其地,则刘备后路不稳,必然是要收兵回军的。届时陛下再趁机发动反击,或可扭转战局!”

  贾诩这一番话说来。只听得曹丕脸色大变。如贾诩所言。自己真要真么做的话,确实是可以给刘备来一下狠的,也有希望反败为胜扭转整个战局。但是一旦这么做的话,自己的名声可就跌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谷底了。要知道之前无论是袁绍还是公孙瓒,这些盘踞在北方的诸侯虽然有时候也会和这些异族合作。但是充其量也就是借用一下这些异族的力量而已,还从来没有过联合异族,来侵犯大汉的疆界,更别说事成之后商议平分土地的了。自己真要是这么做了,就算能够击败刘备,但是日后想要收拢人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再者,曹丕一想之后,却是想到了另外的几个问题。当下摇头道:“太尉此计只怕不妥吧,第一,两年前鲜卑还有匈奴被马谡算计,彼此混战死伤惨重,纵然是我们想借力打力,只怕也是力不从心;第二。一旦我们和这些异族相约平分其地,那么就算是事成之后,刘备也只是撤军而已。日后待他稳住了阵脚,自然还会来犯的。汉国国力远胜我大魏,如之奈何?”

  曹丕这两个问题问的不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贾诩的计策是否可行。听了他的疑问之后,贾诩对于曹丕究竟准备如何行事,也是心里有数了,当下淡淡一笑开口道:“此事陛下无须担心,前年鲜卑诸部虽然多被马谡和张飞所灭,但是步度根、日律推演等部众尚在,此二部再加上乌桓,善射之士不下五万,足可为一大助力。近年任城王在北疆威名正盛,由他出面统领这些异族,自可无碍。至于事成之后平分其地,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一旦胡人杀入关中,刘备必然是要回军救援长安的。届时可让任城王和车骑将军他们坐山观虎斗,如此待诸胡和刘备拼个两败俱伤之后,陛下便可从中取事了!”

  贾诩不愧是毒士,不仅考虑击败刘备,连这些异族胡人,也都只是他利用的筹码而已。虽然明知道贾诩要给自己出的是毒计,但是听了他的话,曹丕还是不禁感觉一丝冷汗流下。

  看曹丕这个样子,贾诩也是开口道:“此计确是颇为凶险,但是若不如此行事,只怕再无他法可以击退刘备的大军了。用或不用,全在陛下一人决断之中!”

  听了贾诩这话,曹丕的脸上的表情更是挣扎。考虑了半晌之后,曹丕还是叹了口气道:“此事关系重大,朕还需回宫之后在斟酌一二,有劳太尉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