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王侯_九孔【完结】(150)

  “大人!州府库房中各个账簿上漏洞都已经补全,不会被人看出任何问题。参与此事的相关人员都已经于昨日远离他乡,三个月内不会再回来。”曹坤郑重说道。

  ……

  ……

  泗州城前,叶尘骑在马上望着眼前这座远比开封小得多的城池,眼中充满了期待,带着人牵着马向城门走去。

  叶尘记得,按照原本历史,北宋朝廷在今年大洪灾之后,担忧黄河决堤,采纳赵普的提议,耗费大量人力,使得黄河分流,夺淮而去。给淮海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是泗州城最终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治办法只能是让它回归故道,流入渤海。可是朝廷为京城着想,提出“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河方案,即修筑大堤,抬高淮河水位,让淮河清水从清口处倒灌黄河,冲刷黄河带入大运河的泥沙,从而保证漕运畅通,即让南方的钱粮能及时运到京城。大堤修好,洪泽湖形成,三千多平方公里土地葬身水底,泗州城比洪泽湖湖底还低,势如危卵,只要遇上特大降雨,便随时可覆灭。实事上果然如此。于清朝康熙十九年,遭到灭顶之灾,被黄河夺淮的滚滚狂涛淹没在洪泽湖底。

  叶尘在后世时参观过泗州古城,并且当时还从解说的导游口中了解到,泗州城遗址是中国惟一的一个灾难性且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遗产。它保存了中古时代城市完整的形态和结构,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极为重大。叶尘穿越前仅仅对其百分之一的地域进行了考古试发掘,取得的成果已经给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甚至泗州古城有潜力做成国家级大遗址公园,可以独立申遗,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这正是叶尘如此上心这泗州城的原因之一。

  随着接近城墙,进入城中,所见所闻,叶尘脸上满是不虚此行之感。

  泗州城面临淮水,距盱山二里,为夯土建筑,城池周长十一里,城墙高约两丈七尺,环城皆水,将整个泗州城完全圈在当中。城墙上共开有五处城门,其中四处为正常陆门,进出城池均需通过吊桥,而另外一处却是水道之门,进出只能通过船只。

  叶尘在进城之前,给李君浩低声说了几句,李君浩便带着两名属下,离开队伍向城东而去。

  城东正是洪泽湖所在,洪泽湖附近运河的水闸修建之事非同小可,这里的地形,叶尘已经水利图上看过,因为水面落差较大,所以在泗州城一南一北,各有两处大码头,南来货物在南码头卸货,通过驴车骡车,或是穿城而过的小船载运到北码头,再装乘大船起运,如此一来耗时太久,而附近诸州县邑都要通过泗州这个重要的漕运关口向开封运粮的,因此这里便被此次筹集运粮列为修建堰坝水闸,调节水流水位的一个重要工程。

  事关泗州以南各州县粮食的运输,虽然有罗公明、贾宪督查水闸的修建,但叶尘既然来到了泗州,对于泗州水闸的修建情况,还是想在第一时间了解一下。若是泗州知府愚蠢的连水闸的修建都懈怠,那叶尘不介意帮助王鑫和胡正一将这泗州知府拿下,即使为此得罪了赵普,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泗州是水陆要冲,商贾云集,所以城内相当的繁华。一进入城中,寺、庙、塔、楼、观、庵、祠、坛等优美的建筑处处可见,城内河沟交纵。舟楫通行,沟渠之上尽是桥梁,在叶尘看来,仿佛就是东方小型的威尼斯。

  ……

  第98章 灭门案元凶

  泗州城东,泗沅客栈中,叶尘带人入住,梳洗一番之后,李君浩便带人回来了。

  “爵爷!泗州运河水闸修建已经完成了近半,小人打听到泗州知府窦士海亲自带着知府衙门大部分官吏,指挥七千多劳役,加班加点抢修水闸,不论是速度和质量,相对前面我们路过的州县算是快的了。”李君浩喝了一口叶尘推过去的凉汤,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叶尘闻言,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说道:“那就好,不管窦士海是否与粮绅勾结谋以私利,也不管他筹集到的粮食有没有达到朝廷规定的粮食数额,只要他能够将这水闸按时修建好,我便懒得理他。嗯……这泗州境内可是有十景,这几天我们就好好的游览一番。”

  ……

  ……

  楚州,王鑫和胡正一明察暗访,用尽了各种手段,虽然抓了几只小鱼,但却没有多大收效。

  王鑫和胡正一商量一番,王鑫便来见赵德昭。

  赵德昭一见王鑫,率先开口问道:“王大人,最近查案进展的如何了?”

  王鑫脸色难看,说道:“殿下,贼人定是听到了风声,之前有所准备。所以,这几天,我们用尽了心思,可是收效不大。若是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寻访,下官自然能够抽丝剥茧,找出操纵楚州粮市的幕后黑手,奈何留给我们时间实在是太过有限。是以下官才来向殿下请示,想另辟蹊径。”

  赵德昭点点头道:“连着几日不见你们有消息传来,本王也猜出几分了,不管是贪官污吏,还是粮商,惟利是图乃是他们的本性,是以为富不仁者大有人在。他们聚钱运本,乘粒米狼戾之时,贱价以籴。翘首企足,俟青黄不接之时,贵价以粜。籴米时,巧施手段,一再压价,粜米时,杂糠秕而亏斗斛,犹不知足,还要屯粮居奇,只盼天下水旱灾频、百姓饥无可食方趁其意,最是不仁不义。这个痼疾,古已有之,想要根治,何其难也。可是正如你所说,如今火烧眉睫,时间紧迫,王大人请说吧,需要本王做些甚么,本王会全力配合的。”赵德昭将自己这几天从楚州知府那里听到的一些抱怨,换成他的话说了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