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来到现场,看见满脸怒气的民工,心里惧怕,双腿打颤。他用手搅着混浊不堪的泥浆,眼珠子一转,说民工触犯了蛟龙,雷殿基础的泥土不应该用铁锹挖掘,而应该用手将泥土一捧一捧地捧上来。为了抚平蛟龙的创伤,陶仲文对嘉靖皇帝建议说,要将六十四条青壮年汉子活活埋在雷殿旁,蛟龙才能平息这口气。
嘉靖皇帝不解地问道:“陶爱卿,为何要六十四条人命啊?”
陶仲文解释说:“皇上您想啊,那‘蛟’是由六十四条虫组成的,只有用六十四条人命才能复原它的身体,否则,它还会兴风作浪的。”
嘉靖皇帝点点头,谕令道;“就这么办吧!令锦衣卫将那些刁蛮的民工活埋,祭祀蛟龙。”
得到皇帝的支持,陶仲文更加肆无忌惮。在活埋六十四条人命后,他又秘密令人放火烧掉九庙,说这是以火克水。当天深夜,被嘉靖皇帝视为神灵大全的九庙突然火光冲天,映照着整个皇宫。由于夜深人静,不一会儿就将偌大的九庙烧成灰烬。第二天,人们发现九庙皆烧,唯有睿宗庙独存。嘉靖皇帝得知这一奇异现象,以为是上天的照应,并不追究九庙被烧的原因。不知是谁将“以火克水”的话传到严嵩的耳朵里,他在心里笑话陶仲文太混,竟然敢和五行逆着来,就不怕犯天打雷劈的罪过?在五行里,是水克火,土才能克水啊。陶仲文怎么混到这种程度呢?严嵩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严嵩与陶仲文互相勾结,将夏言首辅陷害出内阁,但嘉靖皇帝并没有任严嵩作首辅,而是提升翟銮接替夏言。这对严嵩来说多多少少是个打击。那翟銮是朝中的老臣,在嘉靖十年就进入内阁,但他在内阁中只是凑个人数,顺从帝意,从无声音,所以很得皇帝的欢心。比较夏言来说,让翟銮当首辅,嘉靖皇帝是最放心的。对皇帝放心的人物,严嵩是最着急的。他在心里想,如果不及时将他扳倒,我严嵩何时才能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呢?他又来找陶仲文讨主意,要把翟銮赶出内阁。
陶仲文听罢,笑着说:“哈哈,严尚书真是舍近求远啊!”
严嵩惊诧道:“真人此话怎讲?”
陶仲文故意慢悠悠地说:“严府出人才呀!贫道听说严公子世蕃可不是一般的花花公子哩,在你的教导下,他可长进不小啊。”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字东楼。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又善于动脑筋,在皇宫小字辈当中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面对嘉靖皇帝横刀夺爱,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急躁和不平,而是像没事似的不露丝毫痕迹。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潜心研究嘉靖皇帝的诏书、批复用语,并注重掌握其生活习惯,终于成为应付皇帝的专家。那次严嵩将“沉水香冠”上遮盖着细纱巾,受到皇帝的赞扬,并与夏言的不戴形成强烈对照,就是严世蕃出的主意。还有一次,严嵩接到皇帝的批语,说“天也惶惶,地也惶惶,人怎不惶?”
严嵩反复看着这奇特的批语,总觉得玄妙无比,不解其意。他又担心错解帝意,惹怒皇上,所以向儿子世蕃请教。严世蕃琢磨了一会儿对父亲说:“爹爹呀,您不能单从表面上看皇帝的意思,他这好像是在说想要进行一次祭祀。”说完,他又把自己的脑门一拍,“看我好糊涂,马上要到清明节了,皇帝肯定要有大动作,爹,您应该有所准备,向皇帝奏上一疏,以便他好实施自己的计划。”
严嵩立即按照儿子的意见向皇帝上了一奏,结果正合皇帝的意思,很快得到皇帝的准奏。从此,皇帝对严嵩更加器重了。
陶仲文说得一点也不假,严世蕃比谁的诡计都多。他看到父亲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巩固,权势日益扩大,便抓住时机干他想干的营生。在戎政街最繁华的地段,他看上一家珠宝店,一心想把它盘弄到手。哪知这店的主人也是有来头的,据说是汝安王朱祐梈的亲戚。严嵩听说后规劝儿子不要擅自行动,说那汝安王是皇帝的叔叔,皇亲国戚是不能得罪的。严世蕃哪里肯听。当时在戎政街上有皇家直接经营的宝和、和远、顺宁等六家门店,皆由宫中太监掌管,金银珠宝、日用杂货都经营。严世蕃暗中将这些太监掌柜贿赂了,让他们联合起来围剿那家珠宝店。严世蕃平常就与朝中的一些势利眼太监勾勾搭搭,关系非同一般,这个时候他们当然都会帮助他。不出月余,那家珠宝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无法做下去,只得提出将店面转让。严世蕃最终以低价将那家珠宝店弄到手,成为严家经营受贿礼品的窗口。
------------
章三十七 邪说惑帝 日蚀罢相(3)
------------
严嵩听了陶仲文的提示,苦笑道:“犬子只不过是偶尔蒙对,爱耍小聪明罢了,哪能与陶真人相比呀!”话虽这么说,严嵩心里却决定向儿子讨计了,毕竟这种事让外人介入不是好事。
严世蕃听了父亲的话,老成持重地说:“爹,对这事不能太急。您想想看,你们在南巡回来的路上将彭林抓捕,但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呀。都知道彭林与张延龄、皇太后有关,皇上早就想处死他了,据张孚敬后来说,是那些老臣阻拦了的,您何不向皇上奏上一本,就说翟銮与张皇太后有瓜葛,不管皇帝怎么看,也能把翟銮弄得一身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