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火绳,一定能击发吗?”
富绶不可置信,但却也无意间的说到了点子上。刘成就着这个问题,便向众人解释道:“燧发火铳是用复杂的扳机配合火石击发火星子来点燃火药,浙匪使用的是颗粒化火药,威力更大,但是击发不能确保一定。这是问题,至少奴才在浙江的时候是这样,只是现在还是如此与否,就不好说了。”
“陈逆如此,大抵是想要借此来发挥火铳的威力。这个思路和咱们新军师法泰西的战法与之西班牙方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是他太过对铳剑放心了,这怕是一把双刃剑,就看谁用得更好了。”
由表及里,由武器的使用,鳌拜很快就意识到了战法的不同。新军组建,他可以说是满清亲贵重臣中除去刘成以外最为了解战法本质的,古斯塔夫方阵能够淘汰西班牙方阵,就是因为她可以更好的发挥火铳的威力。
根据汤若望的说法,如今的欧陆大地,列国俱是师法瑞典。古斯塔夫二世这位北欧雄狮的变革早已为欧陆效仿,战场上也都是这般战法对决,乃是如今世界最为先进,威力也最为巨大的战阵。
师法泰西,最初的西班牙方阵为陈文所破,但江浙明军的伤亡也是历次最高的。泰西战法对于江浙明军的战法有他山之石之效,所以清廷才会选择古斯塔夫方阵。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等当世最为强悍的战法确实威力巨大,吴三桂就是最好的证明。
满清学习泰西战法,如刘成、鳌拜乃至是济度这样的人物,能够理解战法的核心思想,已是殊为不易。如今根据他们的经验,意识到了双刃剑的可能,心中有了成算,恐惧也就不似刚才那般巨大了。
“这铳剑,当是火铳手自卫的兵器,朕以为还是给新军准备为好,有备无患。”
“皇上,奴才见过浙匪的套筒式铳剑,是要改造火铳才可使用,以着天津厂如今的产能实在没办法赶上进度。奴才觉着,不如插上一根枪头,当也可以奏效。”
新军此前未火铳手准备的自卫兵器与陈文那时一般无二,俱是给步兵配上一把腰刀。但是现在既然陈文的军队有了,他们给新军准备着,也诚如顺治所言的那般有备无患。
不过刘成此番谏言,除了事实如此,这里面也是有着私心存在的。他的武卫右军武器还没有彻底完成换装,还是万国牌的,为此浪费产能第一个吃亏的就是他,但枪头则只要有一群木匠即可。
铳剑的生产决定下来,刘成也是暗自叹了口气。如今的天津厂的状况,他是亲眼所见的。这些年说是师法欧陆,事实上也只有在战法以及天文等无关紧要的方面触及,欧洲的制度与清廷的奴隶制不符,也没有像历史上那般表现出跨时代的优越性,他们在制度上的改良,尤其是以天津厂为首的新政上面,更多的还是在向陈文学习。
只是学来学去,但却始终只能学个表面。别的不说,以着天津厂的资源,若是有军工司那般,甚至是一半的效率,这么长的时间,武器也早就应该完成生产了,更不至现在这般临时抱佛脚。
事已至此,刘成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这边的情报通报结束,御前会议决定静待其变。有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便宣告结束。只是没等刘成起身告辞,顺治却说出一句让他差点儿晕倒在地的话出来。
“大战在即,朕决定,任命额驸为御营幕僚长,协助朕指挥新军迎战浙匪。至于武卫右军,暂且交由内大臣遏必隆统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惯例
清廷的战略防御布局,陕西有重建的驻防八旗坐镇,防止陕西义军蜂起,威胁到山西和河南两省的收入和稳定;面对南面的江浙明军,一是淮北的内大臣苏克萨哈统领的淮北绿营,一是河南的河南提督线国安统领的河南绿营;但是真正的核心武力,却还是京城和天津卫的新军,这才是清廷的杀手锏。
如今接到消息,陈文的两支新军出发前往江北,北伐在即,陕西的驻防八旗以及绿营无关痛痒,还是要看另外三支重兵集团的表现。但是从一开始,无论是利用淮北和河南的绿营兵来消耗江浙明军的锐气,还是拉长江浙明军的补给线,新军都不可能南下到淮南与陈文的大军决战,因为唯有如此方可最大化的发挥新军的作用以及清廷的骑兵数量优势。
征兆已经呈现,但清廷既然报着的是后发制人的打算,现在却也不急着动员新军南下,但是听过了顺治的圣旨,刘成登时就是一愣,随即便意识到了清廷为何会急匆匆的叫他回来参加这劳什子的御前会议,尤其是他刚刚赶回时看到的顺治脸上的那一丝惊诧。
顺治所言,刘成自然明白这里面的涵义为何。新军五部,南下迎战江浙明军,顺治御驾亲征,设立御营全权指挥,这甚至还是他此前向顺治建议的——不光是防止军中无有统一指挥,各部自行其是,更重要的还是防止这几个亲王做大,他们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亲贵,远比刘成对于皇权的威胁要更大。
刘成算得仔细,更是掐准了顺治的命门。原以为在南下时可以继续充当顺治在新军中的沙子,用来牵制这几个王爷,以确保对武卫右军的掌控,岂料清廷始终没有真的信任过他这个汉人,哪怕是抬旗满洲的上三旗,哪怕是娶了皇太后的干女儿也没用,他们对汉人提防甚至比皇位归属都更要重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